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6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467篇
  173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大豆蛋白磷酸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学斌  宋丹凤 《植物研究》2001,21(1):106-109
对大豆蛋白磷酸化的方法作了较为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以寻求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改性方式, 为充分利用大豆资源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52.
为建立多顺反子质粒载体转染技术获得人脂肪干细胞(adipose stem cells,ASCs)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cy stem cells,iPSCs),应用2A元件连接Oct4/Sox2/KLF4/c-Myc四因子基因,构建为单一开放阅读框的多顺反子质粒载体.使用该质粒对ASCs进行转染及重编程为iPSC.采用形态学观察、特异性抗体免疫荧光鉴定、体外拟胚体诱导分化和体内畸胎瘤形成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ASCs成功重编程为iPSCs,具有与人胚胎干细胞相似的形态学及多向分化潜能;通过拟胚体和畸胎瘤实验证实iPSCs能在体内外分化成三胚层细胞;DNA印迹实验显示质粒载体序列未整合至iPSCs基因组中.因此,通过多顺反子质粒载体重编程技术成功建立的人iP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减免发生插入突变和免疫排斥问题,为iPSCs在遗传性或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3.
在研究胰岛素(Ins)、地塞米松(Dex)和甲基异丁基黄嘌呤(Mix)对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PAI-1基因表达的影响基础上,为进一步探讨Ins、Dex调控PAI-1基因转录表达的调控机制,应用DNA重组技术,构建含萤光素酶(luciferase)报告基因和PAI-1启动子不同长度片段的嵌合质粒,转染3T3-L1前脂肪细胞并测定报告基因荧光素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小鼠PAI-1基因起动子-690至-850碱基序列之间有一个Dex的正调控元件.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发现:Dex顺式元件位于PAI-1启动子的-750至-770碱基序列.其组成为:5′ GGTAACCTCTGTTCTCAT 3′.同时还发现在PAI-1启动子的-720至-740碱基序列中,存在一个C/EBPs的结合元件5′CCAAT3′并用凝胶电泳迁移实验对这些元件进行了鉴定.表明Dex正是通过激活转录因子(糖皮质激素受体,GR)和C/EBPα一起与各自的顺式元件结合来促进PAI-1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在脑梗死后康复期使用益生菌治疗促进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

方法

成年雄性SPF级7~8周龄Wistar大鼠,体重200~250 g,共35只。25只大鼠颅内注射内皮素制作脑缺血模型,模型制作后5只大鼠死亡,剩余2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缺血组(ISC组)和缺血+益生菌组(ISC+PB组),每组10只。另外1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SHAM组)。SHAM组大鼠仅使用生理盐水按照上述造模流程进行。各组均喂食普通大鼠饲料。ISC+PB组大鼠第7天开始使用益生菌VSL#3溶液进行灌胃,0.25 mL/(只•d)。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d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凋亡试剂盒检测凋亡细胞。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与梗死周边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蛋白水平变化。使用梯形平衡木测试大鼠的肢体运动功能。

结果

ISC组大鼠TUNEL阳性细胞数量较SHAM组显著增多(t=3.278,P=0.016),ISC+PB组大鼠的TUNEL阳性细胞数量低于ISC组(t=2.721,P=0.037)。ISC组大鼠海马与梗死周边BDNF蛋白表达水平高于SHAM组(t=2.012,P=0.032),ISC+PB组大鼠海马与梗死周边皮层BDNF水平较ISC组进一步提高(t=1.892,P=0.021)。梯形平衡木行走实验显示ISC组大鼠产生明显的运动功能损伤(t=3.425,P=0.041),而ISC+PB组错误率低于ISC组(t=4.131,P=0.024)。

