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0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非甲羟戊酸途径可能是紫杉醇合成的主要途径,通过对各种不同来源的非甲羟戊酸途径关键酶5_磷酸脱氧木酮糖还原异构酶(DXR)基因同源区域进行比较,设计出简并引物,利用RT_PCR技术从中国红豆杉(Taxus chinensis)悬浮细胞中扩增出535bp的基因片段。同源序列比对发现,推断的蛋白质序列与Arabidopsis thaliana (Q9XFS9)、Mentha x piperita (Q9XES0)、Synechococcus elongatus (Q8DK30)、Synechocystissp. PCC 6803 (Q55663)、Nostocsp. PCC 7120 (Q8YP49)、Synechococcus leopoliensis (Q9RKT1)的一致性分别达到95%、94%、80%、78%、78%和73%。结合蛋白质保守区、特征区以及进化树分析,证实该基因确为dxr基因,首次报道从裸子植物中克隆到非甲羟戊酸途径关键酶的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392.
Ⅱ型启动子转录的外源短链RNA可以竞争性抑制细胞内源mRNA的核质转运,因而可能会提高植物RNA 病毒载体表达的外源基因在植物中的积累. 为了验证这一假说,利用OE-PCR技术合成拟南芥U6-1核内小RNA序列,并构建其Ⅱ型启动子转录的植物表达载体. 以农杆菌渗滤技术,与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表达载体共接种寄主植物本氏烟,通过对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GFP)的荧光观察,并以Western印迹和ELISA测定GFP在烟草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共表达Ⅱ型启动子转录的U6 RNA对外源基因在植物中表达的作用效果. 结果表明,共接种Ⅱ型启动子转录的U6 RNA对TMV病毒表达载体表达外源基因的水平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推测RNA核质转运干扰是提高外源基因表达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393.
种群和群落特征分析是揭示物种濒危处境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庙台槭(Acermiaotaiense)是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然而,由于对神农架地区庙台槭资源状况和群落特征不清楚,严重制约该物种的保护成效。该研究对神农架地区庙台槭种群及其所在的群落开展调查,揭示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通过分析庙台槭种群的径级结构,绘制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并分析种群动态变化指数,揭示庙台槭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1)群落内共有木本植物33种,隶属于15科20属,群落内优势种为胡桃楸(Juglansmandshurica)、千金榆(Carpinuscordata)、金钱槭(Dipteroniasinensis)和华榛(Coryluschinensis);(2)庙台槭的相对优势度为2.23%,非群落内优势种;(3)神农架庙台槭分布范围十分狭窄(面积约1.7hm2),种群规模小(79株);(4)庙台槭种群内幼龄个体占比较高(79.75%),更新较好;(5)物种存活曲线属Deevey-II型,种群各龄级的死亡率基本相同,但在幼树阶段死亡率增高,在大树阶段(12.5cm≤胸径<17.5cm)...  相似文献   
394.
采用大肠杆菌表达重组葡萄球菌激酶(Staphylokinase,Sak)表达产物与细菌菌体蛋白的50%左右,通过包涵体抽提,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层析,每升发酵液可得到1.5g的纯品Sak,其理化性质和N末端15个氨基酸序列与报道一致,我们成功地进行了连续三批中试产品的研究,三批中试结果相似,产品回收率在70%左右,纯度在97%以上。  相似文献   
395.
该研究通过构建高表达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异常微环境模型探讨IGF-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BMSCs作为载体在靶向治疗肿瘤过程中的安全应用提供前期实验基础。取分离纯化的大鼠BMSCs,用流式细胞术鉴定BMSCs表面标志,将实验分为4组:BMSCs空白对照组、IGF-1刺激组、IGF-1+LY294002阻断剂组和IGF-1+MK2206阻断剂组。加药处理2周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及凋亡比例;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RT-qPCR检测细胞Akt、Bad、Bcl-xl、c-Myc、STAT3的m 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Akt、p-Akt、Bad、p-Bad、Bcl-xl、c-Myc、STAT3、p-STAT3的蛋白水平。结果显示:IGF-1刺激组细胞与BMSCs空白对照组比较增殖率升高,凋亡率减低;IGF-1刺激组Bad、Bcl-xl、cMyc、STAT3的m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BMSCs空白对照组(P0.05);IGF-1刺激组p-Akt、Bad、p-Bad、Bcl-xl、c-Myc、STAT3、p-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BMSCs空白对照组(P0.05)。而阻断剂组细胞(IGF-1+LY294002阻断剂组、IGF-1+MK2206阻断剂组)与IGF-1刺激组比较增殖率均降低,凋亡率增高,相关分子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以上结果表明,IGF-1能通过活化PI3K/Akt通路,激活下游增殖和凋亡相关分子,从而促进BMSCs增殖,抑制BMSCs凋亡。  相似文献   
396.
