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3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48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9篇
  1963年   6篇
  1962年   4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51.
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蛇足石杉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讨蛇足石杉濒危的机制, 以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蛇足石杉种群为调查对象, 采用分段匀滑技术编制蛇足石杉种群静态生命表, 进行种群生存分析, 通过绘制亏损率曲线、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生存函数曲线, 分析种群数量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该蛇足石杉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 种群生长过程中在第Ⅳ龄级存在一个死亡高峰。说明在自然保护的情况下蛇足石杉种群的生存状况仍然严峻, 需适当进行人工保护并加强资源调查, 对优良种质进行异地保护。  相似文献   
152.
秦岭山地典型次生林木本植物幼苗更新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秦岭山地5种典型次生林--油松林、锐齿栎林、红桦林、云杉林和华山松林幼苗的更新特征.结果表明: 不同次生林木本植物幼苗物种分化明显,除锐齿栎林和华山松林外,其余次生林幼苗物种相似性系数均较低;油松林和锐齿栎林木本植物幼苗数量、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较高,红桦林均最低;云杉林和华山松林幼苗数量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基本一致.不同次生林幼苗和幼树所占比例存在明显差异,除红桦林幼树数量的比例较大外,其余林分幼苗的比例较大,为云杉林>油松林>锐齿栎林>华山松林.不同林分幼苗萌生比例差异明显,为华山松林>云杉林>红桦林>锐齿栎林>油松林.锐齿栎林和油松林乔木幼苗比例最高,分别占木本幼苗总种数的68%和51.4%,群落处于演替中期,持续更新能力较强;云杉林、华山松林乔木幼苗比例分别为40%和15%,处于演替后期,更新能力较差;而红桦林中幼苗很难发育成幼树,持续更新能力欠缺.  相似文献   
153.
对丹参EST序列进行Blast分析,获得一个新的非特异性脂质转移蛋白基因,命名为SmLTP1(GenBank注册号为EF187461)。该基因cDNA全长593bp,包含一个长为357bp的开放读码框,编码118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结构分析表明,该蛋白具有植物nsLTP的典型结构,即4对二硫键,4个a-螺旋,1个可结合和容纳脂肪酸分子的类似口袋状的疏水结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SmLTP1基因在丹参不同组织器官中差异表达,其表达受病原菌和茉莉酸甲酯的诱导,显示SmLTP1基因在植物防御反应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4.
在实验室人工气候箱和玻璃温室盆播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程度子叶切除处理(切除1/4、1/2和3/4子叶,以不切除子叶为对照)对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人工气候箱培养条件下,子叶切除处理后种子的萌发率均高于对照,其中切除1/4子叶处理与对照间差异显著;子叶切除处理加快了种子萌发进程,即萌发速率系数减小,各处理及其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萌发指数在切除1/4子叶处理显著大于对照,其他切除处理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子叶切除处理对活力指数无显著影响。在玻璃温室盆播条件下,尽管不同程度子叶切除处理种子的萌发率无显著提高,但子叶切除后,种子的萌发进程加快,萌发指数增大;活力指数在切除1/4子叶处理略高于对照,而切除1/2和3/4子叶处理均大幅减小。切除子叶处理的幼苗株高、基径、主根长、侧根数、最大侧根长、叶片数、单株叶面积和总干质量等生长参数均不同程度的减小,其中株高在各处理及其与对照间均差异显著,其他生长参数在2个重度子叶切除处理(切除1/2和3/4子叶)均显著小于对照;幼苗根冠比受子叶切除处理的影响较小,各处理及与对照间均差异不显著;切除子叶处理增大了幼苗的比叶面积、比枝长和比根长,其中比叶面积在切除1/2子叶处理显著大于对照,比枝长在各切除处理均显著大于对照,切除1/2子叶和切除3/4子叶处理幼苗的比根长显著大于切除1/4子叶处理和对照幼苗。  相似文献   
155.
