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了短杆菌的苯丙氨酸合成途径中关键酶活性,大幅度地增加了生物合成苯丙氨酸的产量。首先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大肠杆菌的氟代苯丙氨酸抗性变异菌株基因组中扩增到与苯丙氨酸合成相关的aroG,pheA和tyrB 3个基因。其中aroG编码3-脱氧-2-阿拉伯庚酮糖-7-磷酸合成酶(DS),pheA编码双功能酶蛋白-分枝酸变位酶(CM)和预苯酸脱水酶(PD),tyrB编码转氨酶(AT)。设计不同的酶切位点,利用质粒pUC118的多克隆位点,将3个基因按不同的顺序组合串联,然后插入穿梭质粒pCZ.10,导入短杆菌中表达。结果表明3个大肠杆菌基因在短杆菌中能够表达。其中以aroG-pheA-tyrB顺序串联而构建的黄色短杆菌工程菌株1311-GAB中的DS酶活力提高4.5倍,CM提高4.2倍,PD提高2.7倍,AT提高3.2倍;它的苯丙氨酸合成量提高2.35倍。  相似文献   
212.
外源基因pheA、aroG和tyrB在苯丙氨酸合成途径中的共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了短杆菌的苯丙氨酸合成途径中关键酶活性,大幅度地增加了生物合成苯丙氨酸的产时。首先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大肠杆菌的氟代苯丙氨酸抗性变异菌株基因组中扩增到与苯丙氨酸合成相关的aroG,pheA和tyrB3个基因。aroG编码3-脱氧-2-阿拉伯庚酮糖-7-磷酸合成酶(DS),pheA编码双功能酶蛋白-分枝酸变位酶(CM)和预苯酸脱水酶(PD),tyrB编码转氨酶(AT)。设  相似文献   
213.
许多农林害虫在发育过程中的某个阶段需要在土壤中度过 ,成为土壤动物的组成部分。有关土壤动物群落与害虫关系的研究 ,迄今报道甚少 ,近年来 ,我们对马尾松林土壤动物与荔蒲吉松叶蜂 (Gilpinialipuensis)害虫[1] 及水稻土壤动物与稻象虫 (Echinocnemussquameus)害虫关系[2 ]等进行初步报道。本文将对淡竹林大型土壤动物与竹笋夜蛾 (Oligiavulgaxis)危害程度的关系进行研究 ,目的在于探明不同危害程度的竹林内 ,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各项重要指标的变化规律 ,以及竹笋夜蛾在土壤中的分布、…  相似文献   
214.
研究通过比对哲罗鲑Hucho taimen(Pallas)基因组草图与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Y染色体序列,获得哲罗鲑性别相关的候选序列,并设计3对PCR扩增引物,以此筛选哲罗鲑性别特异性标记.初步筛选结果显示,在设计的3对引物中,引物ST2在雌鱼中无扩增条带,在雄鱼中有153 bp的扩增条带,可...  相似文献   
215.
应用计算机识别蛋白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16.
217.
黑龙江流域两种细鳞鲑的形态学比较及其分类地位初探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比研究了分布于我国黑龙江流域具钝吻和尖吻两种形态特征的细鳞鲑,其主要形态学性状的显著差异达到种间分化水平.细鳞鲑属Brachymystax在中国应有两个种,分别为图们江细鳞鲑B.tumensis(具钝吻特征)和细鳞鲑B.lenok(具尖吻特征).  相似文献   
218.
219.
应激性心肌病(SCM)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性心血管病事件,其中心理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以及躯体应激因素等均可诱发该病。SCM患者的主要表现为胸痛,且伴有可逆性左心室功能障碍、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异常以及心电图异常等,与急性心肌梗死存在高度相似。SCM患者心室造影可见左室心尖部收缩力明显下降,心底部代偿性收缩增强,从而导致患者左室于收缩末期主要形态为圆底窄颈。由于SCM患者的收缩期左室造影形状和日本渔民用以捕捉章鱼的鱼篓相似,因此SCM又被称之为章鱼篓心肌病。本研究主要是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以及发病机制三个方面对SCM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SCM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20.
为探讨哲罗鱼稚鱼的最佳投喂策略,设置了饥饿再投喂试验、饥饿再投喂恢复试验以及日投喂频率试验.结果表明: 饥饿再投喂试验中,各饥饿组未表现出补偿生长现象.但在饥饿再投喂恢复试验中,各饥饿组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补偿生长,其中S1/2组(饥饿1/2 d投喂1/2 d)体质量的增加量与对照组接近,表现出完全补偿生长.表明在哲罗鱼早期稚鱼阶段(体质量0~2 g,水温9~15.3 ℃),S1/2是可以考虑使用的投喂方法.日投喂频率试验中,T3组(日投喂3次)体长、体质量的增加量以及特定生长率均最高,饵料转化率也相对较高.表明在哲罗鱼后期稚鱼阶段(体质量2~21 g,水温8.8~15.5 ℃),以日投喂3次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