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91.
目的 探究构建大鼠龋齿模型来考察特定益生菌组合对于龋齿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5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CF组)、模型组(C组)以及3个预防组[漱口水组(洗必泰,P1组)、F1菌粉组(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HN019, P2组)和F2菌粉组(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HN019+植物乳植杆菌CECT748+植物乳植杆菌CECT7480,P3组)],每组10只,分别使用白假丝酵母和变异链球菌对大鼠牙齿进行侵染,构建大鼠龋齿模型。实验过程中CF组大鼠正常饮食,C组、P1组、P2组及P3组大鼠喂食致龋饲料和5%蔗糖蒸馏水,3个预防组分别使用洗必泰、益生菌组合物F1菌粉和益生菌组合物F2菌粉进行干预;最后检测跟踪各组大鼠口腔菌群、体质量和脏器系数、血常规指标,评估牙釉质体积和龋齿评分。结果 在动物造模成功后,CF组、C组与各预防组之间的体质量增量、主要脏器指数及血液学指标均无显著差异,表明益生菌的摄入对大鼠的健康无影响。大鼠口腔菌群计数结果发现,益生菌定植效果良好且稳定,致病菌的存在并不影响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定植。洗必泰和2种益生菌组合均能显著抑制变异链球菌的定植(F=29.364 8,P<...  相似文献   
192.
目的 通过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NK细胞活性测定试验检验由植物乳植杆菌HEAL9和副干酪乳酪杆菌8700:2配制而成的复合益生菌粉对小鼠免疫力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0只雄性BALB/c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以及益生菌粉低、中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使用去离子水、转移因子口服液和相应浓度的益生菌粉进行灌胃给药,1次/d,连续30 d。实验过程中分别对小鼠进行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抗体生成细胞检测及血清溶血素生成试验。末次给药次日,对小鼠进行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试验、碳廓清试验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并委托细胞室进行靶细胞(YAC-1)传代,进行NK细胞活性试验。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粉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抗体积数及NK细胞活性均升高,益生菌粉高剂量组小鼠耳肿胀度、溶血空斑数、吞噬指数及吞噬百分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依照《保健食品功能评价方法(2020年版)(征求意见稿)》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功能检验方法及结果判定,判定该复合益生菌粉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93.
利用RACE技术得到碱地肤KsNHX1的3'cDNA序列,分子系统进化分析显示,KsNHX1为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编码基因.通过半定量RT-PCR检测了该基因在盐碱胁迫下的表达,结果表明:200 mmol·L-1 NaCl胁迫2~24h,KsNHX1在叶片中表达量持续增加;200 mmol·L-1 NaCl处理10 h,KsNHX1在根、茎、叶和花中的表达都上调;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叶片中KsNHX1表达上调,160 mmol·L-1时达到最高;低于400 mmol·L-1浓度下,根中该基因的表达也都上调.经不同浓度Na2CO3胁迫,根中KsNHX1的表达变化趋势与相应浓度NaCl胁迫下的变化相同;但叶片中除160 mmol·L-1 Na,CO3处理下KsNHX1表达略有上调外,其他浓度下KsNHX1的表达都低于对照.KsNHX1的表达模式暗示,在不同盐碱胁迫下,碱地肤能够维持体内相对稳定的K+/Na+,其耐盐特性可能与Na+/H+逆向转运蛋白的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4.
Cre/lox位点特异重组系统是植物基因工程中的重要工具,利用其可以在转基因植物中对目的基因实现精确删除和定点整合。概述Cre/lox系统的基本结构及作用方式,并以基因删除和定点整合为重点,详细介绍该系统在这两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5.
减量施氮对冬小麦-夏玉米种植体系中氮利用与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研究了冬小麦-夏玉米种植体系中减量施N对作物N利用与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有高量施N处理(N240和N360)相比,在冬小麦季减半施N未引起产量和吸N量的变化。但在原有低量施N处理(N120)下减半施N显著降低了小麦产量和吸N量;在夏玉米季,在上季减半施N的基础上停止施N后作物产量和吸N量均比原固定施N处理显著下降,N平衡计算结果表明,减量施N条件下0~1m土壤N残留和表观损失的数量均显著低于原有施N量处理,作物N利用率显著提高,但在1~2m层次中累积的硝态氮却不因减量施N而下降,说明这一土层的硝态氮可能难以被作物吸收利用,由此可见,在前茬高施N量下减少氮肥用量有利于提高作物的氮肥利用率、减少N残留与表观损失。  相似文献   
196.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被规划建设为2022年冬季奥运会高山滑雪中心,为了解场地建设施工对野生动物产生的干扰影响,2017年借助红外相机技术对保护区主要哺乳动物分布与种群相对数量本底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99个红外相机位点拍摄到哺乳动物3目10科14种,在新划入保护区的玉渡山区域发现中华斑羚Naemorhedus ...  相似文献   
197.
