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4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26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8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4篇
  1960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应用总体平衡(mass-balance)法研究了施硫肥(0, 30及60 kg S/hm2)对内蒙古典型草原放牧生态系统硫循环的影响及在硫肥需要量上的应用.结果表明,施硫肥使牧草硫的吸收量提高了50%,并使放牧系统硫的生物循环速率提高了15%以上.1995和1996年两年内两种硫肥处理30 和 60 kg S/hm2的硫的利用效率分别为74.0% 和 37.6%.当其他硫的来源较低时,土壤中有机硫的矿化是草原有效硫的主要来源,约占整个有效硫输入量的70%.放牧家畜在物质循环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其硫采食量的90%左右以排泄物的形式返回到土壤,经过排泄物而释放的有效硫量约占硫的生物再循环量的30%.土壤中硫的淋溶损失是放牧系统中硫的主要输出形式;同时,家畜尿和粪中硫的损失(包括转移到非生产区和淋溶损失)也影响着放牧系统硫的平衡状况.因此,应该深入研究粪尿硫的再循环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总体平衡原则,该地区放牧系统中至少每年应施入10 kg S/hm2才能保持有效硫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鉴定凝血因子IX基因剔除小鼠。方法 采用PCR扩增检测小鼠的DNA样品以及采用一期法检定小鼠血浆FIX活性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lasmaprothrombintime ,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Kaolin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 ,KPTT)值。结果 小鼠PCR检测为阳性 ,FIX活性 <5 %。结论 凝血因子IX基因剔除小鼠能稳定遗传 ,鉴定结果提示该小鼠符合人血友病B相应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93.
环境因子对唐山湾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驱动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伟  崔力拓 《生态学杂志》2017,28(11):3797-3804
为研究唐山湾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5年4月(春季)、7月(夏季)、10月(秋季)和12月(冬季)对唐山湾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进行航次调查,并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及其主要环境驱动因子.结果表明: 影响唐山湾海域浮游动物丰度的主要环境因素为无机氮(DIN)、悬浮物(SS)、水温(T)和叶绿素a(Chl a);唐山湾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空间差异主要受溶解氧(DO)、T和Chla的驱动;在唐山湾不同海域中,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因素存在差异,其中乐亭海域和三岛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物理因素,曹妃甸海域则主要受化学因素的影响.这表明在唐山湾人类活动影响强度大的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更多地受化学因素影响(DIN、活性磷酸盐),而人类活动影响小的海域则更多地受物理因素的影响(T、SS).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柯萨奇B3病毒(CVB3)感染乳鼠心肌细胞miRNA378和miRNA378*表达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分3组(n=6):对照组(正常细胞)、CVB感染组(正常细胞+CVB3)、黄芪总黄酮组(正常细胞+CVB3+黄芪总黄酮)。CVB感染组感染CVB3,黄芪总黄酮组感染CVB3同时给予黄芪总黄酮20 mg/L。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鼠心室肌细胞α-SMA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心肌细胞miRNA378及miRNA378*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较,CVB感染组心肌细胞miRNA378及miRNA378*表达明显减少(P<0.01);②与CVB感染组比较,黄芪总黄酮心肌细胞miRNA378及miRNA378*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黄芪总黄酮可以减少CVB3感染心肌细胞miRNA378及miRNA378*表达。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对比分析痛风与单纯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脂血症的情况。方法: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痛风专病门诊2009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痛风患者7207例(男性6759例,女性448例),单纯高尿酸血症患者2095例(男性1852例,女性243例)。测量受试者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空腹血糖(FPG)、血甘油三酯(TG)、血胆固醇(TC)及血尿酸(UA),计算并比较两组高甘油三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并分析其在痛风发生中的独立作用。结果:痛风组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57.8%、47.5%;单纯高尿酸血症组为51.8%、52.9%;两组率相比的比值比,高甘油三脂血症1.274[95%CI(1.155,1.404)],胆固醇血症0.805[95%CI(0.730,0.887)]。按性别分层分析,男性痛风组高甘油三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分别为56.2%,46.8%;单纯高尿酸血症组分别为52.3%,52.6%。两组率相比的比值比,高甘油三脂血症1.25[95CI%(1.13,1.39)],高胆固醇血症0.80[95CI%(0.72,0.89)]。女性中痛风组高甘油三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分别为52.2%,58.90%;单纯高尿酸血症组分别为46.6%,58.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甘油三脂血症与痛风的发生正相关OR=1.29,95%CI(1.12,1.48),高胆固醇血症与痛风的发生负相关OR=0.80,95%CI(0.73,0.89)。结论:痛风与单纯高尿酸血症患者存在不同的脂代谢状态,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是单纯高尿酸血症发展为痛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究孕酮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早期MMP-9水平及微循环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对照表分为对照组(35例)与试验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注射尼莫地平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甲地孕酮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水平及微循环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GCS评分、血清MMP-9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14天后GCS评分明显升高(P0.05),而试验组治疗7天、14天后均明显升高(P0.05),且试验组治疗7天、14天后GCS评分较对照组评分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7天后血清MMP-9水平降低(P0.05),且试验组血清MMP-9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微循环均有所改善,伤测大脑中动脉收缩峰流速降低(P0.05),试验组改善更为明显,伤测大脑中动脉收缩峰流速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孕酮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可能与其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清MMP-9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97.
经典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1(classical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1,TRPC1)是具有六次跨膜结构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能通透钙离子和钠离子。它是哺乳类动物中第一个被发现的TRP蛋白,隶属于TRPC亚家族。TRPC1可因受体,细胞内钙库清空或机械刺激激活而开放,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和细胞膜的去极化。TRPC1在神经系统内的分布较为广泛,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该分子激活后引发的效应与神经系统许多生理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目前TRPC1在神经系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8.
经典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1(classical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1,TRPC1)是具有六次跨膜结构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能通透钙离子和钠离子。它是哺乳类动物中第一个被发现的TRP蛋白,隶属于TRPC亚家族。TRPC1可因受体,细胞内钙库清空或机械刺激激活而开放,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和细胞膜的去极化。TRPC1在神经系统内的分布较为广泛,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该分子激活后引发的效应与神经系统许多生理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目前TRPC1在神经系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9.
经典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1(classical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1,TRPC1)是具有六次跨膜结构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能通透钙离子和钠离子。它是哺乳类动物中第一个被发现的TRP蛋白,隶属于TRPC亚家族。TRPC1可因受体,细胞内钙库清空或机械刺激激活而开放,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和细胞膜的去极化。TRPC1在神经系统内的分布较为广泛,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该分子激活后引发的效应与神经系统许多生理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目前TRPC1在神经系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西昆仑地区志留系温泉沟群的疑源类和几丁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昆仑地区处于中亚腹地的高寒缺氧地带,区域地质研究程度较低。下志留统温泉沟群中-下部轻变质的碎屑岩中一直未发现可靠的化石证据。最近,在温泉沟地区志留纪地层中发现较丰富的Leiosphaeridia,Flo-risphaeridium,Conochitina,Ancyrochitina,Desmochitina,Eisenackitina,Rhabdochitina,Cyathochitina,Lag-enochitina和?Eremochitina属等疑源类和几丁虫化石分子,为温泉沟群中-下部轻变质碎屑岩的时代确定提供了重要的微体化石方面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