溪流潜流层大型无脊椎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跃伟  袁兴中  刘红  任海庆   《生态学杂志》2014,25(11):3357-3365
溪流潜流层是溪流表层水和地下水相互作用的群落交错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溪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无脊椎动物位于潜流层食物网的顶层,直接影响着潜流层物质和能量动态,是河流健康潜在的指示生物,调节着潜流层的环境净化和生态缓冲功能,对溪流生态系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潜流层大型无脊椎动物类群按生活史划分为偶入动物、非典型潜流层动物和典型潜流层动物.潜流层孔隙大小、孔隙水流速、溶解氧、温度、可利用的食物源、渗透系数和水力停留时间是影响大型无脊椎动物在潜流层分布的主要因素.对于潜流层这样一个特殊的生态界面,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应该选择合适的取样和调查方法.潜流层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生活史和生活史对策,在溪流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作用的定量化分析,基于潜流层大型无脊椎动物的河流健康评价体系,以及潜流层作为“庇护地”对于大型无脊椎动物分布和进化的生态学意义,都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6.
为了解67份美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及其醇溶蛋白亚基对品质性状的影响,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技术进行醇溶蛋白谱带分析,测定了面团流变学特性及理化品质。结果表明,在67份美国材料中共分离出1332条谱带,49种不同迁移率类型的谱带,大部分谱带具有多态性。单个材料谱带总数变异幅度为13~28。谱带数在α、β、γ、ω4个区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没有发现电泳谱带完全相同的材料。GS值变异范围0.54~0.90,平均值为0.731。在GS=0.607水平上,聚类分析将这67份材料分为6类。49条不同迁移率的谱带中有17条谱带与36项品质性状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6条谱带(迁移率为49.6、56.2、56.7、62.2、79.4、86.8)与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呈正相关,而迁移率为60.5的谱带与之呈负相关。11条谱带(迁移率为26.5、42.0、49.6、52.5、56.2、56.7、62.2、64.1、72.0、79.4、86.8)与面团稳定时间、面团形成时间、延伸面积等面团流变学特征呈正相关,而迁移率为34.4、47.5、49.0、60.5、69.4、85.4的6条谱带则与之呈负相关。说明供试材料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以及与优质品质相关的谱带,为进一步利用这67份种质资源和优质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7.
目的:比较不同孔径多孔β-TCP材料复合血管内皮细胞后的体内血管化,探索孔隙大小对人工骨材料体内血管形成的作用。方法:血管内皮细胞与连通径均为100μM,而孔径分别为200-300μM和300~400μM两种不同孔隙结构β-TCP材料复合后包埋入36只成年新西兰兔的腿部肌肉内,相同结构的空白β-TCP材料作对照,术后2、4、8周对材料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计算新生血管密度。结果:复合血管内皮细胞的材料血管形成启动过程早于空白对照组,术后第4周血管管腔已基本成形,并基本稳定,至第8周开始血管充盈,微血管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同孔径的材料比较发现,不论是复合血管内皮细胞的材料还是空白材料,孔径300~400μM的材料内新生血管密度显著显著高于孔径200-300μM材料(P0.05)。结论:材料孔隙较大的材料更有利于材料体内的血管化,而复合血管内皮细胞后,更加快了其血管化进程,这一研究结果提示材料孔隙间的连通是影响材料体内血管化的关键因素,该研究结论将为改善人工骨材料体内血管化的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为骨移植材料的最优结构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8.
目的:对HAV病毒液的3种常见浓缩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为HAV病毒研究及规模化疫苗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使用MILLIPORE PELLICON超滤、PEG 6000沉淀、蔗糖-甘油垫三种方法对纯化HAV病毒液进行浓缩,用ELISA方法对浓缩液进行抗原滴度检测,计算不同浓缩方法的回收率。结果:HAV病毒液经过7次超滤循环浓缩,平均回收率为86%;PEG浓缩方法回收率平均72.5%;蔗糖-甘油离心浓缩方法平均回收率53.3%。结论:蔗糖/甘油超离心法,集纯化浓缩一体,适用于样品量较少,需要高浓度样品的试验;PEG浓缩得率适中,操作简单,应用范围较广;超滤膜浓缩在大规模疫苗生产或样品量较大时适用,但需控制样品浓度及浓缩倍数不能太高,以免样品损失。  相似文献   
159.
160.
目的:探讨在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中的血型分布。方法:对临床表现怀疑为HDN的1939例新生儿进行血清学试验检测,包括新生儿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和游离抗体试验,同时检测母亲ABO血型和RhD血型。结果:1939例婴儿母亲血型均为O型RhD阳性。A型血新生儿818例,其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17.2%(141/818),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89.2%(730/818)。B型血婴儿1121例,其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10.9%(121/1121),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78.6%(881/1121)。结论:ABO血型不合引起的HDN中,A型新生儿比B型新生儿患病几率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