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草鱼是中国的土著鱼类,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被移居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用来控制水草或水产养殖。本研究通过线粒体D-Loop区(764bp)和COII+tRNA基因(719bp)序列分析,了解草鱼的中国土著群体(长江、珠江、黑龙江)和国外移居群体(匈牙利多瑙河、美国密西西比河、日本利根川河)之间以及各地方群体间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中国土著草鱼群体的遗传变异高于国外移居群体;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不同草鱼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而不同地域间的差异极少;群体两两间Fst值比较表明,大多数群体之间遗传差异极显著;由TCS构建的单倍型网络结构图显示,长江草鱼群体是最原始的群体,其他水系草鱼均由长江群体演化而来;通过基因流分析发现,匈牙利多瑙河群体和日本利根川河群体来自长江和黑龙江群体,美国密西西比河群体除引自长江、黑龙江水系外,还有部分引自于珠江水系。  相似文献   
12.
尿素施用量对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大田高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尿素施用量下两种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兰考矮早8”和“豫麦49—198”根际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微生物数量随小麦生育时期的进行呈规律性变化,其中微生物总量在拔节期和抽穗期时数量较多。尿素施用量对小麦根际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两个小麦品种根际微生物总量、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随着尿素施用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两个品种根际微生物数量最高时的尿素量略有差异。同一生育时期,随着尿素施用量的提高,土壤蛋白酶、过氧化氢酶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以他(391kg/hm^2)或T3(586kg/hm^2)处理的酶活性较高,T4(782kg/hm^2)处理的酶活性略有降低;脲酶活性则呈上升趋势,以T4(782kg/hm^2)处理的脲酶活性最大。表明适宜尿素施用量有益于小麦根际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提高,过高则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3.
氮素营养水平对冬小麦碳氮运转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2种穗型冬小麦品种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运转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以探讨氮素营养水平对冬小麦碳氮运转的影响.结果显示,适宜的施氮量(180 kg·hm^-2)能够极显著增加2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叶片、茎鞘等营养器官花前贮藏物质及花前贮藏氮素的再运转量和运转率以及总再运转量和运转率,也能够极显著增加成熟期籽粒氮素含量和花前贮藏氮素总运转量对籽粒氮素含量的贡献率.各施氮处理对2种穗型小麦品种花后氮素积累量对籽粒氮素含量贡献率的影响效应不明显.结果表明,适宜的施氮量有利于小麦籽粒和蛋白质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