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7篇 |
免费 | 78篇 |
国内免费 | 255篇 |
专业分类
80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37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37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32篇 |
2010年 | 31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6篇 |
1964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1955年 | 2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大小兴安岭可培养细菌的资源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菌作为微生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有机质的形成与分解、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促进动植物发育等多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2014-2017年, 我们采用常见培养基分离纯培养法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大小兴安岭地区土壤可培养细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从大小兴安岭地区的17个自然保护区内不同生境的土壤中分离获得3,180个菌株, 隶属于24属120种。其中, 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种数和株数最多, 分别为38种和2,419株, 是大小兴安岭地区可培养细菌的绝对优势类群(占总株数的76.1%); 其次是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13.0%)。大兴安岭地区的物种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高于小兴安岭地区。优势类群芽孢杆菌属的枯草芽孢杆菌(B. subtilis)、苏云金芽孢杆菌(B. thuringiensis)、巨大芽孢杆菌(B. megaterium)等有重要的生产及科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2.
【目的】筛选出一种高效、持久、安全及价廉的灭螺微生物,对其进行鉴定并观察其抑螺功效。【方法】从钉螺孳生的土壤中筛选出4株灭螺活性较强的菌株(B8、B27、B36、B59),显微镜观察菌株形态和革兰氏染色均为G+杆菌。不同分离胶浓度的SDS-PAGE分析其灭螺活性成分;优势菌株经16s rRNA扩增后,PCR产物测序,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其种属。【结果】灭螺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中发酵上清液各菌株间灭螺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86,P=0.002);细菌发酵液各菌株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7.298,P=0.008);菌体悬液各菌株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579,P=0.271);此外,B59菌株的灭螺效果优于其它菌株,尤其是其发酵上清液浸泡48 h和72 h钉螺死亡率高达73.3%和96.7%。SDS-PAGE发现在B59细菌上清液中无蛋白带出现,推测其灭螺活性物质可能是其他成分;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B59菌株位于Bacillus cereus (CP001746)分支上,一致性达100%。【结论】B59菌株的发酵上清液灭螺效果最好,其灭螺活性物质可能不是蛋白质,B59菌株被鉴定为Bacillus cereus。 相似文献
73.
目的改良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动物模型制备方法 ,比较改良前后两种方法各自的特点及其机制。方法 60只体重(180±10)g的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半乳糖性白内障组1(G1)和半乳糖性白内障组2(G2)。G1组腹腔注射50%半乳糖溶液20mL/(kg·d),连续30d;G2组第1周、第2周分别腹腔注射50%半乳糖溶液10、15mL/(kg·d),第3周开始增至20mL/(kg·d),直至第30d。应用裂隙灯观察晶体混浊情况,按大鼠晶状体混浊度评分标准进行分级和记录,并分别观察和比较不同制备方法的成模时间、模型成功率、模型死亡率和晶状体宏观形态变化以及SOD、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G1和G2组模型死亡率分别为50%和10%,方法改良后死亡率显著降低;模型成功率分别为50%和90%,方法改良后成功率显著提高;两组模型晶状体混浊度一般为Ⅱ级或Ⅲ级;与C组比较,G1和G2组SOD、MDA含量的变化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G2与G1组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半乳糖性白内障动物模型制备方法改良后,保留了改良前模型制备方法的优点,克服了改良前模型成活率低、死亡率高的缺点,是一种更为安全、可靠的模型制备方法 。 相似文献
74.
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是目前流行最为广泛的虫媒病毒病,但其发病机制不明,也无疫苗和特异性抗病毒药物用于防治。登革病毒包膜蛋白(E蛋白)在病毒致病和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构建了登革病毒2型E蛋白基因的重组质粒E/pGEX-6P-1,并优化表达条件,获得登革病毒E蛋白的高效可溶性表达;用谷胱甘肽琼脂糖凝胶4B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纯度较高的蛋白。该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免疫小鼠后可获得高效价抗体。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登革病毒E蛋白的功能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5.
