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方芳  戴传超  王宇 《生物工程学报》2009,25(10):1490-1496
一株属于小克银汉霉属(Cunninghamellasp.)的内生真菌(编号为AL4)制成的粗诱导子可以诱发茅苍术悬浮细胞产生多种防卫反应,包括一氧化氮(NO)、过氧化氢(H2O2)迸发和挥发油合成加强。NO专一性淬灭剂cPTIO和H2O2淬灭剂过氧化氢酶(CAT)则不仅可以分别抑制AL4粗诱导子引起的茅苍术细胞的NO和H2O2迸发,还都能部分阻断AL4粗诱导子促进茅苍术细胞挥发油合成。添加NO供体硝普钠(SNP)和H2O2都可引起茅苍术细胞中挥发油积累增加,但二者效果不同。因此暗示着NO和H2O2都是介导内生真菌AL4粗诱导子促进茅苍术悬浮细胞挥发油合成的信号分子。同时添加NO的淬灭剂cPTIO和H2O2的淬灭剂CAT并不能完全抑制AL4粗诱导子引起的茅苍术细胞挥发油积累增加,这表明内生真菌AL4粗诱导子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促进茅苍术悬浮细胞挥发油合成。  相似文献   
72.
目的:吲哚美辛栓在门诊无痛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静脉麻醉方法,观察组采用术前加用吲哚美辛栓镇痛。观察清醒后腹痛情况、手术并发症,手术不良反应,记录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无痛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23.3%),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宫腔出血量低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23.3%),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结论:在门诊无痛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中应用吲哚美辛栓,镇痛效果好,且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3.
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微生物合成正丙醇途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源  孔小勇  方芳 《微生物学报》2020,60(7):1421-1432
【目的】揭示浓香型白酒窖内发酵过程与正丙醇合成相关的微生物和代谢途径。【方法】通过对浓香型白酒窖内发酵过程酒醅中微生物的宏转录组进行分析,解析与正丙醇合成相关的微生物和代谢途径,并验证相关微生物合成正丙醇的能力。【结果】浓香型白酒窖内发酵过程中有3条可能的酒醅微生物合成正丙醇的途径。真菌主要通过2-甲基苹果酸代谢途径和苏氨酸代谢途径合成正丙醇,细菌则主要通过丙酸代谢途径合成并参与苏氨酸代谢途径。宏转录组测序分析表明,这3条途径对白酒窖内发酵过程正丙醇的合成与积累均有贡献,并且微生物通过这3条途径合成正丙醇的时期和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此外,对分离自酒醅的酵母和乳酸菌合成正丙醇能力分析发现,它们均与浓香型白酒窖内发酵过程正丙醇的合成有关。【结论】本研究揭示了浓香型白酒窖内发酵过程中正丙醇合成相关的微生物和代谢途径,为阐明白酒发酵过程中正丙醇的形成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320排螺旋CT心脏冠状动脉护理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于我院行心脏检查1024例行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检查前对每一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减轻紧张情绪;进行心率控制、屏气训练等护理措施准备;在扫描过程中配合影像技师使用高压注射器;检查完成后积极与患者交谈,严密观察患者状态,预防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受检患者中987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图像重建后血管显示效果优;16例血管显示良;有1例患者造影剂未全部进入血管内,导致血管显影不充分。有2例出现轻度过敏反应;无空气栓塞或任何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受检病例中432例同时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98%(425/432)与检查结果完全一致,有2%(8/432)与检查结果有轻度误差。结论:检查前细致的护理对提高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成功率、提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5.
