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3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腺病毒E4启动子结合蛋白-4(E4BP4)是哺乳动物细胞核内的一种碱性亮氨酸拉链(bZIP)型转录因子,参与调控细胞的存活和增殖。前期研究表明,它在孕第5天的小鼠着床位点有明显的高表达。本文分别应用Northem blot、in situ杂交、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E4BP4基因在小鼠妊娠初始期子宫、着床期胚胎着床位点和非着床位点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观察发现:在小鼠妊娠初始期,E4BP4基因在子宫组织中的表达逐步上调;至胚胎着床期间,其在胚胎着床位点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提高,并明显高于非着床位点;该基因的表达不依赖于胚胎,人工蜕膜化可诱导其表达:E4BP4 mRNA和E4BP4蛋白分子都主要分布于子宫腔周围的基质细胞和蜕膜细胞。上述结果提示E4BP4基因可能通过促进着床位点基质细胞的增殖和抑制蜕膜细胞的凋亡而参与胚胎着床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22.
HeLa细胞表达分泌重组eGFP-DPF-1在卵母细胞上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兔输卵管蛋白(DPF-1)基因连结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5′端,构建了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EGFP-N1/DPF-1),转染HeLa细胞,获得稳定表达分泌融合蛋白eGFP-DPF-1的HeLa细胞株。该融合蛋白呈现的分子量达120 KD,提示经翻译后修饰。取兔卵母细胞-卵丘细胞复合物(COC)、去除卵丘细胞后的卵母细胞或输卵管内的卵母细胞,与该株细胞共培养或培养于该株细胞条件培液中,观察兔输卵管蛋白在兔卵母细胞上的分布。结果显示DPF-1大量结合于卵母细胞透明带,先结合于透明带内层,然后维持在内层多外层少的分布状态上;在卵母细胞质膜表面则呈点状均匀分布。DPF-1在卵母细胞上的分布不受其周围颗粒细胞的阻碍,且颗粒细胞上未见有DPF-1结合的痕迹。本实验首次证实体外真核细胞表达分泌的输卵管蛋白能与卵母细胞结合,并借助绿色荧光蛋白作为示踪信号体外直接观察到该表达产物在卵母细胞上的动态分布,为进一步深入分析输卵管蛋白的功能提供了线索,也为研究输卵管内其他蛋白在配子/早胚上定位提供了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23.
孕酮处理前,冬眠卵内源cAMP平均水平为500 Fmol.左右;处理后cAMP迅速下降,在12小时内下降59%,卵的生殖泡破裂。高温卵或热休克冬眠卵,孕酮刺激后cAMP水平亦下降,生殖泡却未破裂,但在高温卵质中出现依赖“冬眠因子”的促成熟活性物质,而在热休克冬眠卵质中出现不依赖“冬眠因子”的促成熟活性物质。热休克能影响卵的生殖泡破裂,却未影响卵质中MPF的形成。孕酮刺激后引起的卵内cAMP含量下降,只能是卵母细胞成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唯一的条件。  相似文献   
24.
小鼠着床丝氨酸蛋白酶2cDNA的克隆、表达及抗体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孕 4 .5天小鼠子宫着床位点总cDNA为模板 ,用PCR方法扩增获得着床丝氨酸蛋白酶 2 (ISP2 )的cDNA。序列分析表明 ,该cDNA序列中的开放阅读框编码 2 79个氨基酸 ,并与文献报道完全相同 ,但在 3′非翻译区多 2 0 4bp ,已登录于GenBank(登录号 :AF4 4 2 819)。为了获得重组ISP2 (rISP2 ) ,构建了pGEX 4T 2 ISP2表达质粒 ,进而在大肠杆菌BL2 1(DE3)中表达融合蛋白质GST ISP2 ,经SDS PAGE回收的融合蛋白质用牛凝血酶酶切 ,再经SDS PAGE回收获得rISP2。用rISP2作为免疫原免疫家兔获得ISP2多克隆抗血清。用该抗血清进行免疫组化研究表明 ,ISP2在妊娠早期的小鼠子宫内膜腺上皮有特异性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25.
