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48篇
  56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近年来,我们根据美国芝加哥大学布卢姆教授的教育目标分类的思想结合教学实际,在动物学科进行了目标教学。下面仅就《腔肠动物门》的目标教学为例,简述如下: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师每上一节课,都要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这个教学目的具体化,明朗化,系统化为教学目标。目标教学就是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的思想,依靠教学大纲,结合  相似文献   
42.
川麦冬中的新C27甾体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百合科植物川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 Ker-Gawl.)块根中分离得到4个C27甾体甙类化合物,其中两个为新化合物:ophipojaponin A(1)和B(2)。它们的结构通过波谱和化学方法鉴定为:pennogenin3-O-[2′-acety-α-L-rhamnopyranosyl(1→2)]-β-D-xylopyranosyl(1→3)-β-D-glucopyranoside(1),26-O-β-D-glucopyranosyl-(22ξ,25R),-3β,14α,22ξ,26-tetrahydroxyfurost-5-ene 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xylopyrano-syl(1→3)-β-D-glucopyranoside(3)and ruscogenin 1-O-[α-L-rhamnopyranosyl(1→2)]-β-D-xy-lopyranosyl(1→3)-β-D-fucopyranoside(4)。  相似文献   
43.
海南产木薯茎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呋喃(1)、肥牛木素(2)、3-吲哚甲酸(3)、3,9,13-megastigmanetriol (4)、穗花杉双黄酮(5)、yucalexin P-21 (6),其中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3、46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4.
吸入性速发型青霉素过敏反应1例段丽君张立新富伟沈阳军区总医院北陵医院内科(110031)患者:女性,53岁,因冠心病入院,既往有青霉素高度过敏史,有因他人的青霉素液溅入角膜致过敏性休克史,入院时患者血压20/12KPa,入院当日下午13:30分,患者...  相似文献   
45.
郑濡永  陈桂清 《菌物学报》1991,10(Z1):45-58
由石家庄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皮肤科李成龙大夫提供的一株人体皮肤病菌经我们研究鉴定为毛霉目(Mucorales)毛霉科(Mucoraceae)根毛霉属(Rhizomucor)的一个种,并定名为多变根毛霉新种(Rhizomucor variabilis Zheng & G.-q.Chen sp. nov.)。据李大夫介绍,这株菌是从一名居住在江苏农村到该医院看病的女病人的手上病部分离的。这个病人没有一般真菌病病人所患有的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白血病等等。她也没有患有其他毛霉病,因此她的皮肤毛霉病是原发性的而不是继发性的。我们查阅文献结果,国内由根毛霉属真菌引致的毛霉病过去仅有过一次肺部感染的报道;国外则有过较多次数的由根毛霉引致的人体毛霉病,主要为肺部疾病并可引致继发性的皮肤病,尚未见有由根毛霉属引起的原发性皮肤毛霉病的报道。无论国内、外引起人体毛霉病的根毛霉均为微小根毛霉[Rhizomucor pusillus(Lindt) Schipper,包括Mucor pusillus Lindt,Mucor parasiticus Lucet & Costanin等异名]一种。因此,本病例为我国第二例由根毛霉弓l起的人体毛霉病及第一例由根毛霉引起的人体皮肤毛霉病,同时又是全世界第一例由根毛霉属除微小根毛霉以外的另外一个种引起的人体毛霉病,很可能还是全世界第一例由根毛霉引起的人体原发性皮肤毛霉病。多变根毛霉与根毛霉属内所有过去已报道过的种都有显著差异。它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4-30℃,最低9℃,最高38℃;其他种均为高温真菌,它们的最高生长温度可达55℃或更高。形态方面,多变根毛霉也与属内其他已知种明显不同。它的菌落高达4-8 mm并呈鲜明的浅黄色;其他已知种菌落低矮,除奈尼塔尔根毛霉(Rhizomucor nainitalensis Joshi)外全部为深暗灰色,奈尼塔尔根毛霉菌落色泽虽然较浅,但为浅灰或灰黄色,与多变根毛霉的鲜明黄色不同。它的假根异常发达并可从菌体的各个部位如菌丝、匍匐丝、孢子枝、孢子囊、囊轴上长出;其他已知种的假根一般都不发达且从未见有从孢子枝、孢子囊、囊轴等处长出的描述。它的孢子枝的分枝常常长于主枝;其他已知种则分枝长度一般不超过主枝。它的囊轴形状多变:球形、近球形、扁球形、卵形、椭圆形、梨形等等,两边对称或不对称,溢缩或不绕缩,纵向深裂或不作纵向深裂;其他已知种的囊轴形状通常为倒卵形至梨形的规则形状。它的囊领明显;其他已知种的囊领均很不明显至缺如。它的孢囊孢子形状和大小变化都较大,卵形、椭圆形、矩圆形、近球形、近三角形或其他各种不规则形状,长度范围2.5-16.5 μm;其他已知种除上面已经提到过的奈尼塔尔根毛霉外,它们的孢囊孢子形状仅限于卵形、椭圆形、近球形等较规则的形状,长度范围总是在3-6 μm范围内,奈尼塔尔根毛霉的孢囊孢子形状虽然多变,但其决度亦在3-6 μm的范围内。此外,多变根毛霉的孢子囊、囊轴、孢囊孢子等各种构造均较大;其他已知种则较小,其中肿梗根毛霉[Rhizomucor tauricus (Milko & Schkurenko) Schipper]虽亦较大,但除此之外与多变根毛霉迥异。多变根毛霉未见有接合孢子,将我们保存的全部微小根毛霉菌株与它分别配对时,或将我们的几对别的属的(+)(-)测试菌株与它分别配对时,均未见形成接合孢子或有任何反应。  相似文献   
46.