线粒体12S rRNA A1555G突变是引起氨基糖甙类药物诱导的非综合征型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对收集的25个携带A1555G突变的中国汉族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进行了临床和分子遗传学评估。结果表明,这25个家系的母系成员在耳聋外显率、听力损失严重程度和发病年龄上存在较大差异。当包括和不包括氨基糖甙类药物使用史时,耳聋的平均外显率分别为28.1%和21.5%,排除氨基糖甙类药物时,耳聋的平均发病年龄从1~15岁不等。线粒体全序列分析发现了16个新变异,不同的线粒体DNA多态性位点显示这25个家系分别属于东亚人群A、B、D、F、G、M、N和R单倍型,其中线粒体单倍型B的家系耳聋外显率和表现度较其他单倍型高。此外,7个继发突变位点和21个高保守性位点突变可能增加了这些家系的耳聋外显率。GJB2基因上未检测到与耳聋相关的突变,表明在本研究的耳聋家系中,GJB2基因可能没有参与A1555G突变的表型表达。以上各方面提示,线粒体单倍型和其他因素可能参与了这25个家系耳聋患者的表型修饰。  相似文献   
76.
本研究旨在探讨cAMP-PKA通路在Ⅱ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对离体延髓脑片呼吸节律性放电的影响中的作用。制作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标本,主要包含延髓面神经后核内侧区(medial region of the nucleus retrofacialis,mNRF),并完整保留舌下神经根,以改良Kreb’s液(modified Kreb’s solution,MKS)恒温灌流脑片,用吸附电极记录舌下神经根呼吸节律性放电活动(respiratory rhythmical discharge activity,RRDA)。待放电活动稳定后,第1组灌流Ⅱ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特异性拮抗剂(2S)-α-ethylglutamic acid(EGLU)10min,第2组先给予cAMP-PKA通路激动剂Forskolin灌流10min,而后MKS洗脱至正常,灌流cAMP-PKA通路抑制剂Rp-cyclic3’,5’-hydrogen phosphorothioate adenosine triethylammonium salt(Rp-cAMPS)10min,第3组首先给予Rp-cAMPS10min,洗脱后联合Rp-cAMPS+EGL...  相似文献   
77.
以nirK和nirS基因为标记,利用PCR-DGGE技术研究了好氧条件下复合生物膜-活性污泥反应器中的反硝化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样品中大部分nirK-反硝化菌都属于α-变形菌纲中的根瘤菌目Rhizobiales,而nirS-反硝化菌则与β-变形菌纲(包括红环菌目Rhodo-cyclales和伯克氏菌目Burkholderiales)及γ-变形菌纲(假单胞菌目Pseudomonadales)细菌相似。在nirK-及nirS-群落中均发现了未与已知菌群聚类的特殊序列。细菌的生长方式(生物膜或活性污泥)对反硝化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这些结果将为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工艺中的反硝化过程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在高脂血症状态下,大鼠心电图的变化情况,及高胆固醇血症对心肌电生理特性影响的机制。方法:将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高脂饮食组,喂养10周后,检测大鼠的血脂水平、心电图和室颤阈值,并通过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心室肌细胞的ICa,L;利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评价对照组及高脂饮食组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结果:高脂饮食组的大鼠血脂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在高脂饮食组的大鼠动脉血管管壁中,可见广泛分布的粥样硬化斑块。在高脂饮食组的大鼠心电图中,室颤阈值为(4.23±0.12)V,明显低于对照组(12.80±6.34)V,P〈0.05。高脂饮食组大鼠的QTe间期(94±16)ms,与对照组(67±12)ms相比明显延长,P〈0.05。高脂饮食组大鼠的心室肌细胞的ICa,L密度为(12.83±3.28)pA/pF,与对照组(9.21±2.16)pA/pF相比明显高,P〈0.05。结论:高脂饮食后,大鼠的心电图有明显变化,QTe间期延长;高胆固醇血症能明显增加大鼠心肌细胞的ICa,L的,延长复极时程,降低室颤阈值。  相似文献   
79.