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为蓝莓授粉的行为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为蓝莓授粉,对其授粉行为和活动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采集过程中意蜂和中蜂的行为存在差异,意蜂头部探进铃铛花,将喙伸入花管中吸食花蜜,头部粘附花粉,花粉一部分被收集到花粉框,另一部分被带到其他花上;中蜂采集行为不同,一部分采集蜂探入铃铛花采食,采集时间短暂,另一部分采集蜂停靠在花托部位,采食花瓣掉落的花朵,不易粘附花粉和携带花粉。(2)授粉活动方式不同,意大利蜜蜂每分钟平均访花数为5.05±0.14次,中华蜜蜂为4.77±0.13次,两者差异不显著;而意蜂单次访花时间为9.16±0.43 s极显著长于中蜂的4.89±0.22 s,意蜂较中蜂在花朵的采集时间长,采集间隔时间短,而中蜂较意蜂寻找花朵的时间长,采集间隔时间长。单位面积意蜂采集蜂数量为平均12.00±0.90头,中蜂采集蜂数量平均为1.73±0.42头,两者差异极显著。同时意蜂蓝莓花粉携粉率27.51%,中蜂采集蓝莓花粉携粉率为11.38%,意蜂的授粉蜂数量及授粉专一性优于中蜂。本研究阐明了蓝莓花期不同蜂种的授粉行为及活动方式,据此得出意蜂为蓝莓授粉的行为和活动特性优越于中蜂,两者相比意蜂具有更高的授粉效率。  相似文献   
198.
为测定亚硒酸钠浓度和培养时间对中华羊茅内生真菌液体培养菌丝体干物质和矿质元素的影响,菌丝体样品经微波消化后,采用钼蓝比色法、四苯硼钠法、偶氮氯膦III法、邻菲啰啉比色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分别测定磷、钾、钙、铁、硒的含量.结果表明,当培养时间为4周、5周、6周、7周或8周时,亚硒酸钠浓度0.1~0.4 mmol/L抑...  相似文献   
199.
以四季竹2 a生竹苗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设置土壤不同NaCl含量模拟盐胁迫环境,研究其在非生理活跃期的冬季(11-12月份)和生理活跃期的夏季(5-6月份)盐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和叶片脱落情况,以了解四季竹耐盐能力的季节性差异。结果表明,在低土壤NaCl盐分(1‰-2‰)条件下,相同浓度处理45 d的竹苗叶片脱落率和各项生理指标较对照变化在冬季和夏季间差异不大,说明在低盐分条件下四季竹耐盐能力季节性差异不明显。在高土壤NaCl盐分(3‰-5‰)条件下,相同浓度处理45 d的叶片中除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对照升降幅度冬夏两季基本一致外,叶片脱落率、离子渗漏率、SOD活性、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或降低的幅度冬季均显著小于夏季,并且随土壤NaCl浓度的提高冬夏两季的差异逐渐加大,而丙二醛含量和叶绿素a/叶绿素 b变化规律在夏冬两季间完全相反,说明在高土壤盐分(3‰-5‰)条件下相同浓度、相同时间处理的四季竹在夏季的受伤害程度显著大于冬季,即高盐条件下四季竹在生理活跃期的夏季的耐盐能力较非生理活跃期的冬季弱。土壤盐分和环境温度对四季竹生长具有较强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0.
在高温水体中分离得到2株具有较高产氢活性的微生物菌株Z-16和C-32。根据两菌株的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菌株Z-16为Enterobacter sp.,菌株C-32为Clostridium sp.。研究了起始pH值、反应温度、碳源等对菌株放氢活性的影响。菌株Z-16的最适产氢条件为:反应系统起始pH7.0,反应温度35℃,以蔗糖为产氢底物。在最适条件下,菌株Z-16的氢转化率为2.68mol H2/mol蔗糖。菌株C-32的最适产氢条件为:反应系统起始pH 8.0,反应温度35℃,以麦芽糖为产氢底物。在最适条件下,菌株C-32的氢转化率为2.71mol H2/mol 麦芽糖。以葡萄糖为碳源时,菌株Z-16和菌株C-32的氢转化率分别为2.35和2.48mol H2/mol葡萄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