提出一种新型制备电泳方法即多通道流动电动电泳技术,建立了微机控制的电泳设备,考查了操作条件对设备分离效率的影响。应用该技术进行牛血清清蛋白(BSA)-牛血红蛋白(HBB)混合物的连续分离,每小时从含BSA、HBB备37.Omg的蛋白质混合物中分离出13.6mg的BSA和20.Omg的HBB。应用该技术进行尿激酶粗品的纯化,可将其比活力由4 000IU/mg提高到4×104IU/mg以上.产量在10×104IU/h以上。将该技术与(NH4)SO- 沉淀方法结合,从15ml免疫鼠血清中分离出12.5mg高纯度尿激酶抗体IgG,产量为2.1mg/h。上述结果证明多通道流动电泳技术其有分离速度快、精度高和可操作性好等优点,在生物产品分离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7.
以赖氨酸产生菌A111(HS-、AECr)为出发株,经化学诱变剂MNNG(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及单氟醋酸处理获得单氟醋酸抗性突变株F79,摇瓶发酵产L-赖氨酸盐酸盐7.0%~7.5%,对糖转化率38%~40%,分别比A111株提高约25%及20%。然后,再以F79菌为亲株经MNNG及噻唑丙氨酸处理获得噻唑丙氨酸抗性突变株FH128,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摇瓶发酵产L-赖氨酸盐酸盐8.5%~9.5%,最高产酸率11%,对糖转化率45%~50%。在16L自控发酵罐发酵,产L-赖氨酸盐酸盐12%~14%,对糖转化率40%~45%;在20~100m3发酵罐发酵,产酸率为8.5%~9.5%,对糖转化率40%~42%,提取总收率80%~85%,成品(饲料级L-赖氨酸盐酸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GB8245-87)。FH128菌株遗传性能稳定,营养要求粗放,工艺较简单,便于工业化,二年前已应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48.
兔下丘脑室旁核刺激引起的肾交感神经传出活动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富维骏  陈建国 《生理学报》1989,41(2):111-119
本实验用家兔,氯醛糖及尿酯混合静脉麻醉,制动,人工呼吸,颈部分离出三对神经——迷走、窦及主动脉神经,以备实验中切断。记录股动脉压、肾交感神经传出性放电活动(RSED)及其频率幅度直方图。借助脑立体定向仪刺激下丘脑室旁核,当刺激较强时,在交感神经放电短暂增加之后,可引起血压升高及RSED抑制。这一抑制过程可分为两个时相:血压不变期间的初期抑制时相及与血压升高同时并存的后期抑制时相。实验发现RSED总抑制时程及后期抑制时程均与血压变动具有正相关关系,而初期抑制时程与血压变动无相关关系。切断压力感受性神经前后,虽初期抑制时程的均值无显著差异,但在切断压力感受性神经后,总抑制时程及后期抑制时程的均值大大缩短。当用较弱刺激施于室旁核时,可不引起血压变化,但仍能引起RSED抑制。这个抑制亦可因切断压力感受神经而显著缩短。上述实验结果表明:(1) 在中枢内存在着一个室旁核-肾交感传出系统的抑制机制;(2) 初期抑制来源于中枢性抑制机制,而后期抑制时相主要来源于压力感受性反射,但亦有中枢抑制机制的参与;(3) RSED的中枢抑制可能并不是兴奋后压抑,而是自室旁核至脊髓交感节前神经元的主动性抑制。  相似文献   
49.
悬钩子种质评价标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九十年代初在南京建立了悬钩子属田间基因库。考虑到国内外尚未发表悬钩子属种质评价标准,特拟定此标准供田间基因库使用。内容包括登记数据、引种数据、栽植数据、繁殖保存数据、植株数据、病虫害敏感性、同工酶酶谱、染色体计数和备注等9部分。在植株数据中有:1.植株类型;2.植株大小;3.生长势;4.刺;5.萌蘖;6.顶端生根习性;7.枝蔓寿命;8.叶(包括叶成分等共10项);9.花序;10.花;11.果(包括果实成分等共18项);12.适应性;13.丰产性  相似文献   
50.
天然型与非天然型脱落酸的生物活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新方法精制脱落酸(ABA)异构体试样,提高了(S)-(+)-ABA与(R)-(-)-ABA两对映体纯度。抑制生长试验和残留量分析以及气孔闭合试验表明:天然型(S)-(+)-ABA活性显著高于非天然型(R)-(-)-ABA或(SR)-(±)-ABA。抑制莴苣种子发芽50%的活性强度,(S)-(+)-ABA约是(R)-(-)-ABA的5倍,(SR)-(±)-ABA介于两者之间。抑制萝卜下胚轴生长试验,最显著有效期为2~6d,生理作用期约为一周,(S)-(+)-ABA活性是(R)-(一)-ABA的3.5倍。鸭跖革气孔闭合试验,(S)-(+)-ABA活性比(R)-(-)-ABA高1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