目的:回顾性分析同期放化疗与序贯放化治疗Ш期不能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生存期及毒性反应,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生存资料完整的86例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序贯放化组42例,同期化放组44例。同期放化疗组:治疗方式为放疗期间周期性化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治疗后不常规进行巩固化疗,随访如血液肿瘤标志物CEA数值动态观察增高,则进行全身化疗1~2周期。序贯化放疗组先化疗3~7周期后放疗,放疗方法与同期放化疗组相同。结果:同期化放组肿瘤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序贯化放疗组的(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4与18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88%、49%和84%、35%(P<0.05);急性期毒副反应经对症后均恢复而未影响治疗,两组病例中的毒副反应相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步放化疗较序贯放化疗治疗Ш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完全缓解率、中位生存时间、1、2年生存率,且未增加患者的毒性反应,为Ш期非小细胞肺癌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80.
外来入侵植物北美车前繁殖及光合生理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美车前(Plantago virginica)原产北美,20世纪50年代进入我国华东地区,近年来其种群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已分布到上海、浙江、江西、江苏等省区,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入侵种。本文计测了该种在不同密度下的繁殖指标,统计了种群密度与繁殖指标间的关系;应用LAC-4 (ADC英国)光合和蒸腾系统测定了该种及其伴生杂草一年蓬(Erigeron annuus)、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野塘蒿(Conyza bonarinsis)、马缨丹(Lantana camara)、空心莲子草(Alternathera philoxeroides)、菊芋(Helianthus tuberoses)、蓖麻(Ricinus communis)、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车前(Plantago asiatica)、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羊蹄(Rumex japonicus)、藜(Chenopedium album)和黄鹌菜(Youngia japonica)等杂草的光合作用指标,作出了它们的光合 光响应曲线。主要实验结果有:1)北美车前个体花穗重(Y1)、花数/穗(Y2)与种群密度(X)呈现倒数关系(Y1 = 0.138 2+15.959 8/X, Y2 = 46.306 9+6 914.07/X);随着种群密度增加,北美车前的繁殖投资(Y3)、与繁殖投资关系密切的种子数/营养器官重(Y4)呈线性增加(Y3 = 0.046 9+0.000 2X,Y4 = 130.24+0.023 9 X); 2) 随着北美车前种群密度的增加,个体间的大小不整齐性(Y5)变小(Y5 = 0.374 8 - 0.000 02X); 3)种群个体间大小不整齐性(Y5)与繁殖投资(X)呈明显负相关(Y5 = 0.379 3 - 0.106 6 X),即随着个体大小不整齐性的增加,北美车前种群的繁殖投资减少;4)以自然条件下测得的光合作用数据为基础,拟合得到了北美车前及其它13种伴生杂草的光合 光响应曲线。北美车前的光合 光响应曲线符合Y= - 7E-06X2+0.022 3X-0.831 2,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37.32 μmol·m-2·s-1、159 3 μmol·m-2·s-1和16.93 μmol CO2·m-2·s-1,说明北美车前是典型的阳生杂草。从光补偿点分析,北美车前的耐荫能力比车前、黄鹌菜、小飞蓬、一年蓬、野塘蒿、蓖麻、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苦苣菜、羊蹄和马缨丹的要弱;北美车前净光合速率比一年蓬、小飞蓬、野塘蒿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等要低些,但是比藜、苦苣菜、蓖麻等的要高,与同属的车前比较接近;5)在5月下旬,杂草性极强的一年蓬、小飞蓬和空心莲子草的光合午休现象不明显,逸生杂草紫茉莉具有明显的光午休现象,北美车前是早春杂草,在5月下旬也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反映出该种不能够很好地适生于5月下旬的高温强光环境。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北美车前产生种群自疏作用,使个体大小不整齐性下降;高密度给北美车前种群造成某种逆境状态,种群以r-对策的生存方式适应环境,提高其繁殖投资,产生尽可能多的种子,以保证后代的生存,这反映出北美车前在繁殖策略上灵活的调节能力;2)北美车前种群在定居后,如果定居点不再受到人为干扰,其种群将被快速更替,这与其粘液性的种子、较高的光补偿点有关;3)通过保护植被,定植高秆植物,减少对环境的干扰,能够有效地治理该外来杂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