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摘要 目的:对比Vitapex糊剂与氢氧化钙糊剂根尖诱导术治疗年轻恒牙根管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进行诊治的年轻恒牙根管感染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n=68)和对照组(n=52),研究组接受Vitapex糊剂进行根尖诱导术治疗,对照组接受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根尖诱导术治疗,评价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根管治疗期间疼痛(EIP)程度、牙根尖孔直径、根尖闭合时间和检测龈沟液白细胞介素(IL)-1β、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分别于治疗后1个月、6个月、1 年和2 年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EIP程度0级、Ⅰ级、Ⅱ级和Ⅲ级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龈沟液中IL-1 β、IL-8、TNF-α水平以及根尖孔直径、根尖闭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1年和2年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7.06%(66/68)、97.06%(66/68)和95.59%(65/6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9%(43/52)、80.77%(42/52)和76.92%(40/52)(P<0.05)。结论:年轻恒牙根管感染患儿采用Vitapex糊剂进行根尖诱导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氢氧化钙糊剂根尖诱导术,其可缓解患儿疼痛程度,降低龈沟液中IL-1 β、IL-8和TNF-α水平,促进根尖闭合,缩短根尖闭合时间。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M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率(PFS)、治疗前后总发作次数、年均发作次数、生活质量、病灶数目及总体积变化,同时注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6个月、6~l2个月、13~24个月、25~36个月及>36个月的PF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MS总发作次数、年均发作次数均显著减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P<0.01);结束治疗后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总发作次数、年均发作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病灶数目无明显变化(P>0.05)但病灶总体积显著减小(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病灶数目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病灶总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多发性硬化可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3.
用Li-6400光合仪同时测定了栾树和辣椒在温度为30℃、CO2浓度为380μmol·mol-1下的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数据。结果表明,栾树在饱和光合有效辐射时光合电子用于碳同化、光呼吸和其他途径的量分别为72.68、45.68和29.40μmol·m-2.s-1;辣椒在光合有效辐射为2000μmol·m-2.s-1时光合电子用于碳同化、光呼吸和其他途径的量分别为142.24、40.24和131.52μmol·m-2.s-1。揭示了在光呼吸条件下用Valentini和Epron等方法高估了辣椒和栾树的光合电子用于光呼吸的量,同时也高估了光呼吸在辣椒和栾树中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4.
为考察APPswe基因的表达对细胞生长和凋亡作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gateway分子重组技术构建表达APPswe基因的慢病毒质粒,并将该质粒转染至SH-SY5Y细胞中.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测定APPswe基因的mRNA转录和蛋白翻译水平.活细胞计数法和细胞外乳酸脱氢酶法分别测定细胞存活力和细胞膜损伤程度.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水平,Hoescht 33342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DCFH-DA染色法测定胞内活性氧水平.转录和翻译水平的验证表明,APPswe基因能够在SH-SY5Y细胞中相对稳定地表达.表达APPswe基因后,细胞的存活能力降低,损伤程度增加,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上升,细胞核浓缩聚集,细胞发生凋亡反应.试验结果表明,APPswe基因的表达对SH-SY5Y细胞生长产生抑制作用,造成细胞损伤和凋亡,表达APPswe基因的SH-SY5Y细胞系可应用于体外AD病理发生机制和药物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55.
本文评估了6个品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特异性抗体检测试剂盒的性能,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收集2020年1月30日至2020年5月11日期间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住院患者样本资料共245例,其中包括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122例,排除SARS­CoV­2感染的其他疾病患者123例。选用6个品牌的抗体检测试剂盒(3种为胶体金法,3种为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样本,同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SARS­CoV­2核酸,统计临床灵敏度、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等指标,比较各检测方法间的差异。 结果显示,各检测试剂盒在临床特异性方面表现相近,但临床灵敏度差异明显,IgG的灵敏度高于IgM。化学发光试剂灵敏度为72.1%~85.2%,整体优于胶体金试剂的47.5%~84.4%。所有试剂检测结果与SARS­CoV­2核酸诊断结果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SARS­CoV­2抗体的特异性检出率随时间而上升,核酸确诊患者≥16 d抗体检出率最高可达96%。 结果表明,SARS­CoV­2抗体检测可作为核酸诊断的辅助手段,IgG和IgM 联合诊断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但是不同试剂盒性能表现有差异,应根据不同临床需求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试剂盒。  相似文献   
56.
鹿科麂属(Muntiacus, Cervidae)在近两三百万年内经历了快速物种辐射, 但其物种间核型差异巨大. 5个现生种核型数据显示, 该类群染色体数目范围从小麂(Muntiacus reevesi)的46条到赤麂(M. muntjak vaginalis)的6条. 该类群的基因组在较短时间内发生了快速演化, 使其成为进化生物学研究的理想材料. 40多年来, 技术的革新使该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 染色体重排的类型、推动重排的分子机制及物种间的核型演化历程逐渐被阐释. 而且, 研究中发现, 雄性黑麂(M. crinifrons)1p+4染色体的演化途径与哺乳动物Y染色体的演化历程相似, 可成为哺乳动物性染色体演化研究的珍贵模型. 有关麂属动物基因组演化依然有许多问题等待更加全面、深入的探讨. 本文总结了该领域研究进展, 并对未来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7.