中华大蟾蜍冬眠卵和高温卵的静息膜电位分别为-41.51±O.77 mV和-43.83±1.39mV。孕酮作用后,冬眠卵发生GVBD,膜逐渐去极化,至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膜电位甚至可降至-10 mV;高温卵不发生GVBD,在早期(前4小时左右)出现膜去极化,之后恢复。高温休克(37-38℃)卵虽然亦不发生GVBD,膜去极化的情况与高温卵的相似,然而,卵质中却出现MPF。将孕酮作用后的冬眠卵核液转移注入未经任何处理的冬眠卵中,未能激起受体卵GVBD ??和膜去极化。接受MPF或促冬眠卵成熟因子的冬眠卵,均发生GVBD和膜去极化。接受MPF的冬眠卵的GVBD时间较孕酮诱发的提前约4小时,膜去极化的进程也相应提前4小时左右。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嘌呤霉素能抑制由孕酮诱发的冬眠卵成熟效应,而不能抑制由MPF诱发的卵成熟效应。接受MPF的高温卵发生GVBD和膜去极化,而高温卵本身无能产生MPF,也不具备扩增MPF的能力。上述实验结果说明,冬眠卵质膜去极化与GVBD之前的核液无关,与MPF的出现亦无直接关系,该逐渐去极化的全过程可分二阶段,前阶段的去极化与孕酮诱发的早期蛋白质合成活动有关,后阶段与含MPF的卵质引起的生物学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26.
有机体、尤其是高等哺乳动物都是一个结构层次分明的复杂系统。其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而细胞外信号对靶细胞生理活动的调控是实现这种协调关系的主要方式。所以,靶细胞如何将细胞外信号转换成细胞内应答反应,其机制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目前已深入、广泛了解到cAMP水平的改变就是某种转换机制产生的第二信使。此外,还普遍注意到靶细胞接受外  相似文献   
27.
当细胞进入M相,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结构发生着戏剧性重组。一般来说,有三条途径可供研究这类重组的调控机制;其一是选用细胞分裂周期有缺陷的突变种(cdc突变种)进行遗传分析;其二是挑选活性随细胞周期波动的蛋白激酶和其它酶进行生化分析;其三对分裂细胞中的有丝分裂诱导物进行生物活性测试。研究的结果均表明,所有的真核细胞,由G_2相转入M相的调控机制相似。  相似文献   
28.
用实验条件改变离体高温卵巢卵对孕酮的应答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蟾蜍的卵母细胞经孕酮刺激不显示GVBD。降温能提高高温卵对孕酮的应答能力。15℃是中华大蟾蜍长足卵母细胞的孕酮应答能力发生转折的上限温度。在含血清的任氏液或199培养液中离体低温(4℃)培养一个月以后的高温蟾蜍卵巢块,经孕酮作用,卵母细胞由无能力转变为有能力GVBD。细胞学切片观察表明,这些卵可抵达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培养两个月左右,孕酮作用下的卵母细胞GVBD百分率可达100%,卵母细胞内蛋白质~(32)P的参入量增加近3倍。培养液内加胰岛素(1μg/ml),或17 β-雌二醇,或甾体生物合成抑制剂Aminoglute-thimide(1 mmol/L),或清除含血清培养液内的甾体激素,均对培养中的高温卵的孕酮应答能力的转变没有明显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离体低温培养条件下卵母细胞的孕酮应答能力的转变,可能是一种不依赖于其外周滤泡细胞的自主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9.
兔输卵管上皮细胞解除大鼠早期胚胎发育阻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兔输卵管上皮细胞(ROEc), 与异种动物大鼠的受精卵共培养,结果大量出现突破2细胞发育阻滞的现象。体外受精卵和体内受精卵的2细胞发育阻滞突破率分别为62%和73%;利用ROEC 条件培养液培养大鼠的体外受精卵,2细胞发育阻滞的突破率达68%,且能顺利发育至桑椹胚和囊胚。将ROEC直接培养在含~(35)S-甲硫氨酸的CZB 培养液中,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放射自显影,发现在该条件培液中出现了分子量分别为135Kd,68Kd,55Kd,51Kd 和44Kd 由ROEC 分泌的多肽,其中68 Kd 区带最显著,而135 Kd区带非常弱。用(125)~I-酰化剂标记示踪发现,与ROEC 共培养24 h 的大鼠胚胎透明带上含有68Kd 蛋白,并发现55 Kd 蛋白与透明带结合的痕迹。这些蛋白很可能就是胚胎发育调控由母型向合子型过渡并突破早期发育阻滞的关键因子,在功能上似无种属特异性。  相似文献   
30.
Y-box结合蛋白对mRNA的隐蔽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Y-box结合蛋白与RNA的结合特征、影响因素以及mRNA隐蔽作用的调节等,分析了Y-box结合蛋白翻译抑制作用的原理和意义.由于Y-box结合蛋白特殊的、高度保守的结构,决定了它们与RNA(或DNA)的结合特征.任何影响Y-box结合蛋白结构的因素都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功能.Y-box结合蛋白被认为是生殖细胞和早胚细胞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之一,为"母系"和"父系"mRNP颗粒中的主要成分,在隐蔽mRNA中起重要作用.因而,对Y-box结合蛋白的研究,将对生殖细胞的成熟、早胚发育的分子机制以及母型向合子型过渡等一系列问题的解释都会有帮助.另外,研究范围若扩展到体细胞领域,也将对相关的研究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