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4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陈军  辛宁  康晓静 《生物磁学》2010,(17):3353-3354,3362
白癜风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虽然环境是白癜风的发病因素,遗传因素在白癜风发病机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不断有与白癜风相关基因的报道,综述近几年关于白癜风易感基因定位及相关基因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白癜风的病因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2.
茶质滤嘴的祛烟瘾减害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吸烟可以引起一系列严重疾病,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尽管科学研究和医疗工作者实验了各种方法,但是效果仍不理想,控烟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为了寻找破解这一难题的新对策,研制了一种茶质滤嘴(国际发明专利号:PCT/CN2009/000763)可以对吸烟依赖有明显的祛致瘾作用,并初步探明了其作用机理.第一批临床实验发现,吸烟志愿者使用茶质滤嘴2个月,吸烟量减少52%左右,其中31%减少到0.另一批临床实验发现,吸烟志愿者使用茶质滤嘴3个月,吸烟量在第1,2和3个月分别减少约48%,83%和91%,在最后一个月每天吸烟量由原来平均每天24.5支减少到每天3支左右.动物实验发现,茶质滤嘴中的茶氨酸可以明显抑制尼古丁在小鼠中引起的条件性位置偏爱,与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nAChRs)抑制剂有类似的效果.测定小鼠脑nAChRs发现,茶氨酸处理动物可以抑制尼古丁引起的3种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亚基的表达上调,而且多巴胺释放增加受到明显抑制.茶质滤嘴还可以明显降低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降低吸烟引起动物的急性毒性和慢性致癌性.本工作发现了抑制烟草和尼古丁成瘾的新物质——茶质滤嘴和茶氨酸,提供了一种可以战胜吸烟危害的新策略.该工作的实施和推广将可以保护当代和后代免受吸烟对健康、社会、环境和经济造成的破坏性影响,对建设和谐的人类文明社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
节肢动物田间捕食作用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庞保平  程家安 《昆虫知识》1998,35(6):357-361
捕食性节肢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和数量非常丰富,对其捕食作用的研家,无疑对了解和充分发挥捕食性节肢动物的自然控制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评价捕食者在调节种群和群落结构方面的作用通常是困难的[1]。目前对节肢动物捕食作用的研究,一般多是在实验室内进行,而室内的条件与田间相差甚远,不能真实反映田间的捕食情况。在自然条件下通常存在多种捕食者和多种猎物,它们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因此,本文对节肢动物田间捕食作用的研究方法做一简要综述,以供参考。1直挂观宠法捕食作用的直接观察经常是…  相似文献   
94.
植物体表与昆虫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昆虫与植物的关系是当前昆虫学研究中十分活跃的领域。昆虫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首先发生于植物体表。植物体表是植物与其生物和物理环境之间的界面,是一个功能器官,其结构的多样化是植物遭受环境压力多样化的反映。许多特性是植物与昆虫相互作用的结果[15]。植物不...  相似文献   
95.
目的 羊毛是高档纺织原料,羊毛的物理性质直接关系到羊毛品质。本研究旨在挖掘影响羊毛性状的基因,探索影响羊毛性状的复杂分子机制。方法 本研究选取萨福克羊和小尾寒羊各3只作为试验样本,取背部皮肤组织,采用转录组学(RNA-seq)和蛋白质组学测序分析造成羊毛性状差异的基因、蛋白质及相关信号通路。结果 转录组测序表明:测序完成后,共得到230 406 674个原始数据和222 049 370个干净数据,其中Q20碱基百分比为99.9%以上,Q30碱基百分比为98%以上。以差异倍数FC≥1.4或FC≤0.714且P<0.05作为标准,由此筛选出1 213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萨福克羊与小尾寒羊相比,上调基因有644个,下调基因有569个。GO富集发现中间丝、钙离子结合、角蛋白丝显著富集,表明其可能与羊毛性状相关。KEGG富集发现,影响羊毛性状的信号通路可能是ECM-受体相互作用。蛋白质组测序表明:以差异倍数FC≥1.4或FC≤0.714且P<0.05作为标准,由此筛选出99个差异表达蛋白(DEPs),其中萨福克羊与小尾寒羊相比,上调蛋白有47个,下调蛋白有52个。GO富集...  相似文献   
96.
EEG的信息熵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用非线性动力学观点来分析EEG认为它可能是一个不稳定混沌态,并提出了用信息熵的方法来分析这一混沌态的结构特征。临床观察发现在不同功能下其特征是不一样的,并发现精神病人中信息传递特征参数有“倒置“现象,这对EEG分析和临床脑电诊断都是有很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97.
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营养联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的资料,研究了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营养结构及类型。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由于取食与被取食、寄生与被寄生、捕食与被捕食的营养联系,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依据物种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和功能,可将福州市郊区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营养结构分为3种类型:1)食物网中尚未发现有重寄生环节;2)食物网中有重寄生环节;3)食物网中有兼寄生环节。为了探讨定量研究生物群落营养联系的可能性,本文运用图论的知识把食物网的结构描述为标向图、集合或邻接矩阵,同时用图论的运算法则解决了各种类型的食物网的合并问题,为研究复杂群落的营养关系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8.
本文记述采自贵州省江口县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及镇宁县黄果树瀑布的小毛瓢虫属ScymnusKugelann小瓢虫亚属Scymnus(PulluS)Mulsant3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99.
建成小鼠胸腺基质细胞系,命名为MTSC4,经鉴定分析认为是DC来源。在无外来刺激条件下,MTSC 4细胞可自发分泌多种类型细胞因子,已检测到的有IL-1,IL-6,IL-7,CSF,IFN及趋化因子(CF)等。其中IL-6,IFN为较高水平分泌量,IL-1,CF为中等水平,IL-7、CSF为较低水平分泌量。MTSC4不能自发分泌IL-3及TNF_α。MTSC4的建立有利于分析胸腺选择特别是阴性选择的机理,及细胞因子在其中的作用,也可用于研究自分泌因子的网络调节。  相似文献   
100.
摘要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I型胶原氨基末端(NTx)、I型胶原羧基末端(CTX)及骨钙素(BGP)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60名绝经后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NTx、CTX、BGP表达水平,并建立受试者特征工作(ROC)曲线分析NTx、CTX、BGP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诊断效能。3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门诊复查随访,将症状明显明显减轻,X线检查明显改善,骨密度值明显增加的3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将其余25例未达到上述标准的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一般情况,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NTx、CTX、BGP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预后预测价值。结果:两组受检者NTx、CTX、BGP表达水平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NTx、CTX高于对照组,BGP低于对照组(P<0.05); NTx、CTX、BGP三者联合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诊断效能优于单一检测(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BMI、合并基础疾病、病程、Ca表达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骨密度T值、雌二醇、血清NTx、CTX、BGP表达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TX、BGP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I型胶原氨基末端、I型胶原羧基末端表达水平高于非骨质疏松群体,骨钙素低于非骨质疏松群体,三者联合可提升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诊断效能。另外,CTX、BGP作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CTX水平越高、BGP水平越低可能预示患者预后不良,因此临床需针对此类患者及时改良治疗措施,提升其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