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通过对蛤蚧与中国石龙子顶盖细胞形态及细胞在顶盖不同层次间的比较,研究两种不同习性动物视觉结构之间的差异.用尼氏(Nissl)染色法进行顶盖组织染色,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进行顶盖注射,测量和记录顶盖细胞的面积、形态及树突走向并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动物顶盖层次间的投射方式及细胞在各层次的比较存在相似之处,而中国石龙子顶盖C层细胞面积显著大于蛤蚧,其S层细胞树突分枝比蛤蚧的要广泛,而且这两种动物不同大小和不同形态顶盖细胞所占比例在顶盖内部三层间也存在差别.这些结果表明夜行性蛤蚧和昼行性中国石龙子的视觉系统中,其顶盖结构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2.
黑曲霉变异株A-828酸性植酸酶的生物合成和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钴60及原生质体紫外联合诱变后,筛选出一株高产植酸酶的菌株(A-828),酶活力达到66,000U/mL,为出发株的17倍。通过滤膜超滤浓缩和Bio-gel P-150层析纯化,纯化倍数为11.2倍,活力回收率为37.7%。SDS-PAGE分析表明,变异株植酸酶的分子量约为66kDa,酶学实验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pH有两个,分别为2.5和5.5,但在2.5时所表现的活力是5.5时的5倍,酶的最适温度为55℃。在20-60℃保温20min,活力不改变。2mmol/L的Fe2+、Cu2+、Cr3+抑制了酶的活性,但同样浓度Ca2+、Mn2+、EDTA、DTT对酶的活力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3.
科尔沁沙地黄柳和小叶锦鸡儿茎流及蒸腾特征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岳广阳  张铜会  赵哈  林牛丽  刘新平  黄刚 《生态学报》2006,26(10):3205-3213
利用Dynamax茎流测量系统、Li-6400光合作用仪和自动气象站分别对科尔沁沙地两种灌木树种黄柳和小叶锦鸡儿的液流变化、蒸腾速率及其周围的环境因子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1)黄柳、小叶锦鸡儿茎干液流通量密度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呈多峰曲线;液流启动时间分别为4:30、5:30,在13:00左右到达各自液流峰值,峰值大小为81.2~91.7mg/h、17.3~27.1mg/h,20:30降为最低,晚间均具有明显的液流活动现象.(2)灌木的茎流日变化曲线与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并不吻合,实验测得的叶片蒸腾速率不能同步反映茎干液流的动态变化特征;黄柳的叶片蒸腾速率和单枝蒸腾耗水量均大于小叶锦鸡儿,耐旱性相对较低.(3)黄柳、小叶锦鸡儿白天液流通量密度变化趋势与环境因子变化趋势相吻合.相关性分析表明,影响灌木液流变化的主要因子依次是太阳有效辐射、相对湿度、大气温度、风速、10cm和20cm土壤温度.  相似文献   
84.
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FSO179产α-淀粉酶固体发酵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有机碳源为玉米粉,最佳有机氮源为花生饼粉;培养基正交试验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花生饼粉20%,玉米粉5%,无机盐为c组配方;初始发酵pH为7.4;最适的发酵温度为33℃;在以上最适条件下固体培养6d,发酵产酶水平可达1300.6u/g,优化结果比初始设计提高了42.9%。该酶酶学特性研究表明:该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5℃;最适作用pH为4.0;Fe2 、Ba2 、Cu2 、Mn2 、Fe3 金属离子对酶具较强抑制作用,而Ca2 对酶具有一定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85.
 探讨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岩藻糖基转移酶Ⅶ(FucT Ⅶ)表达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粘附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本课题构建3对针对FucT Ⅶ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并将其转染入人结肠癌细胞HT-29,Western 印迹检测FucT Ⅶ及其下游产物sLeX蛋白的变化;实时PCR 检测FucT Ⅶ mRNA表达的变化;玫瑰红染色法检测RNAi 对HT-29与HUVECs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3对FucT Ⅶ siRNA表达载体均可有效抑制HT-29细胞FucT Ⅶ mRNA和蛋白表达,以pSilencer 2.0 FucT Ⅶ 2最为有效;与空白细胞组比较,转染pSilencer 2.0-FucT Ⅶ的HT-29细胞表面sLeX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以pSilencer 2.0-FucT Ⅶ 2最为显著;RNA干扰FucT Ⅶ表达后HT 29细胞和HUVEC之间的粘附能力明显受到抑制.研究表明,RNAi靶向沉默HT-29细胞中FucT Ⅶ基因表达可显著降低其下游产物sLeX的合成,进而抑制HT-29细胞与HUVECs的粘附能力.  相似文献   
86.
