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三倍体毛白杨不同方位树干边材液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探针(TDP)和多种气象、土壤因子传感器组成的全自动气象站,于生长季对三倍体毛白杨速生纸浆林不同方位树干边材液流及环境因子进行了系统观测分析,以揭示不同方位三倍体毛白杨边材液流的差异性、相互关系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1)不同方位树干边材液流速率日变化规律相似,晴天呈"双峰型",阴天和雨天呈"单峰型";晴天和阴天树干东、南、西、北4个方位间树干液流速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雨天东向液流速率(0.906 cm/s)显著大于南向(0.267 cm/s);(2) 三倍体毛白杨各方位液流速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东、西、北3方位与南方位建立的回归方程也达到极显著水平;(3) 三倍体毛白杨边材液流变化受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风速和土壤温湿度等环境因子的影响,但不同天气条件、不同时段和不同方位影响的主导因子不同;(4) 三倍体毛白杨具有明显的夜间液流特性,晴天、阴天、雨天夜间累计液流密度分别占全天累计液流密度的18.84%、19.13%、40.77%.  相似文献   
52.
剑麻提取物的细胞毒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溶剂萃取法对剑麻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段处理,利用MTT法测定各提取部位的体外细胞毒活性。正丁醇提取物对肿瘤细胞株K-562、SMMC-7721和SGC-7901显示有生长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5.6、23.8和26.8μg/mL,而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溶性部位则没有活性。  相似文献   
53.
中国秋海棠属植物的传统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秋海棠属植物除了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外,在中国还作为药用、食用、饮料和饲料等被利用。本文应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通过野外调查、文献和标本收集整理和研究,共记载了中国产26种秋海棠属植物被作为药用、食用、饮料和饲料加以利用。在所记载的26种国产秋海棠属植物中,有24种作药用,8种作食用(蔬菜)或饮料,5种作饲料。3种作饮料的种类在其自然分布地被广泛利用。9种秋海棠作为多种用途加以利用,其中8种既被作为药用、食用和饮料,也被作为饲料加以利用。本研究还表明,国产秋海棠属植物中,有些种类由于过度采集利用或其它因素已变得稀有或濒危。由此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应成为今后中国秋海棠属植物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4.
红树林植物木果楝细胞毒活性和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MTT法对红树林植物木果楝(Xylocarpus grantum)正己烷提取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对宫颈癌Hela细胞有较强的生长抑制活性。为了确定其中的活性成分,利用GC/MS法对正己烷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了17种成分,大部分为有机酸类化合物。其中油酸(Oleic acid,24.89%)、棕榈酸(Palmitic acid,24.82%)和亚油酸(Linoleic acid,16.86%)为主要成分,据文献报道亚油酸具有肺腺癌细胞生长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55.
为大量制备β-NGF,构建了一种稳定、高效表达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nerve growth factor,rh-β-NGF)的真核表达载体及含该重组载体的HEK293细胞株。首先,构建重组质粒p CMV-β-NGF-IRES-dhfr并转染至HEK293细胞系,用MTX加压筛选和有限稀释法进行选择,获得高效表达rh-β-NGF的单克隆重组细胞株;随后逐步降低血清培养,最终使细胞株完全适应无血清培养基并稳定表达rh-β-NGF;SDS-PAGE分析该表达产物,可见相对分子质量约13 k Da的条带,纯度大于50%,经质谱法测定得到其肽图谱与理论序列完全匹配,接着利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层析纯化rh-β-NGF;最后进行重组细胞株表达效率和表达稳定性检测,表明重组细胞株可稳定、高效表达rh-β-NGF,其分泌效率大于20 pg/(cell?d),并能诱导PC12细胞的分化,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56.
大叶山楝根化学成分与细胞毒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大叶山楝(Aphanamixis grandifolia Bl.)根中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利用各种色谱技术从其95% 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 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7-hydroxycadalene (1)、dregeana-1 (2)、4-oxopinoresinol (3)、4-ketopinoresinol (4)、6-deoxyjacareubin (5)、schleicheol 1 (6)、豆甾醇 (7)、β-谷甾醇 (8)和胡萝卜苷 (9).其中化合物1~6 为首次从山楝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报道了化合物1的碳谱数据.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5对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 有生长抑制活性,化合物156 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 有生长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57.
圈养林麝粪便类固醇激素保存时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非损伤性采样方法对圈养林麝在三个条件:1)未处理,2)90%甲醇,3)0.9%抗生素,15个时间梯度下(20℃)的粪便中类固醇激素及其代谢物的保存时间及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林麝粪便在室温下(20℃),孕酮及其代谢物48 h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雌二醇、睾酮和皮质醇及其代谢物在18 h均出现显著变化;对比抗生素保存,用甲醇保存是一种较好的保存林麝粪便类固醇激素的方法;然而不同激素用甲醇保存的时间不同,孕酮不宜超过1个月,皮质醇不宜超过半个月,睾酮则不宜超过10天,而雌二醇可以保存2个月之久.  相似文献   
58.
通过溶剂萃取法提取白木香内生真菌A14(Aspergillus sp.)的挥发油,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分别测定了其对3种人体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A14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aureus,MRSA)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均表现出一定抑制作用。应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了内生真菌A14挥发油的14个化学成分,显示蜂蜜曲菌素是其中的主要成分,占挥发油峰面积的93.41%。  相似文献   
59.
目的比较鸡胚尿囊膜试验(HET-CAM)作为一种眼刺激替代方法对产品或原料的评价。方法采用HET-CAM和兔眼Draize试验方法,对19种原料和23种化妆品及家用洗涤产品眼刺激性进行检测,对体内体外试验的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比较体内体外试验,原料和产品的kappa系数分别为0.826,0.531;灵敏度分别为100%,81.8%;特异度分别为85.7%,77.8%。结论 HET-CAM可作为Draize试验的替代试验,HET-CAM系统更适合对单纯化学品原料进行眼刺激试验。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新型强脉冲光治疗雀斑的疗效。方法:采用飞顿辉煌激光360嫩肤系统(以色列飞顿公司),波长570~950nm,光斑面积10mm×30mm,脉宽10、12、15ms,能量14~19J/cm~2。治疗40例雀斑患者,每三周一次,共治疗5次,末次治疗后评价患者雀斑的疗效。结查:4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18例(45%)基本完全消退,14例(35%)明显消退,8例(20%)好转,总有效率为100%。所有患者面部治疗区域皮肤质地较以前更光滑、细腻,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采用新型强脉冲光治疗雀斑疗效显著、安全,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