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2 毫秒
91.
糙叶杜鹃亚属叶背鳞片显微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2.
在证实小鼠M 12.4.1-B淋巴瘤细胞条件液(M 12.4.1-CM)含有促进多向性造血祖细胞、粒单系祖细胞增殖放大活性的基础上,本实验对这种增殖放大活性做了进一步的研究。M 12.4.1-B淋巴瘤细胞株无血清培养过程中,条件液中促进CFU-Gm增殖放大活性随培养时间延长,呈逐渐增强趋势,促进CFU-Gm增长率在48小时达244.4±46.1;当延续至72小时后,其增殖放大活性不再明显增殖。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索V1C、G116D、N171H定点突变对木聚糖酶Xyn ZF-2热稳定性的作用。[方法]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木聚糖酶Xyn ZF-2可突变位点,引入Cys、Asp、His;定点突变V1C、G116D、N171H,PCR扩增突变基因xyn CDH,构建大肠杆菌表达载体,转化表达宿主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表达目的蛋白并测定酶活,分析酶学性质。[结果]突变酶Xyn CDH的最适温度由40℃上升到45℃。40℃条件下突变酶Xyn CDH半衰期t40℃1/2由55 min延长到60 min;在45℃条件下,突变酶Xyn CDH的半衰期t45℃1/2由7min提高到15 min。[结论]定点突变V1C、G116D、N171H能增强木聚糖酶Xyn ZF-2热稳定性,为加深木聚糖酶分子改造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黑曲霉木聚糖酶Xyn ZF-2,选择α-螺旋178位点、170位点和180位点氨基酸进行定点突变(K178M,S170F,G180V)获得突变木聚糖酶基因xyn MFV,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诱导表达。酶学性质分析对比发现,突变酶最适温度(50℃)比原酶(40℃)提高了10℃;40℃条件下保温1 h突变酶Xyn MFV相对酶活力下降到热处理前的56.0%,原酶Xyn ZF-2下降到42.0%;45℃时突变酶Xyn MFV的半衰期t_(1/2)为21 min,与原酶Xyn ZF-2(t_(1/2)=7 min)相比较提高了14 min。结果表明,K178M、S170F、G180V突变木聚糖酶可以提高Xyn ZF-2最适温度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5.
为分析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天兰冰草(Agropyronintermedium)部分双二倍体──远中2号(2n=54)的染色体构成,用生物素(biotin-16-dUTP)标记天兰冰草染色体组DNA作为探针,以普通小麦品种中国春染色体组DNA为封闭DNA(blockingDNA),与远中2号的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DNA进行了分子原位杂交。证明远中2号除具有普通小麦的21对染色体外,附加了1对小麦-天兰冰草易位染色体(即天兰冰草染色体片段易位到小麦染色体的两臂端部)、5对天兰冰草染色体。说明小麦-天兰冰草部分双二倍体在形成过程中染色体行为是比较复杂的,不仅可能产生小麦-天兰冰草染色体间易位,而且小麦染色体也可能与天兰冰草染色体的3种染色休组染色体共同参与组建新的染色体组附加到小麦中去。  相似文献   
96.
利用非放射性光敏生物素标记DNA分子与固定在微稀释板上的热变性单链DNA杂交的方法,对短状杆菌(Brachybacterium)15个菌株的染色体DNA进行分子杂交.通过测定荧光强度,确定DNA间的同源值.根据其遗传相关性,对难以从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等进一步分类的细菌在种的水平上定论,确定其应有的分类位置.光敏生物素标记DNA,在微稀释板上进行分子杂交是一种准确、快速的杂交技术,在短状杆菌的分类学研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运用分子力学方法研究了 2 0个双分子三螺旋DNA ,其嘧啶链序列是 5′- dTTCTTTTC- L1TTTL5 -CTTTTCTT -3′,划线的 5个核苷酸组成loop环 ,L1和L5可以是任意的核苷酸 ;嘌呤链的序列是 5′- GAAAAGAA 3′和 5′- AAGAAAAG -3′ ;2条链方向相反 .对 2 0个不同loop序列双分子三螺旋DNA稳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5′- loop三螺旋比相应的 3′- loop三螺旋更稳定 ,嘌呤比嘧啶与相邻碱基的堆积作用大 .2 0个三螺旋DNA的相对稳定性主要是由loop环上L1和L5碱基组成不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98.
变铅青链霉菌异常修饰突发菌株ZX1同时丧失了对噬菌体ψHAU3的抗性。遗传学杂交结果揭示,DNA降解和对ψHAU3抗性这两种表型从不发生分离。以ZX1为宿主和链霉菌低拷贝质粒SCP2衍生的载体pIJ922为载体,构建了变铅青链霉菌JT46的基因组文库。在8000多个转化子中获得了一个能使ZX1对ψHAU3显示抗性的杂合质粒,命名为pIJ8310。它除了含有完整的pIJ922外,还携带了大约11kb  相似文献   
99.
两性异形是指在同一种群内,雌雄间的形态特征产生分化,如在个体大小、局部形态构造、体色等方面呈现出差异的现象。为了解西藏黑斑原(Glyptosternum maculatum)雌雄间是否也存在两性异形,在其繁殖期对性成熟个体进行了形态学测量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西藏黑斑原繁殖群体间存在显著的雌雄异形,一是雄性个体的体长、体重及特定体长下的尾长显著大于雌性个体;二是在特定体长下,雌性个体眼径、体高、躯干长以及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长度均显著大于雄性。16个形态参数的主成分分析表明,雌雄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体型特征(包括身体各部分长度、各鳍长度等)及头部形态特征引起的,贡献率达76.7%。对全长-体重方程中异速生长指数b的t检验表明,繁殖期黑斑原雌性个体呈等速生长而雄性个体呈异速生长。  相似文献   
100.
两个跨多属感染的放线菌噬菌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周秀芬  邓子新 《病毒学报》1992,8(4):342-3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