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人TBK1小干扰RNA质粒的构建及稳定干扰TBK1细胞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人TANK结合激酶1(TBK1)的小干扰RNA真核表达质粒,并筛选出稳定干扰TBK1的细胞株。方法:根据文献报道的序列和载体的黏性末端,设计合成2条针对TBK1的DNA序列,退火后连接到载体pSUPER.retro.neo+gfp上,经测序分析正确后得到质粒psiTBK1。用脂质体转染质粒psiTBK1到MCF-7细胞中,经G418加压筛选稳定表达TBK1小干扰RNA的细胞株,用免疫印迹检测细胞中TBK1的表达情况,将干扰效果好的细胞株命名为MCF-7/siTBK1,再用萤光素酶试验检测MCF-7/siTBK1细胞对外源TBK1诱导干扰素-β(IFN-β)转录的情况。结果:免疫印迹结果证实建立的稳定细胞株MCF-7/siTBK1能够有效干扰TBK1的表达,并在外源TBK1存在的情况下抑制IFN-β的转录活性。结论:构建了表达TBK1小干扰RNA的质粒psiTBK1,筛选出稳定干扰TBK1表达的细胞株MCF-7/siTBK1,为深入研究TBK1在先天免疫中的作用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92.
景晓栋  田贵良  班晴晴  胡豪  张钰宁 《生态学报》2023,43(17):7341-7351
生态系统服务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近年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探究我国生态系统服务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基于文献计量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中以"生态系统服务"为主题的1349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期刊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①我国生态系统服务领域的研究在时间上呈现出明显的"萌芽-起步-快速发展"三阶段特征;②生态系统服务领域的研究学者和科研机构间均存在较为密切的合作关系;③目前国内关于生态系统服务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补偿" "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等方面;④按照关键词突现时间顺序,生态领域研究前沿可分为理论探索(2000-2008年)、初步实践(2009-2016年)、全面开花(2017-年至今)三个阶段。最后详细总结了我国生态系统服务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改进空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完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建立健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现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3.
日本鹿乳的一般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观察面罩增加解剖死腔,归纳总结CPET新9图结果中运动诱导的波浪式呼吸(EIOB)产生的规律,并分析出其发生率及易产生波浪式呼吸的年龄段。方法: 本研究全部CPET实验数据结果来自2014年至今在聊城市儿童医院门诊完成CPET的3至14岁的501例儿童。通过严格质控,根据Harbor-UCLA标准操作流程在经过特殊座位处理的儿童精准功率计上完成症状限制极限运动的CPET,通过CPET数据的标准化计算分析判读,对不同年龄儿童的气体交换特征性表现的EIOB发生频率进行分析,同时分析高强度运动时漏气导致摄氧量和氧脉搏递增变缓的可能。结果: 3~6 岁组EIOB 的发生率最高, 为42%;7~10 岁组EIOB 的发生率为29.4%,11~14 岁组EIOB 的发生率为29.9%。三组经卡方检验(x2=7.512),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08 例患儿中有14 例在CPET 过程中出现漏气情况,发生率为2.7%。结论: 儿童出现波浪式呼吸(OB)现象可能因为面罩增加了解剖死腔,并非疾病所致。为提高CPET质控和减少临床误诊建议尽可能使用较少增加死腔的咬口器。  相似文献   
95.
本研究针对新冠病毒Omicron BA.4/5的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 RBD)构建一个连接Fc受体的二聚体蛋白BA.4/5-RBD-Fc(BRF)并评价其免疫原性。结果显示,两种佐剂组小鼠的二免后血清均可产生高滴度的IgG抗体且显著高于一免后血清(P<0.0001),BRF+AlOH/CpG组小鼠血清产生较为平衡的IgG1和IgG2a抗体应答,而BRF+BFA03组小鼠血清能产生更多的偏向Th2应答的IgG1抗体,且IgG1/IgG2a比值显著高于BRF+AlOH/CpG组(P<0.0001)。BRF+AlOH/CpG组产生的Th1应答的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高于BRF+BFA03组(P<0.01),而产生的Th2应答细胞因子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IL-4显著低于BRF+BFA03组(P<0.01)。BRF蛋白结合不同佐剂两次免疫小鼠后的血清均可以有效中和目前Omicron主要的流行亚型BA.2与BA.4活病毒,产生高达19 334 598和17 224 096的...  相似文献   
96.
青蒿素及其半合成衍生物(ARTs)是一类有效的抗疟药物。最近研究显示,ARTs具有抗癌作用,其主要机制是产生活性氧、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和阻滞细胞周期等。ARTs能抑制实体肿瘤的生长,表明其可用于抗肿瘤新辅助疗法中。双氢青蒿素和青蒿琥酯在体内实验中对乳腺、肺、胰腺和神经胶质瘤癌细胞有很好的化疗效果,提示其可用于联合抗癌疗法中。现就ARTs的抗癌机制以及其作为抗癌剂的疗效、安全性和剂量范围等方面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97.
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出现之后,在全球暴发流行过程中不断进化出传播速度更快、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进化分支,为了探究BA.1变异株在全球暴发流行的特征及刺突蛋白(Spike,S)基因的进化特征,本研究对其全基因序列的全球报告情况和S基因的进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本文通过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lobal Initiative of Sharing All Influenza Data,GISAID)获取Omicron BA.1系列变异株的全基因序列信息,分析BA.1系列变异株S基因氨基酸突变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和进行贝叶斯系统进化分析。本研究提示全球约有1.2亿人被BA.1系列变异株感染,全球提交的BA.1系列变异株序列数在其出现2个月后达到高峰,5个月后占新型冠状病毒的比例下降到4.38%,累计提交BA.1全基因序列最多的区域是欧洲、美洲;截止2022年10月,BA.1系列变异株中序列提交数占绝对优势的是BA.1.1(42.07%),其次是BA.1(18.81%)。对S基因的氨基酸变异分析显示BA.1有56个进化分支,其中48个分支稳定遗传了Omicron原始株S蛋白中的18个氨基...  相似文献   
98.
香子兰主要用于食品香料,但也有用于化妆品香料。在为数众多的香料中香子兰豆具有特殊的香味,独具风格。自十六世纪西班牙人征服墨西哥并发现香子兰豆以来,它已遍及世界各地并得到广泛的应用。香子兰属兰科蔓生植物,其花没有香味,经人工授粉才能结实,4—5个月后可收获。刚收割的鲜豆荚无特殊的香味,经过一定时期的后熟,变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