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2篇
  24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3篇
  1966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南方丘陵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以五华县新一村为例钟继洪,唐淑英,谭军(广东省土壤研究所,广州510650)ImprovemcntofAgro-ecologicalEnvironmentinHIillyandMountainousArcasofSouthChina:TakingXinyiVillageofWuhuaCountyasanExample¥.ZhongJihong,TangShuying,TanJun(GuangdongInsti-tuteofSoilScience,Guangzhou510650).ChineseJournalofEcology,1993,12(4):52-54.XinyivillagerepresentsatypicalhillyandmountainousareainGuangdongprovince.Asaresultofpro-longedextensiveexploitationofnaturalresources,itsagro-ecologicalenvironmentwasworsened.Throughharnessingthelandresourcesoft  相似文献   
52.
53.
冻融作用对三江平原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富  臧淑英  刘赢男  吴祥文  倪红伟 《生态学报》2019,39(21):7938-7949
为了研究冻融作用对不同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及酶活性的影响,选取三江平原未受干扰小叶章湿地(UDAW),干扰小叶章湿地(DDAW)和水稻田(RP)土壤(0-10 cm,10-20 cm和20-30 cm)进行室内冻融模拟实验。实验设置(-10-10℃)和(-5-5℃)两个冻融幅度。将经过3次、6次、10次和15次冻融循环处理后的土壤活性有机碳和酶活性分别与未经过冻融处理的FTC(0)对比。结果表明:冻融循环增加了3种湿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浓度。随着活动层深度的增加,同一类型土壤DOC增量降低,不同类型土壤DOC增量为UDAW最高,其次是DDAW,RP增量最低。与此相反,冻融循环均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浓度和纤维素酶、蔗糖酶和淀粉酶的活性。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冻融循环对MBC和3种酶活性的影响逐渐减弱,不同类型间MBC浓度和3种酶活性降低幅度为UDAW高于DDAW,RP降低幅度最小。冻融幅度对DOC浓度的影响为-5-5℃大于-10-10℃,而对MBC浓度和3种酶活性的影响则是-10-10℃大于-5-5℃。冻融次数显著影响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DOC与MBC)及3种酶活性(P < 0.05)。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DOC浓度先升高后降低,MBC浓度和3种酶活性则先降低后升高。此外,UDAW和DDAW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土壤酶活性显著正相关(P < 0.01),暗示DOC浓度的增加,MBC起着重要作用。而在RP土壤中,二者的相关性降低,或许与人类的强烈干扰有关。  相似文献   
54.
高速逆流色谱纯化二氢杨梅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实验采用高速逆流色谱纯化二氢杨梅素。结果表明:选用溶剂系统为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1:3:2:2),在转速为800r/min,进样量为200mg、进样速度为1.5ml/min的条件下,能很好地将80%左右的粗二氢杨梅素提纯到90%以上,进样速度、进样量对二氢杨梅素的分离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5.
基于转录组数据高通量发掘扶桑绵粉蚧微卫星引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罗梅  张鹤  宾淑英  林进添 《昆虫学报》2014,57(4):395-400
【目的】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害虫。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研究在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的构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品种鉴定、基因定位、遗传多样性、动植物分类和进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筛选的SSR引物将为扶桑绵粉蚧遗传多样性分析、进化分析及入侵生物学等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高通量搜索的方法对扶桑绵粉蚧转录组中28 120条unigenes的数据进行搜索。【结果】共找到1 781个SSR位点。扶桑绵粉蚧转录组中SSRs的主要重复类型是单核苷酸重复,占SSR总数的89.44%;其次是三核苷酸重复,占SSR总数的7.52%。单核苷酸重复里主要是A/T基序,占了总量的87.42%。基于筛选的SSRs,运用Primer 3软件进行引物的批量设计,共有481个unigenes成功设计引物,共设计出1 228对引物。【结论】研究表明利用扶桑绵粉蚧转录组数据开发SSR标记是可行的,本研究开发的引物将为扶桑绵粉蚧遗传多样性分析、进化分析及入侵生物学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6.
丁香杂交胚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名称:丁香属植物(Syringa)。材料类别:①授粉40~50天的丁香(Syringameyeri×S.microphylla)杂交胚;②授粉60~110天的丁香。(Syringa persica×S.VuZgarls"Albaplena”)杂交胚。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蔗糖浓度3%,pH=5.8,培养温度25±2℃,光照强度1000~2500lx,每日光照14小时。杂交组合①取授粉后40~50天的杂交幼胚进行培养。杂交组合②取授粉后60~110天的杂交胚培养,从授粉后60天开始,每周取胚培养1次。当授粉90天后,每隔1天取胚培养1次,直到110天  相似文献   
57.
通过在福建省三明市陈大林业国有林场内开展土壤增温(增温5 ℃、不增温)和氮添加(不添加、4、8 g N·m-2·a-1)的交互试验(共6个处理),研究土壤增温、氮添加及二者交互作用对杉木细根径级根长分布的影响,用扩展模型可很好地拟合6个处理的径级根长分布(R2=0.97).结果表明: 增温使杉木细根总根长变小,但对细根直径影响不显著;氮添加使杉木细根总根长和直径均变小;增温和氮添加的交互作用对细根总根长有显著影响,但对细根直径无显著影响.6个处理细根径级根长分布均能用极值函数模型较好地拟合(R2>0.98).相关分析显示,直径<1 mm细根的比根长与极值模型拟合参数c值呈显著负相关,实际总根长与极值模型拟合参数b呈显著正相关.增温和氮添加及其交互作用可以影响杉木细根形态特征;极值模型拟合各处理径级根长分布所得参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细根形态特征对环境条件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58.
59.
竹叶对萝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淑英  岳永德  汤锋  魏琦  喻谨  王进  姚曦 《生态科学》2010,29(3):221-228
采用琼脂混粉法研究了22属83种竹叶对萝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g·L-1的添加浓度下,供试竹叶对萝卜幼苗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对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胚轴生长和鲜重的抑制作用。刚竹属、簕竹属、大明竹属、牡竹属中,对根长的抑制率在50%以上的竹种分别占70.83%、71.43%、62.50%、85.71%;其它竹属的30种竹叶,有73.33%的竹种对萝卜幼苗根长的抑制率超过50%。淡竹、桂竹、孝顺竹、宜兴苦竹、长叶苦竹、甜龙竹、铺地竹和铁竹等8种竹叶对萝卜幼苗的抑制作用显著,对萝卜根的抑制率均在80%以上。结果对于竹类植物化感作用研究具有参考作用,对拓展竹叶资源的化学利用途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