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干旱缺水是限制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ABA是干旱胁迫应答基因调控网络中的重要组成;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NCED)是植物ABA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限速酶,该基因的表达模式直接影响ABA代谢。但干旱胁迫下有关马铃薯NCED基因表达与激素、表型间的相关分析的研究尚少。本研究克隆了马铃薯NCED1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检测了4个马铃薯种质材料在不同模拟干旱(PEG-6000)胁迫强度处理下NCED1基因表达量、ABA含量及根系长度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St NCED1全长2181 bp,包含一个1800 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编码599个氨基酸。5%PEG-6000和15%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4周后,4个品种均表现出随胁迫强度的加重植株生长缓慢、矮小,根系长度显著降低。干旱敏感型材料早大白中根系长度变化最大,AB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种质材料。CIP478.9、star和米拉3份种质材料中St NCED1表达量与对照植株有显著差异,且随胁迫强度增加而增大;早大白中St NCED1表达量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模拟干旱胁迫下,ABA含量与St NCED1表达量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R0.7)。研究结果为解析马铃薯响应干旱胁迫的调节机制及其在抗旱种质资源筛选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2.
基于植物篱控制水土流失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植物篱-农作坡地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特征.结果表明: 与常规等高农作模式相比,植物篱-农作复合农业模式下土壤>0.25 mm机械稳定性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3.3%~16.1%和37.8%~55.6%,明显提高了各坡位粒级>0.25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改善了粒级>0.25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在下坡位的相对富集和上坡位相对贫乏的状况.植物篱显著提高了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降低了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和>0.25 mm土壤团聚体破坏率,进而增强了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和抗蚀性.坡度与植物篱类型对土壤团聚体组成、稳定性和坡面变化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3.
本文回顾了近期小麦吸浆虫的发生分布变化、扩散方式、生物学特性的遗传和生理基础、监测技术、抗性品种、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策略的主要进展,并展望了小麦吸浆虫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4.
刘华  乔辰  巩东辉  王志忠 《西北植物学报》2003,23(12):2127-2131
对鄂尔多斯高原碱湖的鄂尔多斯螺旋藻Spirulinaerdosensis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含量、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日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活体吸收光谱体现出了各色素在不同波段范围内的吸收差异;各种色素相对荧光强度有明显的差异.藻胆素的含量最高为97.86mg·g-1DW;类胡萝卜素的最低,为2.11mg·g-1DW;Chla为7.70mg·g-1DW.其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真、净光合速率均在13∶00达到最大,分别为36.24μmol·m-2·s-1和23.45μmol·m-2·s-1.  相似文献   
145.
佛坪自然保护区食竹鸟兽种类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2004年采用检查死亡个体的胃或嗉囊内容物、新鲜粪便和在野外直接观察动物采食的3种方法,在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食竹的鸟兽种类进行了初步调查。巴山木竹和秦岭箭竹是大熊猫采食的主要食物资源。除大熊猫外,采食这两种竹的鸟兽有38种,隶属6目14科,其中鸟类9种,兽类29种。大量采食、中等采食和少量采食竹类的物种分别为1种、5种和33种,所占比例分别为2.6%、12.8%和84.6%。39种鸟兽均采食竹笋,其中32种只采食竹笋。黑熊和野猪是食竹笋量比较大的大型兽类,羚牛、鬣羚和斑羚3种牛科动物全年都采食竹类,其中以羚牛对竹叶的采食量最大。这些食竹鸟兽一方面直接与大熊猫竞争食物资源,特别是竹笋,另外也会间接地影响大熊猫对竹类的利用。  相似文献   
146.
2013年4~7月,采用样方法和直接观察法,在陕西佛坪分别对黑喉歌鸲的巢址特征和繁殖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黑喉歌鸲更倾向选择向阳、林冠稀疏、距水源较近的针阔混交林或针叶林下,秦岭箭竹丛林缘陡坡上的天然土洞内筑巢;巢口向上呈杯状,由竹叶、枯草、苔藓等编制而成,内无铺垫物。巢外底部垫有枯叶、干草等。巢外径长(100.37±4.00)mm,巢外径宽,(97.08±5.22)mm,巢高(48.18±2.24)mm。巢内径长(68.62±1.69)mm,巢内径宽(64.81±0.74)mm,巢深(36.07±0.30)mm。窝卵数(5±0.00)枚,卵重(1.91±0.05)g,卵长径(18.37±0.08)mm,卵短径(13.95±0.15)mm。孵化期12 d~13 d,孵化率为60%(n= 10),巢雏成活率为50%(n= 6),育雏期11 d。雏鸟的体重、体长的生长符合Logistic曲线方程拟合。天敌的捕食是影响黑喉歌鸲繁殖成功率的主要因素。关键词:黑喉歌鸲;繁殖生态;巢址特征;陕西佛坪  相似文献   
147.
陕西省鸟类2种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涛清等(1996)主编的《陕西省脊椎动物名录》中收录鸟类368种.之后又不断有陕西鸟类新分布纪录报道,如遗鸥(Larus relictus)、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等.  相似文献   
148.
TAR DNA结合蛋白43(transactive response DNA binding protein 43,TDP-43),一种可变剪切因子,可以特异性地结合富含TG序列的DNA,涉及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虽然是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强有力的工具,但它非常耗时,且难以对有大的构象变化的体系进行充分采样来研究其变构行为. 本工作使用粗粒化的基于弹性势的高斯网络模型(Gaussian network model,GNM)研究人TDP-43与靶标DNA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学. 进一步地,利用本课题组之前提出的基于GNM的热力学循环方法识别TDP-43与DNA相互作用的关键残基,其微扰引起了大的结合自由能的变化. DNA结合后,TDP-43上富含正电残基的loop1和loop3片段有较大的柔性损失,这反映了它们在识别和结合中的诱导契合作用. 另外发现,基于热力学循环的方法不仅识别到一些与DNA特异性相互作用有关的重要残基,而且识别到一些远离结合界面但在结合引起的分子构象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残基. 本研究有助于理解TDP-43与DNA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可为药物设计提供重要信息,另外该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拓展到其他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动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