记述天牛亚科Cerambycinae虎天牛族Clytini刺虎天牛属Demonax1中国新记录种:卵纹刺虎天牛Demonax pseudopsilomerus Gressitt & Rondon。  相似文献   
397.
目的:研究ROR2在骨肉瘤细胞及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Western-blotting实验方法检测骨肉瘤及骨软骨瘤新鲜原发灶标本中ROR2表达情况;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骨肉瘤及骨软骨瘤原发灶标本中ROR2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了解其临床意义;使用RT-PCR实验方法检验SaoS-2骨肉瘤细胞中ROR2mRNA表达情况。结果:①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骨肉瘤标本ROR2阳性表达率为70.91%,骨软骨瘤标本ROR2阳性表达率为20.00%,两者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x2=12.73 P〈0.05)。②Western-blotting实验检测新鲜骨软骨瘤和新鲜骨肉瘤组织中ROR2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RT-PCR实验检测SaoS-2骨肉瘤细胞株中ROR2基因表达阳性。④检测在有转移的骨肉瘤患者标本中ROR2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0%,在无肿瘤转移患者标本中阳性表达率为61.91%,两者表达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x2=5.26 P〈0.05)。⑤ROR2在骨肉瘤Enneking分期Ⅰ期表达阳性率为22.22%(2/9),Ⅱ期表达阳性率为72.73%(24/33),Ⅲ期表达阳性率为100.00%(13/13)。Ⅰ期与Ⅱ期间有显著性差异(x2=5.66 P〈0.05),Ⅰ期与Ⅲ期间有显著性差异(x2=11.46 P〈0.05),而Ⅱ期与Ⅲ期间无显著性差异(x2=2.85 P〉0.05)。结论:ROR2蛋白和基因在骨肉瘤组织及细胞中有较强表达。鉴于ROR2对于骨骼发育的影响及其通过WNT信号通路调节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生物学特点使得我们怀疑ROR2可能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其可能促进了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及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398.
德宏水牛微卫星标记分析的群体遗传变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德宏水牛是云南省地方水牛的优良品种之一,为了进一步阐明其群体遗传变异和遗传结构,筛选了分别位于水牛14条染色体上的15对微卫星引物,对德宏水牛81个个体进行了检测分析.共检测到62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等位基因数目从2到6个不等,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13,该水牛群体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6520±0.1526和0.5863±0.1789,各座位的遗传分化系数在0~0.0919之间,平均值为0.0202.每个座位的基因流较大,平均12.1502.研究结果表明德宏水牛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亚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低,基因流较大,且很少发生近交.  相似文献   
399.
开花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转折,与种子生产和作物产量密切相关。开花转变受到复杂的基因网络调控,许多开花相关基因通过可变剪接产生多种转录本,调控开花时间。文中从多个角度系统地综述了可变剪接调控植物开花的分子机制,并对将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00.
目的:应用中药丹参酮(tanshinone ⅡA,Tan ⅡA)治疗AD大鼠,观察TanⅡA干预前后,AD大鼠学习记忆、颞叶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β-淀粉样蛋白(Aβ)定向注射法建立AD大鼠模型,并使用Tan Ⅱ A干预,通过避暗测试、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大鼠颞叶MMP-2、iNOS两者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AD组的平均潜伏期缩短(P〈0.01),平均错误次数增加(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颞叶内iNOS、MMP-2 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P〈0.01);两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P〈0.01)。与AD组相比,Tan ⅡA组的平均潜伏期延长(P〈0.01),平均错误次数减少(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颞叶内iNOS、MMP-2 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P〈0.05),两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P〈0.01)。结论:Tan Ⅱ A干预可显著降低AD大鼠颞叶中iNOS、MMP-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显著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Aβ诱导的iNOS及MMP-2的表达,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来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