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青霉属真菌Penicillium sp. CPCC 400786的抗病毒活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抗艾滋病毒抑制剂筛选模型对一株青霉属真菌Penicillium sp. CPCC 400786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其对艾滋病毒有较强的抑制活性。采用正相硅胶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和半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对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oxalicine A(1)、oxalicine B(2)、cis-4,6-dihydroxymellein(3)、亚油酸(4)、十八烯酸(5)、肉豆蔻酸(6)、尿嘧啶(7)、胸腺嘧啶(8)。化合物1和2为杂萜类化合物。对化合物1-6进行了抗艾滋病毒(HIV-1)和抗甲型流感病毒(H1N1)的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化合物1具有良好的抗H1N1活性,其IC50值为38.5μmol/L,比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稍弱(IC50=20.5μmol/L);化合物1和2具有抗HIV-1的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22.4、67.8μmol/L;其他化合物未显示抗病毒活性。本研究为从青霉属中发现更多抗病毒活性杂萜分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2.
【目的】建立以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激酶B为靶点的高通量筛选模型,并运用此模型进行化合物的筛选。【方法】克隆和表达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激酶B,并以其为靶酶建立并优化PknB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化合物样品进行筛选,并对筛选到的阳性化合物进行抗菌和抑酶活性评价。【结果】利用该模型筛选了化合物样品18 000个,得到具有抑酶活性的阳性化合物8个,其中3个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对结核分枝杆菌、海分枝杆菌、耻垢分枝杆菌的抑菌活性。【结论】建立的以PknB为靶点的抗结核药物高通量筛选模型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强等优点,可成功用于化合物的高效筛选。筛选得到3个在抑酶水平和抗菌方面均具有良好活性的阳性化合物样品,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3.
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的方法评价幽门螺杆菌不同菌株鞭毛粘附素基因(hpaA)的变异性。PCR扩增 9株幽门螺杆菌 710bp的hpaA基因 ,用HhaⅠ、HaeⅢ限制性内切酶对该基因片段进行酶切分析。hpaA基因HaeIII单酶切可见 4种带型 ,HhaI单酶切出现 5种带型。从临床分离的H. pylori菌株hpaARFLP互有差异 ,且不同于国际标准菌株 ;临床分  相似文献   
64.
自然界中大约有 90 %以上的微生物尚未被分离鉴定。 80年代初提出VBNC状态微生物的存在 ,所谓的VBNC是指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生存的一种状态 ,本文综述了在实验室条件下VBNC状态的形成条件、培养性的恢复及处于VBNC状态微生物的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介绍了第一个微生物生长因子Rpf。  相似文献   
65.
小月菌属放线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月菌属(Microlunatus)菌株在治理磷元素造成的环境污染方面呈现优势,具有广阔的研究与开发前景。1995年Nakamura等以积磷小月菌(Microlunatus phosphovorus)为模式种建立了小月菌属。目前,该属包含7个有效描述种,分离自多种生态环境。小月菌属在分类学上的典型特征是:细胞壁含有LL-二氨基庚二酸,优势甲基萘醌成分为MK-9(H_4),磷酸类脂主要包括双磷脂酰甘油和磷脂酰甘油。本文结合我们对新近分离得到的2株小月菌属菌株的分类研究结果和相关文献资料,就小月菌属的建立、分类学特征、属内各成员的分布、及其在化工和医药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和开发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对结构正常及缺损后骨水泥修复重建的犬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取成年犬股骨12对,随机分为完整组和重建组,再随机选取每对股骨的一侧作为对照组,另一侧为实验组,试验由此分为四组:完整对照组,完整微波组,重建对照组,重建微波组.然后将每根股骨制作成两个不同的骨标本,分别长3 cm和6 cm.两种微波组的标本均进行微波灭活,两种重建组的标本均制备成缺损模型并行骨水泥修复重建.然后分别对3、6 cm两种标本行压缩和三点弯曲试验.结果:完整对照组与完整微波组之间,重建对照组与重建微波组之间的最大压缩力、最大压缩位移、最大弯曲力及最大挠度等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微波消融对结构正常的犬骨的生物力学性能无明显影响,且不会加剧对重建犬骨的力学强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67.