研究选择了与产肉性能相关的5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这5个位点在杜泊、德国美利奴、特克塞尔、道塞特和右玉本地绵羊5个品种中的遗传多态性.通过遗传分析预测了4个国外引进肉用绵羊品种与右玉本地绵羊的杂种优势,并与实际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微卫星DNA多态性进行品种间杂种优势预测是可行的,杜泊羊与右玉本地绵羊杂交的杂种优势最大,与实际测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7.
孝顺竹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孝顺竹愈伤组织继代增殖培养基,控制褐变发生,提高再生体系效率,对培养基组成如5种基本培养基、6种有机添加物、7种糖类和5种大量元素等因子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培养20 d,基本培养基以MS效果较好,愈伤组织增殖2.8倍,白至淡黄色,致密;有机添加物以1.0 g·L-1脯氨酸效果较显著,愈伤组织增殖3.64倍,淡黄色,致密均一;碳源以30 g·L-1麦芽糖效果较好,愈伤组织增殖2.96倍,白至淡黄色,致密。5种大量元素中NH4NO3对孝顺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以825 mg·L-1为较佳浓度,培养29 d愈伤组织增殖可达5倍以上,部分出现根分化;适宜孝顺竹愈伤组织培养的大量元素组合为:KNO3 475 mg·L-1+NH4NO3 825 mg·L-1+MgSO4·7H2O 185 mg·L-1+KH2PO4 340 mg·L-1+CaCl2·7H2O 440 mg·L-1。  相似文献   
88.
报道了内蒙古豆科黄耆属一新记录种--单小叶黄耆(Astragalus vallestris Kamelin).该种隶属于丁字毛类群的糙叶组(Sect.Trachycercis Bunge),最早发现于蒙古,最近的文献记载它在中国新疆有分布,而在内蒙古发现该种使其分布区有了新的扩展.  相似文献   
89.
风吹、沙埋对沙地植物幼苗生长和光合蒸腾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掌握风吹、沙埋对沙地植物一些生理生态学特性的影响,2006—2007年在科尔沁沙地对优势固沙植物小叶锦鸡儿进行了风吹和沙埋试验。风吹试验设为对照(不吹风)、软风(2m.s-1)、微风(4m.s-1)、和风(6m.s-1)和劲风(8m.s-1)5个处理;沙埋试验设为对照、轻度、中度、重度和严重沙埋5个处理,沙埋深度分别为株高的0%、33%、66%、100%和133%。结果表明:软风(2m.s-1)的持续风吹可使植物叶片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略有下降,和风(6m.s-1)和劲风(8m.s-1)的持续风吹可促进其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明显增加,而微风(4m.s-1)的持续风吹对植物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影响不明显;轻度沙埋可以同时促进植物地上茎叶和地下根系的生长和生物产量的提高,中度沙埋仅可促进其根系生长和生物产量的提高,但对其高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重度沙埋和严重沙埋可对其生长造成严重威胁,甚至导致死亡;锦鸡儿作为沙地一种优势固沙植物能够通过生长调节和生理调节来适应一定程度的风吹和沙埋,因而对风沙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但重度或严重风吹、沙埋仍然会导致其严重受损,甚至死亡,因此采用锦鸡儿进行植物固沙时应注意不要将其种植在...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制针对我国宫颈癌高危相关的HPV16型的治疗性无佐剂蛋白疫苗。方法:应用PCR技术自我国山西宫颈癌高发现场分离到的毒株-HPV16z中获得E6/E7转化基因片段,自卡介苗菌株中克隆获得Hsp65基因片段,对E6/E7基因片段定点突变修饰,构建pET28a-Hsp65-E6/E7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融合蛋白,并研究重组蛋白的纯化方案和工艺。结果:成功构建pET28a-Hsp65-E6/E7重组表达载体,E6/E7突变位点正确,融合蛋白在亲和层析柱上正确复性和初步纯化,经阴离子交换色谱纯化后蛋白纯度达到95%。结论:该研究为无佐剂治疗性重组蛋白疫苗Hsp65-E6/E7的进一步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