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生物多样性公约》(简称《公约》)作为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 与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息息相关。对《公约》进行不同角度的研究, 分析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中的热点与趋势能为科学制定“2020年后框架”提供参考, 也能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本文以CNKI中的论文为研究对象, 通过CiteSpace软件构建知识图谱, 对《公约》研究的发文量、研究机构、作者、研究热点等进行分析, 探讨中国当前对《公约》领域的研究进展。结果显示: (1)自1992年来, 对《公约》研究的发文呈波浪形上升趋势; (2)对《公约》进行研究的学者及机构众多; (3)关键词词频分析显示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多样性、遗传资源、惠益分享是学者关注的热点, 同时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多样性、知识产权、全球生物多样性、事先知情同意、海洋命运共同体形成聚类知识图谱; (4)知识图谱显示研究始终围绕保护生物多样性、持续利用、遗传资源的获取与惠益分享等《公约》三大目标展开, 同时关键词突现分析显示当前热点已扩展到海洋、公海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国际热点议题; (5)随着COP 15的召开, 《公约》研究将面临新的机遇, 三大目标的平衡推进是履约的重要议题, 跨机构合作和多学科深度融合是拓宽研究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具有中医“热毒血瘀证”证候的大鼠血液成分和流变学变化,以阐释“热毒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方法大鼠腹腔注射内毒素即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连续8周,从中西医学不同视角,观察注射期间和注射后不同时间点大鼠症状表现,包括采集舌像、检测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小板聚集、红细胞聚集和变形、血液粘度、血脂和凝血因子。结果注射毒素后大鼠活动减少,大便臭秽;尾部逐渐变得紫暗,舌质由红润变得暗、干涩、舌下静脉变长;给药第1周大鼠血液有凝血时间延长和血脂波动,随后有血液流变学异常和血细胞功能改变表现;4周至8周血小板聚集、血浆粘度和血脂升高。结论腹腔注射内毒素后,大鼠出现符合中医热毒血瘀证证候的舌像和体征,其生物学表现是一个动态过程首先是炎症反应并波及血液内成分变化和凝血变化,然后会引起微循环障碍和血流变的异常。这在一定程度反映中医“热毒血瘀证”的现代生物医学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83.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并发症的严重性日趋明显,特别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视力下降和丧失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所以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是必要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复杂性疾病,而细胞凋亡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研究细胞凋亡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由于细胞凋亡研究的深入,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糖尿病视网膜细胞凋亡能否得到抑制和逆转的问题上。研究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细胞凋亡可能与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VEGF水平增高等因素有关。当前对葛根素的研究表明,葛根素能有效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并且对于缺血、缺氧等因素引起的损害有很强的改善作用,葛根素还可以降低糖尿病糖基化终产物水平,甚至对视网膜超微结构的损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葛根素可能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新策略。本文就近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细胞凋亡的有关研究和葛根素的抗细胞凋亡作用做一综述,提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葛根素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地嗜皮菌科放线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红敏  余利岩  张玉琴 《微生物学报》2015,55(12):1521-1527
摘要:地嗜皮菌科(Geodermatophilaceae)是放线菌中一个年轻的分类单元。早在1996年Normand曾提出过地嗜皮菌科,但一直未能得到公认;直到2006年,Normand综合了地嗜皮菌属(Geodermatophilus)、芽生球菌属(Blastococcus)和贫养杆菌属(Modestobacter)等3个属的共同特征,全面概括了地嗜皮菌科的典型特征,终于使地嗜皮菌科被正式编入放线菌的一个科。到目前为止,地嗜皮菌科涵盖了地嗜皮菌属、芽生球菌属和贫养杆菌属等3个属共25个有效描述种。地嗜皮菌科菌株被视为极端环境的先锋生物之一,在抗逆机制研究、沙漠治理、环境修复等方面初现优势。本文就地嗜皮菌科的建立、分类学特征、科内各属的研究现状、以及它们在生态学与应用研究方面的进展和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5.
“傣百解”是傣医常用的一种解药,其基原植物最早记录是夹竹桃科苦绳(Dregea sinensis),后来被鉴定为夹竹桃科通光散(Marsdenia tenacissima)。为进一步澄清“傣百解”的基原植物,该研究结合形态与分子证据对“傣百解”基原植物及近缘种进行了整合分析。结果表明:(1)利用3个DNA片段(psbD-trnT、trnL-trnF、ITS)重建牛奶菜属(Marsdenia)及其他牛奶菜族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其结果显示“傣百解”样品与通光散样品构成1个独立的单系分支,并与灵药牛奶菜(M.cavaleriei)构成姐妹类群。(2)结合形态性状与模式标本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傣百解”基原植物与通光散模式标本基本一致,而其形态特征与姐妹种灵药牛奶菜存在明显差异。(3)进一步确定了“傣百解”的基原植物是通光散,其叶形态与花部性状差异可作为区分通光散和灵药牛奶菜的重要特征。该研究通过整合形态特征与分子证据完成了对“傣百解”的正本清源,该研究结果可用于市场药材的快速准确鉴定,为“傣百解”今后的开发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探讨膜联蛋白Ⅰ(Annexin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泡颗粒细胞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灰度值测定AnnexinⅠ在PCOS组和对照组的卵泡颗粒细胞中的表达。结果:AnnexinⅠ在两组中的各级卵泡颗粒细胞中均有表达,PCOS组AnnexinⅠ在窦状卵泡中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COS组AnnexinⅠ在窦状卵泡颗粒细胞的表达上调,且PCOS中窦状卵泡颗粒细胞的凋亡增加,说明AnnexinⅠ参与了卵巢颗粒细胞的凋亡过程,并且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8.
IL-17作为前炎症因子参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过程。它主要由CD4+T细胞的一个亚群--Th17细胞分泌释放。目前,IL-17在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引起了医学界广泛的关注,抗IL-17A抗体已经生产并进入临床实验,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等疾病。但其在类风湿关节炎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其有效性亦尚需进一步探讨。本文主要针对IL-17家族的各个亚型的表达、调控、生物学作用及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关系进行阐述,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9.
采用1%溶壁酶加1%玛瑙螺酶(褐云玛瑙螺消化液的冷冻干粉)的混合酶,自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的两株营养缺陷型中获得了大量的原生质体,并比较了渗透压稳定剂、温度、菌丝体的培养基成分等因素对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作用。无机盐类稳定剂(NaCl、KCl)获得了高产量的原生质体,而有机类(蔗糖、甘露醇、山梨醇)做为稳定剂不甚理想。对120和720菌株的原生质体在高渗再生培养基上进行再生试验,再生率分别为52%和65%。  相似文献   
90.
恶性淋巴瘤患者及一级亲属染色体脆性部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24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和20例患者的一级亲属染色体脆性部位进行了观察,发现两组的脆性部位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对照,并且脆性部位3 14、11 13、6 22和12 13表达显著增高。提示这些特异的脆性部位可能与恶性淋巴瘤遗传易感性有关。Abstract:The Chromsomal aberration rate and expression frequency of common fragile sites were examined i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d with TC199 medium from 24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lymphoma and 20 of their first-degree relatives. Both the chromosomal aberration rates and expression frequencies of fragile sites obscrved in patient and their relativ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subjects, especially the expression of fra(3)(p14), fra(11)(p22) and fra(12)(q13) which migh be affected by some genetic factors and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genetic susceptibility to malignant lympho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