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31.
为更好的了解和掌握福建农林大学仓山校区有毒植物资源组成及毒性特点,进一步保护和利用校园有毒植物资源,促进师生普及自然科学知识,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调查和专家咨询法,对福建农林大学仓山校区有毒植物种类、生活型、有毒部位、毒性大小等进行了调查与统计.结果表明:福建农林大学仓山校区有毒植物主要分布在72科,168属,197种....  相似文献   
132.
摘要 目的:从血流变和抑制炎症因子角度探讨白芷冰片的抗皮肤炎症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 6 组: 正常组、模型组、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组、白芷组、冰片组和白芷冰片合用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实验组均使用角叉菜胶注射足底建立足皮下炎症模型。建模成功1 h后每组按设计分别在致炎处涂抹各组药物,给药4h后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系统检测各组大鼠足趾血流变化,并测量足趾肿胀度,建模4 h后取炎症组织,以Elisa法检测肿胀足组织中SOD、HIS、MDA、PGE2、PGD2、COX-2以及IL-6、IL-1β、IL-8、IL-10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炎症模型组的足趾肿胀率、血流变显著增加;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足趾肿胀率明显降低,各给药组对血流变影响差异显著,其中白芷对末梢微循环的作用明显,而冰片对足趾枝干血流变影响更显著,合用后对总体血流变有改善作用;相关细胞因子结果显示,模型组除SOD外,其余HIS、MDA、PGE2、PGD2、COX-2、IL-6、IL-1β、IL-8、IL-10显著性升高,白芷、冰片及合用组与模型组比较,各项指标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冰片对SOD和HIS作用较弱,白芷与合用组可明显降低PGD2、COX-2、IL-6、IL-1β、IL-8指标( P < 0.05 );白芷、冰片及合用组对IL-10无明显作用。结论:白芷联合冰片对角叉菜胶诱导的急性炎症有明显的抗炎治疗作用,可显著降低水肿反应,抑制微循环扩张引起的血流变增加,其机制可能与PGE2、COX-2以及多种白介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3.
134.
Friedreich共济失调是由位于FRDA基因上的GAA重复序列动态突变扩增所引起的,目前其不稳定性机制还不清楚。为了探索化学药物对GAA重复序列的作用,本实验构建了含有(GAA)42的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中,分别经过丝裂霉素C和甲基磺酸乙酯连续多次处理后,检测其长度变化发现,两种化学药物在不同程度上都可以促使(GAA)42发生删除,且删除后长度多数处于体内的正常范围。试验结果表明,化学药物可以促进与Friedreich共济失调相关的GAA重复序列发生删除。本工作为研究Friedreich共济失调的致病机理及治疗方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5.
转基因植物中T-DNA整合的分子特征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中不同转基因方法转化外源基因的T-DNA整合特征既具有共性,又具有特性,使得转基因的遗传在各独立转化体间呈现多样性,另外多种遗传因子和限制因素使受体植物中外源基因的表达存在下降,甚至出现基因沉默等复杂现象。本文主要对农杆菌介导及裸露DNA直接转化转基因植物中T-DNA的分子特征和转基因表达的影响因子进行了介绍和概述。转化体中转基因的遗传稳定性和表达主要取决于转基因在植物基因组中的整合位置、拷贝数及组成结构。因而,通过对具有表达水平各异的转化体进行深入的遗传分析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转化体之间进行的比较研究,将对转基因技术自身的完善、定点整合以及更有效的利用转基因技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6.
目的:为解决我国加工企业依赖原料进口和加工型品种缺乏的难题,筛选适宜我国云南栽培的薯条加工型马铃薯。方法:从美国引进一批薯条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生长适应性、薯条加工品质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引自美国的16个薯条加工型品种在云南3个试验点的表现具有:晚疫病抗性不强,需要人工防治辅助;薯型的长度最长为M3,长宽比最接近1.75的为M2、YS401;在块茎炸条后质地上表现综合评价得分较高的为M3、M2、M6。3个点综合评价,得分排前4名的品种/系为M3、YS401、M2、M6;目前超过对照品种YS401的品种/系为M3。结论:初步筛选出适宜云南种植的美国引进薯条加工型品种/系为M3、M2、M6。该结果可为我国引进美国薯条加工型马铃薯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7.
为揭示羽衣甘蓝二氢黄酮醇4 还原酶 (DFR)基因调控花青素合成的功能,该研究对不同叶色羽衣甘蓝的叶片花青素含量进行测定,根据结球甘蓝DFR序列信息,利用 RT PCR 技术克隆羽衣甘蓝BoDFR基因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表达分析。结果表明: BoDFR的cDNA全长为1 158 bp,编码385个氨基酸,其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42 925.06 Da,预测亚细胞定位为细胞质;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表明α 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DFR 蛋白的主要二级结构元件。序列比对显示 DFR 蛋白具有 NADPH 结合位点和底物结合位点,属于NADB Rossmann 超基因家族。系统进化分析表明,BoDFR与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DFR亲缘关系最近。花青素含量测定显示,紫叶羽衣甘蓝叶片中花青素含量最高,粉叶羽衣甘蓝含量较高,而白叶羽衣甘蓝叶片中检测不到花青素。实时荧光定量 PCR 分析表明,BoDFR基因表达量与花青素含量高低一致,其中紫叶羽衣甘蓝叶片中BoDFR基因的表达量最高,而白叶羽衣甘蓝心叶中仅微量表达。  相似文献   
138.
139.
建立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小鼠致死模型,为研究致病性、宿主适应性以及疫苗保护性提供动物模型,并寻找病毒在适应宿主过程中影响毒力和适应性的关键位点。将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A/四川/SWL1/2009 H1N1在小鼠中连续传15代,各代次毒株均在MDCK细胞上增殖后进行测序,根据序列分析结果选择6个传代毒株感染小鼠,连续监测14 d体重和死亡情况;并对第14代和15代病毒在噬斑实验纯化后克隆和测序分析。原代病毒不致死BABL/C小鼠,经动物体内连续传代适应宿主动物后,其毒力增强,具体表现为所选的6个传代毒株中第7、11、15代毒株可以100%致死试验小鼠;分析这6个传代毒株的全基因组表明这些毒株的部分氨基酸位点发生突变。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经小鼠体内连续传代后,建立了小鼠致死模型,病毒毒力增强可能与某些氨基酸位点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40.
红树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厦门集美红树植物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和秋茄(Kan-delia candel)的多个部位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和形态鉴定,并采用菌饼法对分离到的内生真菌进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从3种红树植物的根、茎、叶中分离得到25株内生真菌,分别隶属8个类群,以链格孢属和曲霉属为主,分别占菌株总数的28.0%和24.0%;有19株菌株对至少一种指示菌有抑制作用,占菌株总数的76.0%。研究结果表明,红树植物来源的内生真菌数量多,种属丰富,同时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是研究抗菌活性化合物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