谢君魔芋(Amorphophallus xiei)是起源于云南西南地区热带雨林的典型喜阴植物,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种植和推广,在种植过程中,谢君魔芋需要采用遮荫栽培模式。为了揭示谢君魔芋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策略,该研究探讨了生长在不同光照强度下(透光率为50%、29%、17%、7%)谢君魔芋叶片的光合作用特征、光合诱导特征、光合色素含量以及叶片氮素(N)含量和N分配。结果表明:随着生长环境光照强度的降低,单位叶面积和单位叶质量最大净光合速率、光合色素含量、最大羧化速率、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及比叶面积均增大,而暗呼吸和光补偿点均减小。在光合诱导过程中,生长在透光率为17%光环境中的谢君魔芋完成50%光合诱导所需的时间最短,约为81.4 s;在光诱导进行10 min时,诱导状态最高,为87.3%。完成50%和90%光合诱导所需的时间与低光下初始气孔导度呈负相关关系。随着生长光照强度降低,叶片中的N分配到羧化组分和生物能转化组分中的比例先增大后减小,在透光率为17%的光环境下具有最大值;而叶片中的N分配到捕光色素组分中的比例随着生长环境光照强度降低而增加。该研究结果表明,喜阴植物谢君魔芋通过加强对低光和动态光源的利用能力及有效的N资源分配策略来适应低光照环境。  相似文献   
68.
植物质膜水通道蛋白(plasma membrane intrinsic proteins,PIPs)是位于细胞质膜上具有选择性、高效转运水分的一类膜内在蛋白,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生理活动。本研究以大麦‘Haruna—nijo’为材料,对水培幼苗进行4℃冷胁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胁迫期(4℃,48h)和温度恢复期(16℃,48h)两个过程的水通道蛋白PIPSs基因表达进行了分析;同期测定了根水导度(Lpr)、根长和苗高,分析冷胁迫下大麦根mF基因的表达与水分生理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麦幼苗经4℃低温胁迫48h后,苗的生长明显受抑,根的生长无显著变化;温度恢复48h后,苗恢复生长,根的生长无显著变化;根水导度在胁迫期下降,恢复期急剧升高,均无显著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根中表达量最高的是HvPIP1;2和HvPIP1;3,最低的是HvPIP1;1和HvPIP2;3;冷处理后HvPIPs表达童与对照比较总体百降,其HvPIP1;2、HvPIP1;3、HvPIP1;4、HvPIP1;5、HvPIP2;1、HvPIP2;2明显下调。恢复后大多数HvPIPS表达童增加.HvPIP1;1、HvPIP1;2、HvPIP1;5、HvPIP2;3显砉增如,HvPIP1;4、mPIP2;5表达量降低,但无显著轰异,研菀发现,冷弼迫后夫菱粮HvPIPs的表达情况总体下调,恢复生长大部分HvPIPs上调,结合根水导度的变化,推测大麦HvPIPs在抗冷反应中的作用复杂,冷害的不同阶段HvPIPs对水分吸收所起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69.
野桑蚕、蓖麻蚕及家蚕基因组的RFL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家蚕Bombyx mori丝素重链基因、丝胶基因1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因子13基因为探针,对野桑蚕B.mandarina、蓖麻蚕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和家蚕B.mori基因组DNA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发现,在野桑蚕、蓖麻蚕基因组中存在着家蚕丝素重链基因、丝胶基因1的同源序列,而在中日野桑蚕以及蓖麻蚕品种间存在着限制性酶切位点差异;丝胶基因1在中国野桑蚕基因组的EcoRⅠ酶切图谱较日本野桑蚕与家蚕更为一致,表明家蚕与中国野桑蚕亲缘关系更近。此外,在野桑蚕基因组中发现了家蚕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因子13基因的同源序列,并且在家蚕品种间以及中日野桑蚕之间也存在着多态性。这些结果表明不同绢丝昆虫在适应生存环境的进化过程中,基因组发生了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70.
为了解种植模式对谢君魔芋(Amorphophallus xiei)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了间作和净作模式下谢君魔芋的光合作用和光合诱导特征。结果表明,间作模式下的谢君魔芋净光合速率(Pn)比净作模式的高18.97%,最大气孔导度(gs-max)比净作模式的小22.4%,且间作模式下谢君魔芋有较高的表观量子产额(AQY)、光饱和点(LSP)、羧化效率(CE)、叶绿素含量以及较小的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CO_2补偿点(Г*)。高光照诱导后,间作模式下的光合诱导状态(IS)大于净作模式,且在间作模式下光合诱导过程中达到最大光合速率(Pmax)和最大气孔导度(gs-max)的30%、50%所需时间较短;同时,光合诱导过程中达到Pmax和gs-max的30%、50%和90%的时间(t30%P、t50%P、t90%P和t30%gs、t50%gs、t90%gs)与gs-initial呈负相关关系。因此,玉米-魔芋间作下,谢君魔芋通过增大AQY和LSP、减小Rd和LCP等来提高光的利用能力及维持碳平衡;同时通过快速的光合诱导,提高对光斑的利用能力从而增加碳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