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39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利用热诱导的位点专一性重组系统在烟草中控制基因表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热激启动子Gmhsp17.5C控制Cre定位重组酶介导的DNA删除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在热激启动子控制下的Cre重组酶的表达导致两侧带有相同方向loxp位点的CaMV35S—GUS片段从转基因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cv.W38)的基因组中删除。通过定量PCR的方法鉴定这个转基因系统,显示了这个系统的重组效率。结果显示在两个小时热激处理后转基因烟草中有41%的CaMV35S—Gus片段被删除。由于热激诱导的定点重组系统有容易操作、对热敏感和无背景表达等优点,因此有利于采用这个系统在转基因植物中进行可诱导的基因操作。  相似文献   
162.
本文报告了采自云南横断山区玉龙雪山多氏老鹳草 Geranium donianum 上的柄锈菌属一新种,即多氏老鹳草柄锈菌Puccinia geranii-doniani。文中对新种作了拉丁文描述并附了孢子形态的线条图,讨论了新种与近似种的主要区别。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163.
黄菊  郝莉  刘愫  李林  张文霞  戴灼华 《遗传学报》2002,29(5):417-423
果蝇immigrans种组中的curviceps种亚组是1992年新建立的中国特有果蝇类群。该种亚组中的物种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目前除了形态学水平的研究外,还没有其他证据支持建立该种亚组的合理性及其起源和种系发生地位。为了在DNA分子水平上探讨果蝇curviceps种亚组在果蝇immigrans种组中的种系发生地位,从而为今后更深入地研究中国特有果蝇,甚至为果蝇亚属的进化遗传学提供理论依据,测定了immigrans种组5个种亚组(nasuta、immigrans、hypocausta、quadrilineata、curviceps)中12个代表物种的rDNA的ITS1和部分Adh基因的序列。其中ITS1序列的长度为513-587bp,共有191个信息位点;Adh基因片段的长度在714-747bp之间,共99个信息位点。考虑到单个分子提供的信息较少,将两个分子的序列综合起来,组成一个较长的复合序列。分别根据ITS1,Adh和两个分子的复合序列排比(Alignment)结果,和最大简约法和邻接法构建分子系统树,其中根据复合序列构建的系统树与形态学研究结果最为一致。分子树显示curviceps种亚组的特种确定单独形成一个分枝,为种亚组级的分类阶元,支持了形态学将其建立为一个新种亚组。根据Kimura距离,估算了复合分子的替换速率约为每百万年1.48%,进而计算出5个种亚组的分 歧年代。结合各物种的地理分布,推测了immigrans种组的进化历史:curviceps种亚组与quadrilineata种亚组的亲缘关系最近,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的温带地区。它们之间的分歧时间大约为3.4百万年,是最年轻的两个种亚组。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及附近的热带地区的hypocausta种亚组的物种是最早分化出来的,与其他种亚组的分歧时间约为9.2百万年。该结果与形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相吻合。值得一提是的,目前归属仍存在争议的物种D.neohypocausta,在分子系统树中与hypocausta种亚组的物种相距较远,而与immiagrasn种亚组的关系较近,但分枝置信度较低(<50%)。由于还缺乏其他方面的证据,因此D.neohypocausta的归属有待今后的研究来作定论。  相似文献   
164.
菝葜的药用价值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植物学特性及其分布菝葜 (SmilaxchinaL .)是百合科的一种多年生落叶攀援灌木 ,地上茎高 80~ 4 80cm ,细长坚硬且疏生倒钩刺 ;地下根状茎粗硬发达 ,并具很多坚硬突起 ,状似菱角 ,根状茎直径 2~ 3cm。单叶互生 ,花期叶幼小 ,叶革质或纸质 ,有光泽 ,卵圆形或椭圆形 ,具弧形叶脉 3~ 5条 ,叶长 2 .5~ 13cm ,宽 2 .1~ 10cm ,先端钝圆或略尖 ,基部浅心形或圆形 ,叶两面均无毛 ,下面微苍白色 ,叶枯干后一般变成红褐色。叶柄长 5~ 15mm ,具狭鞘 ,几乎全部有卷须两条。伞形花序腋生 ,总花梗长约 15mm ,花单性异株 ,…  相似文献   
165.
低强度激光生物效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结合低强度激光生物效应研究的现状,对低强度激光生物效应机理研究的各种观点进行了归纳分析,提出了对低强度激光生物效应机理研究的一些初步思考,把低强度激光生物效应的一般过程归纳为:激光(辐射)→初始光受体→信号传导与放大→生物效应。并指出探讨低强度激光生物效应机理,应着重于寻找并研究初始光受体与激光的相互作用,以及随后的信号传导与放大过程。  相似文献   
166.
