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将丙铜湿润的褐藻酸与乙酐反应,制备了乙酰褐藻酸,可以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在相同的催化剂量下,乙酰褐藻酸的产率随反应时间加长而提高;当反应时间相同时,其产率随催化剂用量加大而提高。不同反应条件下,制备的乙酰褐藻酸的[η]无明显差异。本文用红外光谱对乙酰褐藻酸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2.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翅果油树传粉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翅果油树进行了传粉生物学的野外观察和实验表明:(1)翅果油树的花具有自花传粉的结构特征,同时具有蜜腺,又具备异花传粉的特征。传粉者主要是一种家养的蜜蜂。(2)翅果油树花形态结构与传粉者的形态和传粉行为非常协调和适应,昆虫的传粉部位主要是头前部和胸部。(3)蜜腺的产蜜量大,开花后1~2天蜜腺分泌量最大。对传粉昆虫竞争中具明显优势。昆虫的访花频率明显高于同花期的其他植物。(4)翅果油树没有融合生殖现象。  相似文献   
33.
以高度城市化的孤岛状山体——建设中的上海辰山植物园保育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对象,研究人工林经过近50年低干扰和自然发育后的物种组成、区系地理成分、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辰山植物区系以泛热带和北温带占优势,具有典型亚热带和温带成分交汇和南北植物分布交错特征;但保育区内种类单一,维管束植物仅有49科69属94种;主要群落是以枫香、刺槐、臭椿、三角枫和朴树等为优势树种的落叶阔叶林,以香樟和秃瓣杜英等为优势树种的常绿阔叶林,以及毛竹林;物种多样性普遍较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为刺槐+香樟群落(1.757),Simpson均匀度指数最高值为毛竹+三角枫群落(0.163);多样性指数曲线和均匀度指数曲线不具有一致性的变化趋势;多数群落垂直结构中无明显林下分层现象;演替前期的落叶乔木种群后续个体不足。长期孤岛状隔离所导致的种源补充缺乏,人为干扰导致的群落景观结构发生局部或整体变化,均使现阶段辰山残存植被地带性更新苗不足、群落发育不充分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低;从森林植被保育和群落进展演替考虑,可利用较好的林下生境条件,适当引进苦槠、青冈等地带性植被优势种,将落叶阔叶林诱导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34.
为了延长IFNα2b在血浆中的半衰期,构建了编码HSA和hIFNα2b的融合基因并在毕赤酵母中获得高效表达,工程菌经5L发酵罐培养后获得的含融合蛋白的培养液经超滤浓缩、蓝色葡聚糖凝胶层析、疏水柱层析以及阴离子柱层析,融合蛋白的纯度达到95%以上。该融合蛋白能与干扰素抗体和人血清白蛋白抗体结合,并表现出与重组干扰素α2b相似的抗病毒活性。以猕猴为动物模型,分别从静脉和皮下单剂量给药,给药浓度为90μg/kg时,在336h后血浆中仍可检测到融合蛋白。其静脉注射的血浆半衰期为101h,皮下注射的半衰期为68.2h。皮下注射的生物利用度为67.9%。IFNα2b与HSA融合后,明显的延长了血浆半衰期,显现了其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5.
马家山自然保护区(105°28′~105°40′E,32°50′~32°56′N)属秦岭西段的南坡山地。采用样线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于2004年10~11月,对该保护区大中型兽类(包括灵长类、食肉动物和偶蹄动物)的资源、区系和生态分布进行了研究。该保护区共有23种大中型兽类,其中属我国Ⅰ级、Ⅱ级重点保护动物的兽类分别有5种和9种。它是秦岭物种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金丝猴和猕猴在此同域分布,大熊猫和羚牛四川亚种也分布于此地,该保护区是这4个珍稀濒危物种的一个新分布区。区内的23种兽类中没有古北界的区系成分,而属于东洋界成分的兽类有17种,占73.9%;其余6种为广布种,占26.1%。分析该区域23种兽类的生态分布发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分别有16种、20种和12种动物活动。这些物种的垂直分布幅度有很大的差异。垂直分布幅度在海拔高差1000 m以上、500~1000 m、500 m以下的物种分别有5种、13种和5种。区内不同海拔带的兽类物种数随海拔升高的变化比较平稳,没有表现出明显上升或下降的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36.
陕西牛背梁保护区兽类调查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有55种,隶属于6目26科,其中,古北界种16种,东洋界种25种,广布种14种,分别占该保护区兽类总数的29%、45%和26%,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二级9种,从动物区系的组成及其特点看,牛背梁区的兽医共系表现为东界种植稍多于古北界种的过渡特征,在生态地理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三个不同垂直分布带。  相似文献   
37.
上海城市绿地植物群落降噪功能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上海19类绿地植物群落30m宽度的噪声相对衰减量与8个群落结构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绿地群落的降噪效果明显,其与草坪的降噪效果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声波在绿地中有额外的声衰减.3组不同降噪能力绿地群落的30m噪声相对衰减量分别为≥10dB(A)、6~10dB(A)和?6dB(A);影响绿地群落降噪效果的结构因子为叶面积指数、群落平均枝下高、平均高度、盖度和平均冠幅,它们与噪声相对衰减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43、0.318、0.285、0.226和0.193.结构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65.47%.在降噪绿地设计中应着重考虑这5个结构因子.  相似文献   
38.
运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通过制定挖掘采样、"+"形采样及"垂直"采样3种采样方案,对贺兰山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 var.alanshanica)不同居群的克隆多样性、克隆生长格局及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克隆多样性分析表明:挖掘采样方式采到的3个克隆系内,各自所包含的单株间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型;"垂直"采样及"+"形采样的7个居群、 239个样品表现出136个不同的基因型或克隆,显示贺兰山丁香具有较高的克隆多样性(D=0.994)及基因型分布均匀性(E=0.985).克隆生长空间格局分析表明,贺兰山丁香为密集型克隆植物.每个居群都由多克隆组成,克隆生长只发生在同一丛内,多数基株只含有1个分株,最多可达8个.物种水平上的平均克隆大小(NC)和平均基因型比例(PD)分别为1.757和0.569.对贺兰山丁香遗传多样性分析的结果显示,在居群水平和物种水平上都保持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但居群间分化程度较低(GST=0.320),表明自然居群间基因交流有限.  相似文献   
39.
陕西秦岭及大巴山地区的鸟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多年的野外调查发现,陕西秦岭及大巴山地区的鸟类资源丰富,分布有475种鸟类,多为留鸟、夏候鸟和旅鸟。它们中有中国特有鸟类34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鸟类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鸟类55种,还有28种鸟类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及11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目前因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内而受到保护的鸟类有390种,占总种数的82.1%。保护区的存在有利于保护秦岭及大巴山地区的鸟类资源。  相似文献   
40.
生物钟是一种控制植物节律性生长发育的内源性系统,可以辅助植物预知周围光照、温度和湿度环境的变化,以其核心振荡器为主要调控元件,通过细胞内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蛋白互作从而形成信号转导通路和反馈调节回路,指导植物作出相应的表型调整,对提高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的生存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综述了植物在寒冷、干旱、高盐的极端环境下,生物钟关键基因CCA1/LHY、PRRs和GI等参与胁迫应答的调控方式,以及在调控过程中生物钟对脱落酸、乙烯、细胞分裂素和茉莉酸合成及代谢的影响。以植物的基因功能和激素调节为切入点,为运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手段提高植物非生物抗逆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