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目的:通过前房插管技术调节小鼠眼压,研究iCare眼压计测量小鼠眼压值与小鼠真实眼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取20只12周龄的C57BL/6J小鼠,麻醉后行前房穿刺置管,通过改变BSS液瓶高度调节其眼压。使用iCare眼压计测量其眼压值。采用SPSS软件分析iCare眼压计测量值和小鼠真实眼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iCare眼压计测量值与真实眼压之间相差较大,较真实眼压低约54%-71%,然而两者之间遵循如下线性回归方程:真实眼压(mmHg)=3.3988x(iCare眼压计测量值)-5.6292.r2=0.9506.P〈0.05。结论:iCare眼压计测量值较小鼠真实眼压低,然而在应用线性回归公式的情况下,iCare眼压计的测量修正值可以反映小鼠实际眼压值.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心脏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10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仅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予口服缬沙坦治疗,总疗程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结果:与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心脏结构指标左房收缩末期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房内径指数(LAI)、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相对室壁厚度(RWT)有所降低,心脏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值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缬沙坦能延缓或逆转左心室肥厚,明显改善左室舒张功能,有助于改善MHD患者心脏重构,改善心脏功能,从而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的左心室重塑,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缬沙坦对MHD患者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及提高MHD患者生存率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不同病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价值及其妊娠结局。方法:2017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组45例、中度组40例以及重度组35例。分别比较三组患者的各项凝血指标、血小板参数、产妇不良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结果:重度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较轻度组和中度组缩短,而纤维蛋白原(FIB)较轻度组和中度组升高(P0.05),且中度组FIB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血小板数量(PLT)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中度组PLT低于轻度组,而MPV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胎盘早剥、剖腹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新生儿窒息、早产、呼吸窘迫的发生率高于中度组、轻度组,且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临床工作中可通过联合检测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从而有利于评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同时有助于预测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4.
六种阳离子助剂对阿维菌素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虫法和叶片药膜法比较了6种阳离子助剂与阿维菌素混用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3龄幼虫的增效作用,并通过测定助剂对阿维菌素药液物理性状的影响以及助剂对小菜蛾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s,CAT)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s,POD) 3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等方面对其增效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为阳离子助剂在杀虫剂领域的开发提供一定的依据。结果表明: 在400 mg/L以下,各阳离子助剂单独使用对小菜蛾3龄幼虫均无生物活性,但可明显提高阿维菌素对小菜蛾的药效。两种方法中,浸虫法的增效作用大于叶片药膜法,其中松香酸铜、1427和412103对阿维菌素的增效倍数分别为3.71、2.82和2.72。6种助剂均可明显降低阿维菌素药液的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及增加药液在甘蓝叶片上的沉积量,但不同助剂间及相同助剂不同浓度间差异虽大多显著; 与增效比结果综合分析表明,助剂的润湿性能与其增效作用之间关系不大。阿维菌素药液分别加入松香酸铜、1427和412103后使试虫体内POD和SOD的活性明显提高,从侧面说明这3种助剂对虫体更具渗透性。  相似文献   
65.
黎东梅  麦环娇 《蛇志》2000,12(3):78-79
子宫内翻是少见的产科严重并发症 ,合并子宫脱垂更为罕见 ,若处理不当 ,可引起出血、休克 ,感染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 ,病死率较高。作者在市医院进修期间 ,曾治疗 1例急性翻出子宫脱垂 ,现报告如下。1 病例  患者 ,女 ,2 6岁 ,孕 5胎产 2次 ,人工流产 2次 ,孕 7月时引产 1次。本次妊娠 40周 ,整个孕期未到医院检查 ,足月顺产 (在家接生 )一活女婴 ,体重 350 0 g,1 0 min后产妇阴道流血增多 ,胎盘、胎膜未剥离 ,接生员一手按压产妇下腹部 ,一手牵拉脐带 ,试图娩出胎盘 ,当胎盘大部分露出阴道口时 ,产妇突然感到下腹部剧痛 ,大汗淋漓、呻吟…  相似文献   
66.
2012年3~7月,对辽宁仙人洞自然保护区9巢18只杂色山雀(Parus varius varius)个体及其雏鸟的鸣声进行了录音,共获取了9种类型鸣叫(呼唤、警戒、报警、恫吓、驱逐、惊叫、喂食、雏鸟乞食、集群)和5种类型鸣唱.通过语图分析得出音节类型18种,频率范围为800 ~18 900 Hz.对杂色山雀不同个体鸣声特征参数的比较发现,鸣声的句子和音节时长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最高频率、最低频率在不同个体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实现了对杂色山雀繁殖期鸣声参数的量化,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其繁殖行为.  相似文献   
67.
简富明  杨雨环 《昆虫知识》1994,31(5):275-276,291
测报工作者都知道,粘虫LeucaniaseparataWalker深色型的发生与其种群密度相关,其深色型的出现是大发生的预兆。为了探索粘虫深色型的发生与其种群密度的定量关系,我们于1990年6~7月进行了二代粘虫室内饲养观察。6月中旬从田间小草把上采集拈虫卵决,置于室内孵化,按每瓶2、4、6、8、10、15、20头7种处理接入500ml玻璃罐头瓶内饲养观察,以禾本科杂草为饲料。整个幼虫潮逐日观察记载幼虫体色变化情况。据饲养发现,二代粘虫幼虫在孵化后第五~7天开始出现灰褐至黑褐色(统称黑褐色)过渡型深色个体,第6~10天站见黑色型个体。在室内饲…  相似文献   
68.
陆晓君  刘珍环 《生态学报》2021,41(16):6329-6338
城市热岛作为一种整体涌现性的地球表层系统环境问题受到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的广泛关注,基于空间异质性对城市冷热岛影响方面的研究初步揭示了城市热环境的形成机制,然而城市冷热岛在空间上是否存在相互影响及相互作用强度还有待研究。以深圳市西部城市区为例,应用地表温度和景观分类数据,通过构建二维矩阵识别"源-汇"热景观,并采用"源-汇"热贡献指数和空间引力模型等方法定量分析了城市"源-汇"热景观的演变过程,"源-汇"热贡献程度的时空分异特征,以及两者在空间上的整体相互作用强度及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1988-2019年,城市热源、汇在空间上呈现由包围到反包围的变化,热源景观呈现基质化,其面积增长210.45%;热汇景观则表现为破碎化趋势,其面积减少48.07%。与之对应的热汇景观地表温度与区域的平均温度的温差逐渐增大,从1988年的0.49℃上升到2019年的1.91℃。(2)源、汇对热环境的贡献规模呈增长趋势,热源景观的贡献程度会随着热岛规模从零星状向区域化的转变过程中提升,形成温度聚集效果;而热汇景观的贡献程度会随着冷岛规模的破碎化过程中被抑制。(3)1988-2019年"源-汇"热景观的作用对基本保持稳定,但总作用强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30年间增长了8倍。从热汇景观一对多影响热源景观转变为热源景观一对多影响热汇景观,且作用强度也越来越强。研究发现城市热"源-汇"的空间相互作用强度与"源-汇"热景观的贡献程度有密切关联,因此控制热源景观规模和维护热汇景观规模对调控城市热环境,对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