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4篇
  1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01.
记述了基干新角龙类恐龙黎明角龙属一未定种。标本发现于中国西北马鬃山地区俞井子盆地下白垩统新民堡群,包括一关联的具有头骨带下颌的部分骨架。未定种与模式种(皱褶种)相比具有较长的吻部,较窄的鼻骨及其他一些特征。该未定种的发现使黎明角龙属的地理分布范围向南东延伸了约100km,也使马鬃山地区的早白垩世成为世界上惟一保存大量基干新角龙类的区域。  相似文献   
102.
以水稻黄叶突变体为材料,进行高温胁迫处理(9:30~17:30,40℃;其它时间段与自然温度相同),研究高温胁迫对其剑叶光合特性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使水稻黄叶突变体剑叶净光合速率(Pn)、PSⅡ原初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光量子效率(фPSⅡ)和非循环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显著降低,初始荧光(F0)显著增加,同时使剑叶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加,叶片的叶绿体内基粒和基质片层模糊、疏松,结构紊乱。研究发现,40℃高温胁迫致使水稻黄叶突变体剑叶叶绿体超微结构破坏,引起PSⅡ反应中心的光化学效率降低,最终造成叶片光合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03.
马康  史璇  尤晓光  刘静玲 《生态学报》2021,41(5):2001-2010
河流岸带湿地栖息地完整性对河流水环境、水生态和水文的安全与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河流岸带湿地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对植被和底栖动物的影响,对滦河干流上中下游河段表层沉积物、植物群落和底栖动物调查分析,采用生物毒性效应系数法和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采用植被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滦河植物和底栖动物群落特征,探究岸带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与植被及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之间关系。结果表明,滦河表层沉积物总体呈清洁水平,但不同河段重金属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下游重金属生态危害系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高于上中游。湿地物种调查共识别维管束植物219种,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105种,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下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底栖动物群落完整性低于上中游。滦河下游岸带湿地沉积物重金属对生物群落具有生物毒性和潜在的生态风险,降低了植被物种多样性和底栖动物群落完整性。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能够综合反映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变化,对河岸带湿地生态健康评价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山西榆次大发旧石器地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榆次大发旧石器地点,属搬运埋藏类型,文化遗物和哺乳动物化石产自潇河右岸第二级阶地中部,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期。该地点的文化遗物包括传统的打制石器和细石器。石器类型和制作技术显示出与雁北地区的峙峪遗址和晋南的下川遗址有密切关系。该地点在晋中盆地的发现对连接、对比山西南、北旧石器晚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干湿交替灌溉(节水栽培)水稻较传统淹灌栽培表现出较高的生产潜力,其高产形成除因土壤水分改变有关外,可能还与根区水分变化引起的土壤氮素形态改变有关。该研究于2016年通过设置传统淹灌(W_1)和干湿交替灌溉(W_2)水分处理,以及氮素形态配比[硝态氮∶氨态氮=100∶0(N_1)、50∶50(N_2)和0∶100(N_3)]处理,并通过温室盆栽试验探讨水分与氮素形态互作对水稻花期光合生理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W_2水分处理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光合生产能力、收获指数、氮素收获指数以及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均显著高于W_1处理,其N素累积量略低于W_1处理。(2)在不同氮素形态之间,N_2处理的产量水平显著高于N_3和N_1处理,这主要是N_2处理加强了水稻物质转运以及光合生产能力,其中叶片含氮量和N素浓度提高可能是N_2处理呈现出高光合性能的重要原因。(3)氮素利用效率以N_1处理最高,随后依次分别为N_2和N_3处理。研究发现,土壤水分与氮素形态对促进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子、收获指数等形成均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且W_2N_2处理的效应较其他处理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6.
尼罗罗非鱼精子形成中核内囊泡的释放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尤永隆  林丹军 《动物学报》1998,44(3):257-263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了尼罗罗非鱼的精子形成过程。尼罗罗非鱼精子细胞在成熟过程中,细胞核中出现由双层生物膜构成的囊泡。囊泡中均匀分布着电子密度低的物质。该囊泡逐渐从细胞核内排到细胞核外。在此过程中细胞核不但排出不参与染色质浓缩的物质,还将多余的核膜排出。进入袖套的囊泡可以留在精子的袖套中,而排到核前方和核侧面的囊泡继续以出芽的方式排出精子细胞。尼罗罗非鱼成熟精子的头部仅有染色质高度浓缩的细胞核。细胞核前  相似文献   
107.
从四川省成都市狮子山污水厂的污泥中,分离出马氏甲烷球菌(Methanococcus mazet)C一44菌株。这是继Mah(1980)首先获得纯培养物后,又获得的另一纯培养物。我们对其生理学性状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其在滚管及液体培养中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观察。此菌株可以利用甲醇、醋酸、三甲胺生长并产生甲烷。利用甲醇生长最快。利用‘I:/。Oz生长很慢,而且菌体在H2/CO2 上生长较弱。不利用甲酸、乙醇、丙醇和丁薛。革兰氏染色阴性到可变。  相似文献   
108.
109.
综述了叶黄素和叶黄素酯在消除和减轻眼视网膜底中心的蓝光集中区对眼睛的伤害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0.
麻竹山地笋用林水文过程及养分动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福建省南靖国有林场的小山城工区设置试验地,进行了麻竹林生态系统水文特征和养分动态研究.实验表明在一定降雨量级范围内,林冠截留量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且较小雨量级时增加较快,较大雨量级时增加较慢,并趋于一定值;林冠截留量与一次性降雨量的关系可以用Richards函数较好地拟合.由于雨季降雨量大,林冠截留、穿透水和茎流量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穿透水和茎流量明显多于旱季,林冠截留率则明显小于旱季.全年林冠截留、穿透水和竹秆茎流量分别是283.10、1720.45和99.09 mm.年均林冠截留率、穿透率和竹秆茎流率分别为13.47%,81.82%和4.71%.在养分动态方面,在实验地分别实施全翻、带翻及扩穴(即按农户常规土壤管理,每年3月扩穴,不深翻)3 种不同的土壤垦复措施,结果显示全翻垦复措施地表径流的N,P,K的流失量最大,其中又以中K的流失量最大(3.84 kg/hm2),N,P,K的年流失量大小顺序为全翻>带翻>扩穴.就林地养分利用率而言,带翻是3 种措施中最高的为21.22%,其次为全翻为20.46%,最小为扩穴19.61%,且N、P和K的年盈余量也是3 种措施中最少的,分别为783.18 kg/hm2,120.68kg/hm2和184 .50kg/hm2,所以带翻的经营方式,在带来最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至于显著提高水土流失,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麻竹林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