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云南盘Ju口吸盘发育,表面亚显微结构及功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伟  崔桂华 《动物学报》1993,39(2):118-123
  相似文献   
12.
13.
云南怒江高原鳅属鱼类一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7月和2004年7月,分别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保山市怒江干流采集到一批高原鳅标本。经鉴定,为高原鳅属Triplophysa一未经发表的新种。新种怒江高原鳅Triplophysa(Triplophysa)nujiangensa sp.nov.在形态特征和食性方面与唐古拉高原鳅、斯氏高原鳅、粗唇高原鳅和细尾高原鳅较为相似。本新种身体相对短圆,头部近圆筒形,吻端钝圆,颊部正常,吻部在鼻孔之前明显向下倾斜,下颌铲状,边缘锐利而水平,上唇缘无突起,下唇中央中断,后部无突起,眼间隔稍隆起,眼问距为尾柄高0.6~0.8倍,第一鳃弓内侧鳃耙10~19,肠绕折3个环,前背长为体长71.1%~77.2%,体长为头长4.6.5.5倍,偶鳍短圆,背鳍分枝鳍条8根,胸鳍分枝鳍条10~11根,腹鳍末端不达肛门,尾鳍高度向尾鳍方向不明显降低,尾柄起点处的宽小于该处的高,尾柄长为尾柄高1.6~2.8倍,胸鳍长为胸腹鳍起点间距47.5%~63.5%,尾鳍内凹。本文列出了中国高原鳅属5种铲状下颌种类的检索表,本新种可藉之与这些相似种相区别。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0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首次发现金苹果螺(Pomacea canaliculata)入侵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嵩明白邑黑龙潭。金苹果螺起源于中南美洲,在亚洲,它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传播而逐渐扩散到菲律宾、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尼、巴布几内亚、韩国、日本和中国的南部。金苹果螺已成为水稻产区的最大害虫,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为防止金苹果螺在云南扩散,目前已经实施了严格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开展了公众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5.
盘Ju属鱼类的分类研究及两种新记述(鲤形目:鲤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鮡属PAREUCHILOGLANIS鱼类一新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82年6月,在嘉陵江上游白龙江水系的鱼类调查中,分别于甘肃省舟曲、武都、文县碧口、康县釆获尾柄低长的鮡类标本10尾。同年10月,在云南省盐津(金沙江水系)采获同种标本3尾。经鉴定认为是鲇形目鮡姚科一新种,现予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0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首次发现金苹果螺(Pomacea canaliculata)入侵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嵩明白邑黑龙潭。金苹果螺起源于中南美洲,在亚洲,它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传播而逐渐扩散到菲律宾、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尼、巴布几内亚、韩国、日本和中国的南部。金苹果螺已成为水稻产区的最大害虫,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为防止金苹果螺在云南扩散,目前已经实施了严格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开展了公众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8.
20 0 0年 7月 2 9日~ 8月 1日西南地区第二届动物学学术讨论会在昆明召开。来自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的 80余名代表提交了 5 0余篇学术论文。并有 30余位代表会在上作了学术报告。此次会议提交的论文 ,涉及内容广泛 ,学术思想新颖 ,从宏观到微观 ,从动物的系统进化到行为生态 ,从保护区建设到大中学教学改革等诸方面的内容都有所涉猎 ,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西南地区动物学研究的实力。通过与会代表的广泛交流 ,使大家增进了友谊 ,加深了了解 ,相互获取了大量信息。特别是一些代表动物学学科前沿的研究工作备受注目 ,学者们用大量翔实的实验…  相似文献   
19.
盆唇鱼是钯亚科适应山溪激流生活的一群小型鱼类,分布于我国云南省,迄今只记载一个种(伍献文等1977:382)。作者在整理1974年高黎贡山地区考察所采鱼类标本时,发现该属的一个新种,定名为缺须盆唇鱼,现予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盘鮈属鱼类口吸盘的形态分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研究盘鮈属鱼类口吸盘的形态结构入手,探讨它们口吸盘结构分化的进化意义和生物学意义。具大、小吸盘的两个类群是盘鮈鱼类在演化进程中分化成的两个自然类群,它们为适应不同的栖息环境,吸盘的微观结构和须的长短等进一步分化,分化途径在两个类群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