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报道了木兰科(Magnoliaceae)含笑属(Michelia L.)一新种:台山含笑(M. taishanensis Y. H. Tong,X. E. Ye,X. H. Ye & Yu Q. Chen)。该新种目前仅分布于我国广东台山市的北峰山,与广东含笑(M. guangdongensis Y. H. Yan,Q. W. Zeng & F. W. Xing)近缘,但其叶柄更纤细,叶背老时变无毛,雄蕊较多且较长,花丝白色,药隔短小而与后者区别。  相似文献   
72.
王国槐  陈光尧  张振乾  官春云  陈社员 《生物磁学》2011,(9):1683-1687,1717
目的:探讨高芥酸材料与低芥酸材料杂交效果,为促进高芥酸油菜育种的研究。方法:采用高芥酸材料与低芥酸材料杂交的F2群体作为材料,研究其遗传性状,并对亲本间的芥酸含量进行了SSR标记分析。结果:发现F2群体中的单株芥酸含量受两对基因控制,其遗传规律符合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分离比例,得到CB10364、Ra2-E12两个共显性标记。结论:CB10364标记与芥酸含量紧密连锁,单株带型为CB10364-a的芥酸含量〈6%,单株带型为CB10364-h的芥酸含量6%~36%,带型为CB10364-b的芥酸含量〉36%,能较好的区分群体的芥酸含量,该结果可促进高芥酸油菜的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73.
固氮酶将N2还原为NH3的过程是自然界实现氮循环的重要环节。固氮酶是由γ2型二聚体组成的Fe蛋白和α2β2异四聚体组成的MoFe蛋白组成。固氮酶催化的机制包括铁蛋白的氧还循环和钼铁蛋白的氧还循环两部分。Klebsiella pneumoniae的nif基因簇由20个基因组成,构成了8个转录单位,总长度24206bp,其操控机制是多水平、多层次的调控过程。同时综述了固氮酶的多样性,目前已经发现的有钼铁固氮酶、钒铁固氮酶、铁铁固氮酶以及在Strpomyces thermoauophicus内存在的与已知的三种固氮酶体系明显不同的固氮体系。  相似文献   
74.
黄翅大白蚁种群自然演替中并巢合群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解剖30巢黄翅大白蚁,其中1王1后占16巢,1王或2王多后占14巢。据统计各蚁群白蚁的数量波动很大,蚁群中蚁后数增加与蚁数增加不成正比,波幅较大,有的相差15~21万只。剖巢后常见有空巢和废巢现象,形成这种情况是2个或2个以上相同或不同年龄的蚁群在扩巢、迁巢中而合并蚁巢的结果,从同巢中有不同体长、体形大小的蚁后可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75.
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基孔肯雅病毒和辛德毕斯病毒E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及筛选针对2种病毒的寡核苷酸探针及引物,制备基孔肯雅病毒与辛德毕斯病毒可视化基因芯片与荧光基因芯片,对芯片的灵敏性、特异性进行了验证,并将可视化基因芯片、荧光基因芯片进行灵敏性比较.结果显示,制备的两种基因芯片都能检测到基孔肯雅病毒和辛德毕斯病毒特异性杂交信号.可视化基因芯片、荧光基因芯片检测两种病毒质粒的灵敏度达到9.1×103 copies/mL, 6.8×101 copies/mL和9.1×104 copies/mL, 6.8×103 copies/mL,与普通PCR比较差异显著. 荧光基因芯片灵敏度是PCR方法的10倍,可视化基因芯片是荧光基因芯片灵敏度的100倍. 模拟病毒检测过程特异性检验证明,可视化基因芯片都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本试验建立了基孔肯雅病毒与辛德毕斯病毒两种特异的可视化和荧光基因芯片检测方法,两种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于基孔肯雅病毒与辛德毕斯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种特异性鉴定.  相似文献   
76.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19~25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单链RNA,对植物生长发育、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以及抗逆性等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关于植物中miRNA的研究进展异常迅速,尤其是药用植物,目前已从一些药用植物中鉴定出miRNA,并分析了其在药用植物中的调控作用,这对药用植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miRNA在植物中的产生途径、作用机制,同时重点介绍了miRNA在药用植物中的研究情况,使人们对药用植物中miRNA有更深的认识,为药用植物研究拓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评估特发性房颤左心房左心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到2016年8月在医院接受诊治的特发性房颤患者100例纳入本次研究,阵发性房颤92例,记为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8例,记为持续性房颤组。