应用PCR的技术从质粒pAIFN中扩增人干扰素α-2b(Human interferon α-2b,HuIFN α-2b)编码基因,将其连接到pBI121双元载体构建植物真核表达载体pBIFN;用冻融法将该载体转染根癌农杆菌LBA4404;并用叶盘浸染法转化烟草叶片,经转化的烟草叶片的组织培养,诱导愈伤获得再生植株。通过应用PCR,RT-PCR,Wes-tern blot和WISH/VSV方法检测获得的烟草再生植株,结果表明HuIFN α-2b基因已成功整合进烟草核基因组并表达出具有活性的HuIFN α-2b蛋白。本文对HuIFN α-2b基因在烟草核系统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在烟草叶绿体系统中该基因的表达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6.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MODIS NDVI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和相关系数检验法对长白山国家级保护区2000—2010年间植被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年来,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88.95%的植被保持稳定,9.71%的植被显著改善,1.34%的植被显著退化,植被的总体保护效果较好。从植被变化的驱动因子来看,气温对植被的影响略强于降雨,气温和降雨与植被变化的关系总体上都呈负相关,但显著相关的面积均不足8%,10年间气温和降雨对自然保护区内植被的影响总体有限。自然保护区内不同地形上的植被变化存在一定空间差异,海拔1 800 m以上,坡度26°—35°范围内的岳桦林和苔原植被出现较明显退化。自然保护区内规模日益扩大的旅游活动以及不合理的开发建设与部分植被的退化有一定关系。尽管自然保护区内植被显著退化的面积仅占1.34%,但必须引起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据此,提出三点建议以更有效地保护现有植被和恢复已退化植被,为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分析和评价Ranson、Glasgow、APACHEⅡ和BISAP 4种临床评分标准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225例,分别应用APACHEⅡ、Ranson、Glasgow及BISAP评分标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评分,比较分析不同评分标准对该类患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对合并脏器功能不全的预测情况。结果:225例患者中,轻型胰腺炎188例,重型胰腺炎37例,在轻型和重型胰腺炎患者中,4种评分标准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7例患者存在器官功能不全,4种评分标准与患者合并脏器功能不全均显著相关。各评分标准中,APACHEⅡ对急性重症胰腺炎评估的敏感性、特异性最好,分别为76%和72%。结论:4中评分方法各有特点,综合应用可能更准确的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79.
达赉湖自然保护区疣鼻天鹅繁殖行为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8~11月和2007年4~8月,在内蒙古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疣鼻天鹅(Cygnus olor)的繁殖数量、繁殖行为及迁飞时间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疣鼻天鹅通常4月初迁来,10月底迁离,居留期长达196 d左右(n=3).4月下旬开始求偶,时间一般为上午进行,没有固定求偶地点,每次求偶所需时间平均172 s(n=8).主要依靠炫耀行为来保卫和标记领域.2006与2007年的繁殖种群数量均为12只(6对),2006年育成幼鸟数分别为4、2、4、3、6、3只;2007年仅有3对繁殖成功,幼鸟数分别为4、4、5只. 相似文献
80.
微藻规模化养殖常伴随着细菌的影响,存在于微藻藻际的细菌对微藻生长的影响及藻菌共生的机理尚缺乏深入研究。为建立有益的菌藻共生体系和提高微藻生物质产量,以埃氏小球藻(Chlorella emersonii)为试材,分离藻际微环境的菌群,并运用16S rDNA测序进行鉴定。通过藻菌(1∶1)共培养筛选优势促生菌。人工构建不同比例的菌藻共培养体系,分析优势促生菌对微藻生长和生物质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从埃氏小球藻藻株SXND-25藻际分离到6个菌种,属于菠萝泛菌属(Pantoe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鹑鸡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gallinarum)和大肠杆菌属(Escherichia coli)四个菌属。其中假单胞菌(Pseudomonas)和菠萝泛菌(Pantoea)为优势促生菌。与其他不同比例菌藻共培养相比,埃氏小球藻与菠萝泛菌1∶5共培养的促生效果突出,埃氏小球藻在第8天生物量达5.86 g/L,藻细胞含油量为26.88%,总油脂产量为1.575 g/L且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高达554-564mg/L。另一优异组合为埃氏小球藻与假单胞菌1∶1共培养,埃氏小球藻第8天生物量为4.12 g/L,藻细胞含油量达29.50%,总油脂产量提高到1.215 g/L,但MUFA含量低(168-175 mg/L)。研究表明在埃氏小球藻培养过程中,适量添加促生菌,可同时提高埃氏小球藻生物质和油脂产量,这为探究藻菌互作效应以及有益藻菌共生体系应用于微藻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