陆剑  吕静  陈慧贤  张文霞  戴灼华 《遗传》2001,23(4):388-332
为提高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的精度,降低试验误差,采用重复内分组随机区组设计,对低遗传力性状的B12和B22或F23家系平均数资料进行遗传分析.通过AIC准则和适合性检验比较无主基因(A-0)、1对主基因(A)、2对主基因(B)、多基因(C)、1对主基因+多基因(D)和2对主基因+多基因(E)模型以鉴定其遗传模式.采用IECM算法估计混合模型参数.通过油菜HSTC14×宁油7号初花期F23家系平均数资料阐明该方法.  相似文献   
167.
羊驼体内存在天然缺少轻链的重链抗体,克隆重链抗体可变区(VHH),即可构建单域抗体(single-domain antibodies,sdAbs),又称纳米抗体(nanobody,Nb)。利用非免疫羊驼噬菌体文库筛选肿瘤特异性蛋白B7-H4的纳米抗体,经过4轮淘选,ELASE鉴定阳性克隆噬菌体,测序获得其DNA序列后体外转录为mRNA,将修饰纯化后的mRNA转染到肿瘤细胞,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mRNA在肿瘤细胞内是否表达,Western印迹进一步验证其表达情况;通过CCK-8法鉴定其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能力;划痕实验鉴定其对肿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ell法鉴定其对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的影响;裸鼠荷瘤模型瘤旁注射mRNA,鉴定其在体内实验对肿瘤组织的作用。结果显示,通过淘选获得1个高亲和性的噬菌体株菌H6;DNA测序并导出的氨基酸序列符合羊驼纳米抗体结构;将其mRNA导入肿瘤细胞,能有效表达出纳米抗体H6;转染H6-mRNA的肿瘤细胞(0.84±0.08)与未转染H6-mRNA的对照组(1.83±0.04)相比,其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1,其迁移和侵袭能力(78.60±5.36)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197.80±21.04),效果优于B7-H4 mRNA的siRNA(95.40±16.56);在裸鼠乳腺癌模型中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效果优于紫杉醇和B7-H4 mRNA的siRNA。这说明筛选所得抗B7-H4纳米抗体H6能特异结合B7-H4蛋白并封闭其功能,导致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受到抑制。该结果为利用B7-H4作为治疗癌症的靶点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8.
目的:将非药物性干预措施与传统药物方法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出生的喂养不耐受极低出生体重儿11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MED)55例、非药物治疗组(NON-MED)55例。药物治疗组采用红霉素;非药物治疗组采用腹部按摩法与非营养性吸吮。结果:两组患儿经治疗后,MED组腹胀消失天数(4.4±0.5)、呕吐天数(2.2±0.5)、每日呕吐次数(3.5±0.8)、胃潴留量占每日喂养量(18.3±0.8)、达全肠道喂养天数(8.2±0.7);NON-MED组腹胀消失天数(3.7±0.1)、呕吐天数(1.9±0.6)、每日呕吐次数(2.8±0.1)、胃潴留量占每日喂养量(12.6±0.4)、达全肠道喂养天数(6.1±0.3)。各项治疗指标的对比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ED组治疗有效率76.4%;NON-MED组治疗有效率83.6%。结论: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  相似文献   
169.
一种高效的植物DNA提取和PCR扩增体系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一种高效简易的植物DNA提取和PCR扩增体系。该体系仅需一步即可提取DNA,扩增时延长PCR预变性时间便能获得较好的目的基因扩增结果。本体系具有较高的实验稳定性和较好的物种适用性,将大大提高植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和基于分子标记辅助的植物育种实验效率,节省科研成本。  相似文献   
170.
目的:分析SOX4基因的调控网络和蛋白产物特征,并进行验证。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人SOX4基因的调控网络及其蛋白产物与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在肺癌细胞系和肺癌临床样本中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mi RNA-30s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人类SOX4蛋白可能与TP53、DICER1和SDCBP2等3种蛋白相互作用;SOX4基因可能受多种lnc RNA和mi RNA的调控;hsa-mi R30s在临床样本中表达模式不完全相同。与癌旁组织相比,hsami R30c-5p和hsa-mi R30d-5p在癌组织中显示低表达,hsa-mi R30d-5p则相反;与正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KMB17相比,肺癌细胞系A549和H1299中3个mi RNA-30成员的表达模式均为高表达。结论:SOX4基因及其蛋白产物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基础,但尚须相关实验验证,以确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