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871.
利用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的特异性引物对来自广西一温室栽培的黄瓜病样进行RT—PCR检测,结果扩增得到了与预期大小相符的目的片段(650bp)。序列分析表明,该目的片段包含有CGMMV完整的CP基因序列、部分运动蛋白基因(MP)及3’端非编码区(3'-UTR)序列,其中CP基因全长486bp,与已报道的CP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1.2%~99.4%。经系统发育分析,明确该GX-CS分离物与日本、法国、印度等分离物属于CGMMV同一类群,并推测该分离物与广西的葫芦(GX—BG)分离物具有相同的起源关系。  相似文献   
872.
李中阳  和兆荣 《广西植物》2010,30(4):443-445
根据标本研究和野外观察,将疏羽毛蕨、拟渐尖毛蕨、慈利毛蕨和光叶毛蕨处理为渐尖毛蕨的异名。  相似文献   
873.
将乐清毛蕨( Cyclosorus luoqingensis )处理为德化毛蕨(C.dehuaensis)的异名,南岭毛蕨(C.narlingensis)和少羽毛蕨(C.paucipinnus)处理为[梣]叶毛蕨(C.fraxinifolius)的异名,倒披针毛蕨(C.oblanceolatus)处理为南平毛蕨(C.nanpingensis)的异名,雁荡毛蕨(C.yandongensis)和寻乌毛蕨(C.xunwuensis)处理为华南毛蕨(C.parasiticus)的异名,并作了相应的讨论。  相似文献   
874.
以过冷却点和冰点为评价指标,对短舌熊蜂Bombus terrestris的幼虫,蛹,成年工蜂,成年雄蜂,处女蜂王,越冬后的蜂王及红光熊蜂Bombus ignitus的成年工蜂,成年雄蜂,处女蜂王的耐寒力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短舌熊蜂幼虫期耐寒力最低,其次是蛹,工蜂和雄蜂,处女王较高。耐寒力最高的是越冬后的蜂王,其含水量也最低。将短舌熊蜂与红光熊蜂的成年工蜂,成年雄蜂和处女蜂王三型蜂分别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红光熊蜂成年雄蜂与处女蜂王的耐寒力要比短舌熊蜂高。样本的湿重和含水量与过冷却点和冰点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75.
太湖地区氮素湿沉降动态及生态学意义:以常熟生态站为例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在常熟生态站2001年6月至2003年5月连续两年定位收集湿沉降,对太湖地区氮素湿沉降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湿沉降氮输入量季节变化显著,夏、春季高,秋、冬季低.在湿沉降输入氮中NH4^+-N、NO3^--N和DON的比例分别为47.6%、35.1%和17.4%.湿沉降中NH4^+-N主要来自当地农田的氨挥发,湿沉降NH4^+-N月输入量随月降雨量增加而增加(R0=0.3178^**).该地区空气中NO3^--N浓度相对比较稳定,湿沉降中NO3^--N浓度与降雨量呈负相关(R^2=0.4205^***).湿沉降NO33^--N月输入量与月降雨次数呈直线正相关(R^2=0.6757***),而与月降雨量相关性较差(R^2=0.1985^*).湿沉降TN年输入量为27.0kg·hm^-2,并在所有降雨中,氮浓度均超过水体富营养化阈值(0.2mg·L^-1).  相似文献   
876.
根据植物基因的结构特征,合成了CrylAc活性杀虫蛋白的编码序列并与内质网定位肽编码序列组成嵌合杀虫蛋白基因Bt29K.构建了含Bt29K基因及慈菇蛋白酶抑制剂B(API-B)基因表达框的双抗虫基因植物表达载体.通过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Smith et Townsend)Conn LBA4404)介导转化了棉花(Gossypium hirsu-tun L.)的两个生产品种(系).根据抗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试验及农艺性状的观察调查结果,经6代筛选,获得了抗棉铃虫90.0%~99.7%且农艺性状优良的9个双价抗虫棉纯合品系.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抗虫基因在棉花基因组中的插入拷贝数为1个或2个.活性Cry1Ac和API-B蛋白在转基因抗虫棉株系中的表达量分别约占总可溶性蛋白的0.17%和0.09%.对双抗纯合系植株及仅转Bt基因的棉花纯合系抗虫性检测结果表明前者的抗虫性明显高于后者,因此推断本研究采用的双抗虫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策略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77.
878.
该文研究赤链华游蛇的染色体组型与NOR  相似文献   
879.
河北省棉铃虫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建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闫宏娟  李典谟 《昆虫知识》1999,36(3):174-177
1导言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ubner)是棉花蕾、铃期重要的钻蛀性害虫,主要蛀食蕾、花、铃,造成大量落蕾、烂铃,对棉花产量影响很大[1]。我国各棉区均遭受棉铃虫为害。在河北省棉区,棉铃虫是棉花主要害虫之一。由于其发生量大,为害严重,近些年来使棉花产量遭受严重损失。为了对棉铃虫种群消长动态和时空分布规律加强了解,为各级领导和广大棉农提供有用的虫情信息,河北省植保总站和各省各区域植保站几十年来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大量的棉铃虫相关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长期、中期、短期等…  相似文献   
880.
低旋巴蜗牛胚胎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燕  曾和期 《四川动物》1999,18(4):157-159
对低旋巴蜗牛( Bradybaena brevispira) 的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在23—25 ℃气温下, 从卵产出到孵化需364 小时, 直径可增长20 倍。胚胎发育全过程可分为7 个时期: 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担轮幼虫期、面盘幼虫期、幼螺形成期和孵化期。对各期的外部特征进行了描述, 并绘制了各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