结论

脑梗死后益生菌通过调控BDNF水平,抑制细胞凋亡,改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5.
涉及近年来采集自青岛沿海的自由生聚缩虫属纤毛虫14种,包括9个国内新纪录:交替聚缩虫Zoothamnium alternans Claparède & Lachmann,1859,弗氏聚缩虫Z. foissneri Ji et al.,2005,黑凯聚缩虫 Z. hiketes Precht,1935,海洋聚缩虫 Z. marinum Mereschkowski, 1879,霉聚缩虫Z. mocedo Entz,1884,倪氏聚缩虫 Z. nii Ji et al.,2005,拟树状聚缩虫 Z. pararbuscula Ji et al., 2005,王氏聚缩虫Z.wangi Ji et al., 2005,许氏聚缩虫 Z. xuianum Sun et al.,2005;以及其他5个已知种:群栖聚缩虫Z. commune Kahl, 1933,双缘聚缩虫Z. duplicatum Kahl,1933,巨大聚缩虫Z.maximum Song,1986,羽状聚缩虫Z.plumula Kahl,1933,中国聚缩虫Z.sinense Song,1991.对以上各种作了简要的综合性描述,并给出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56.
梁友嘉  徐中民  钟方雷  宋晓谕 《生态学报》2013,33(15):4758-4766
生态系统服务(ES)评价为减缓或阻止人类活动导致的各种复杂生态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法,同时也有助于解决日益增加的各种土地利用冲突.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运用一种新的空间化方法开展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并注重实现与土地利用研究的集成分析.首先根据研究区不同的群落生境和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然后检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方式对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影响,最后分析该方法和数据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1)在灌区和甘州区两个尺度上,4类ES生产能力值均表现为:文化服务>支持服务>调节服务>供给服务;2)2000-2009年,4类ES供给都呈递减趋势,同时,城镇用地、路网建设等人类活动驱动的土地利用方式迅速增加,整个绿洲农业区处于过度开发状态;3)该方法可操作性强,多学科的数据和知识分析是ES研究的难点.  相似文献   
57.
用PCR方法扩增人微小纤溶酶原(Microplasmingen,mPlg)基因,再与表达载体重组.构造mPlg原核表达质粒并转化大肠杆菌。阳性克隆pSSE-mPlg经温度诱导表达,SDS-PAGE等方法证明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为29kDa。占全菌总蛋白的24%左右,并在菌内形成包涵体。经半胱氨酸再氧化法和空气氧化法复性。表达产物r-mPlg经SK作用后显示纤溶活性。同时对蛋白质浓度、复性时间等因素对复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8.
最大信息熵原理与群体遗传平衡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建立了用最大信息熵原理推导群体遗传平衡定律的统一数学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统一解,此解正是Hardy-Weinberg定律所给出的平衡群体的基因型频率,说明当群体信息熵达到最大时,群体基因型频率不再变化,即达到“平衡”。这证明了最大熵分布就是Hardy-Weinberg平衡分布。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与最大信息熵原理的内在一致性说明,杂交和随机交配是一个不可逆过程,使群体基因型信息熵增大,无序性增,是选择和近亲交配使群体的信息熵降低,有序性增加,育种过程实际就是调节群体信息熵的过程。过程信息熵的含义是表示一个概率分布的不确定性,最大熵原理意味着在一定的约束条件,选择具有最大不确定性的分布,从而其分布是最为随机的。最大熵原理在信息,工程,天文,地理,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都有广泛的成功应用,本文从群体遗传学角度证明了这一原理具有普遍适用性。熵是描述系统状态的函数,而最大熵原理则表明了系统发展变化的趋势,系统的最终状态必然是熵增加至最大值的状态,对于任何系统都是如此。因此,群体遗传系统的平衡定律可以统一用最大熵原理进行判定和描述;任意群体的基因型信息熵在随机交配世代传递时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基因型信息熵达到最大值时,就称之为达到遗传平衡。本文将信息论原理应用于群体遗传学研究,揭示了基因信息熵的生物学意义,并表明可以用信息学和控制论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群体遗传学问题。  相似文献   
59.
为了探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叶蝉群落对生态功能变动的动态响应,在中国贵州毕节撒拉溪朝营小流域按不同等级石漠化程度设置样地,并设置响应对照组,在2013-2014年5-10月每月对样地进行野外调查,系统采集叶蝉标本和在室内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以期分析高原山地不同等级石漠化程度下叶蝉群落的时空格局,特别是对石漠化治理效果的生态学响应。结果表明,共采得叶蝉3049头,隶属11亚科53属,其中优势类群为小叶蝉亚科、角顶叶蝉亚科、大叶蝉亚科,分别占总数的44.70%、21.78%、14.66%。与对照组相比,治理区内样地叶蝉的属数、个体数都有增加,并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动,在7月、8月物种丰富度指数最高;随着石漠化治理的深入,叶蝉种数、个体数呈增加趋势。总体上,石漠化等级与叶蝉群落结构特征指数呈现显著的负相关,石漠化等级越低,叶蝉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丰富度指数越大。各等级石漠化样地的Pieluo均匀度指数与优势度指数呈现反向耦合。  相似文献   
60.
本文通过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高效降解轻油(煤油)细菌5092-2,通过形态学、16S rRNA鉴定该菌为Mangroveibacter sp.。进一步对其生长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该菌在23℃到38℃、pH为5.0到9.0范围内生长无明显差异。在温度为35℃,pH 7.2~7.4,160 r/min培养7 d,菌株降解煤油的能力达到52.3%,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