以分叉小猛水蚤(Tisbe furcata)为研究对象, 对比室内养殖条件下添加附着基与否对分叉小猛水蚤的种群密度的影响, 并同步分析水体化学要素(亚硝态氮、硝态氮、氨氮和磷酸盐)与桡足类种群密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加入附着基并未达到增加桡足类种群密度的效果, 反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水体三氮一磷的分析表明亚硝态氮、硝态氮和磷酸盐含量均与桡足类种群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 而氨氮浓度与桡足类种群密度间没有相关性, 这与之前研究结果一致, 进一步验证了现有养殖方法的可靠性。此外, 添加附着基养殖池中快速升高的亚硝氮含量可能抵消了附着基的积极作用, 因此, 后续相关研究需要综合考量上述因素。  相似文献   
58.
为揭示雷竹生理生态对林地覆盖经营的响应与适应机制,测定了不同覆盖经营年限(CK、1、3和6年)雷竹林1~3年生立竹叶片可溶性糖、淀粉、氮(N)和磷(P)含量,分析了覆盖经营对雷竹林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与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 覆盖经营1年雷竹林叶片NSC及可溶性糖含量较CK显著升高,N/P显著降低,N限制作用增强;覆盖经营3年雷竹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较CK显著降低,淀粉含量显著升高,而NSC含量变化不明显,单位质量N、P的NSC含量最高;覆盖经营6年雷竹林叶片NSC、可溶性糖含量较CK显著降低,淀粉含量和N/P显著升高,P限制作用增强.短期覆盖(≤3年)经营雷竹林叶片NSC含量与N、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N/P呈显著负相关;长期覆盖(6年)经营雷竹林叶片淀粉含量与N、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N/P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短期覆盖(≤3年)经营雷竹林叶片N/P的降低可促使叶片淀粉分解和可溶性糖积累,明显增强雷竹生长活性,而长期覆盖(6年)经营雷竹林叶片N/P升高则促进叶片淀粉积累,雷竹生长由N限制转变为P限制,立竹生长活性明显降低,引起雷竹林退化.因此建议雷竹林连续覆盖经营不宜超过3年.   相似文献   
59.
该研究采用培养法与荧光显微计数法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养殖水体和底沙的细菌数量进行了调查, 并监测主要环境因子, 包括水温、盐度、pH、溶解氧、水体氨氮(NH4+-N)、亚硝酸盐氮(NO2-N)、底质总氮(TN)、总磷(TP), 旨在掌握方斑东风螺养殖环境中细菌数量变化情况, 并探讨细菌数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 东风螺养成期水体总细菌(WTB)、异养菌(WHB)、弧菌(WV)数量分别为: 4.15×104—4.36×106 cells•mL–1、4.13×103—9.67×105 CFU•mL–1、1.83×102— 1.42×104 CFU•mL–1; 底沙中异养细菌(SHB)和弧菌(SV)数量分别为:1.26×106—3.69×107 CFU•g–1和6.25×104—2.07×106 CFU•g–1; 水体总细菌显著高于水体及底沙中异养菌及弧菌数。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水体总细菌数量与溶解氧(P<0.01)和亚硝酸盐氮(P<0.05)呈显著负相关, 与氨氮呈正相关(P<0.05); 水体异养菌与盐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 与溶解氧极显著负相关(P<0.01); 水体弧菌数量与温度呈负相关(P<0.05); 底沙弧菌数量与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与盐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 底沙异养菌(SHB)与各环境因子无明显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温度与溶解氧在该养殖系统中占重要地位, 不同时期环境的主导因子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0.
能量代谢的生理调节是小型哺乳动物应对不同环境温度的重要策略之一,为探讨暖温下代谢产热在体重和体脂适应性调节中的作用和机理,本研究将雌性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暴露于暖温(30°C)1个月、3个月和4个月,测定体重、摄入能、代谢产热、体脂含量、褐色脂肪组织(BAT)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活性和解偶联蛋1 (UCP1) mRNA表达等。结果显示,暖温对黑线仓鼠体重无显著影响,但使脂肪含量显著增加。与室温组相比(21°C),暖温组消化率显著升高,但摄入能和消化能显著降低;暖温下非颤抖性产热(NST)显著降低,脑、肝脏和心脏COX活性、BAT COX活性和UCP1 mRNA的表达显著下调。结果表明,暖温下降低代谢产热补偿了能量摄入的减少,机体处于正能量平衡状态,是脂肪含量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脑、肝脏、心脏和BAT代谢活性降低是代谢产热降低的主要机制,与脂肪累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