另选同期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心功能正常志愿者9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TEE对受试者进行检查,对比房颤组与对照组的左心房及左心耳参数,是否含有自发性显影(LASEC)的房颤患者的左心房及左心耳参数,利用TEE分析对房颤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阵发性房颤组左心房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左心耳血流最大的排空速度(Lev)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左心耳的面积变化率及最大的充盈速度(Lfv)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房颤组左心房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左心耳的面积变化率、Lev及Lfv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房颤组左心房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均明显小于持续性房颤组,左心耳的面积变化率、Lev及Lfv均明显大于持续性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LASEC者左心房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均明显大于无LASEC者,左心耳的面积变化率、Lev及Lfv均明显小于无LASEC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房颤患者中发现34例LASEC,占34.00%,其中有18例患者合并有左心耳血栓,占18.00%。总计有66例患者接受导管射频消融疗法,占66.00%,均未在术中及术后7d内出现血栓及栓塞并发症。结论:利用TEE对特发性房颤的患者左心房及左心耳进行评估,有利于更好的辅助患者的临床治疗,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78.
川木香对实验性胃溃疡形成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川木香对实验性胃溃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利血平型小鼠胃溃疡模型、醋酸型大鼠胃溃疡模型,以雷尼替丁为对照药物,观察动物溃疡指数和溃疡抑制率.结果:川木香单体提取物(去氢木香内酯)、醋酸乙酯提取物、乙醇提取物,抑制利血平型溃疡存在统计学差异(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醋酸乙酯提取物,抑制醋酸型溃疡存在统计学差异(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其中高剂量组作用存在统计学差异(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川木香具有抑制实验性胃溃疡的形成作用,醋酸乙酯提取物可以作为川木香抑制胃溃疡形成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79.
崇明岛潮间带夏季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2006年6月,在上海市崇明岛潮间带设置21个断面,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定量定性采样调查.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63 种,其中甲壳动物29种,占总种数的46.03%;软体动物20种,占31.75%;环节动物10种,占15.87%;底栖鱼类 2种;其它2种.优势种为无齿相手蟹、天津厚蟹、谭氏泥蟹、中华拟蟹守螺、堇拟沼螺、绯拟沼螺、光滑狭口螺和丝异蚓虫.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丰度为138.28ind/m2,平均生物量为 79.11g/m2.系统聚类分析和MDS分析结果基本吻合,可以把21个断面分为3组,崇明北部断面群、崇明东部断面群和崇明南部(含西部)断面群.Shannon-Weiner指数H′=1.85±0.528(范围0.946~2.783),Pielou均匀度指数J=0.306±0.098(范围0.142~0.489),Simpson优势度指数D=0.622±0.141(范围0.303~0.797).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在各断面的差异主要与盐度分布、底质及人为干扰有关.与同期的历史资料相比,底栖动物总物种数变化不大,但种类组成有所变化;优势种有所变化;丰度和生物量均有所下降;多样性指数近年来变化不大.围垦减缓使崇明潮间带底栖动物多样性有所恢复,但在人为干扰和其他因素综合影响下,原为优势种的河蚬、彩虹明樱蛤、麂眼螺、小头虫和疣吻沙蚕等的密度下降,已不再是优势种.  相似文献   
80.
脊肌萎缩症的相关致病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肌萎缩症(SMA)是一种常染色脊肌萎缩症隐性遗传疾病,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SMA相关基因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可能与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基因和基本转录因子等基因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