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5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47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31.
镉(cadmium,Cd)是环境中常见的一种重金属,Cd^(2+)可以通过穿透血脑屏障,产生神经毒性,从而诱发各种神经退行性疾病,雷公藤红素是雷公藤的一种有效成分,具有抗癌、抗炎等一系列药理作用,本文探究雷公藤红素对Cd^(2+)诱导的相应神经毒性的影响作用。通过细胞增殖实验、细胞膜完整性实验、细胞形态实验探索了Cd^(2+)对小胶质细胞HMC3活力的影响;通过一氧化氮(NO)检测实验、脂质过氧化(malondialdehyde,MDA)检测实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分析了Cd^(2+)的神经毒性以及雷公藤红素对Cd^(2+)诱导的相应神经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当Cd^(2+)浓度达到40μmol/L时,对HMC3细胞增殖抑制率为(57.17±8.23)%(P<0.01,n=5),继续增大Cd^(2+)浓度,细胞活性将进一步降低;当Cd^(2+)浓度达到40μmol/L以上时,HMC3的细胞膜明显受到破坏,并且破坏作用与浓度呈剂量依赖性关系;随着Cd^(2+)浓度的增加,细胞形态开始变化,贴壁效果变差。Cd^(2+)使HMC3细胞释放的NO量显著增加,而雷公藤红素能够有效地抑制Cd^(2+)诱导的HMC3细胞NO的释放;Cd^(2+)使HMC3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增加,加入10^(-7) mol/L雷公藤红素后,MDA的释放量显著减少;Cd^(2+)会使p-PI3K蛋白含量增加,而加入了雷公藤红素(10^(-7)、10^(-6) mol/L)后,p-PI3K蛋白和p-AKT蛋白的激活均被抑制,从而抑制了细胞凋亡。综上所述,雷公藤红素能够抑制Cd^(2+)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毒性,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2.
文章利用斑马鱼胚胎成纤维细胞(PAC2), 研究烯醇化酶1(Enolase1, ENO1)多肽生化功能及其共价修饰的影响。首先体外合成甲基修饰、乙酰修饰、磷酸修饰和未修饰的ENO1多肽, 分别处理PAC2细胞, 然后检测处理细胞CCK-8、胞内外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和二磷酸甘油酸(2-phosphoglycerate, 2-PG)相对含量; 以及线粒体和溶酶体完整性; 同时利用PCR ARRAY试剂盒比较葡萄糖代谢通路变化。结果表明不同修饰的多肽处理后, 细胞增殖, 溶酶体和线粒体形态, 以及糖代谢通路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为了进一步研究乙酰化修饰ENO1多肽促进细胞增殖的代谢机制, 又将乙酰化修饰的多肽和空白对照处理的PAC2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转录组分析进一步显示乙酰化修饰的ENO1多肽可以改变糖、脂、蛋白质代谢途径, 并激活与癌症和病毒感染病的KEGG通路。研究结果提示烯醇化酶1的多种生化功能可能是蛋白翻译后不同化学修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3.
为了探究从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裂解液中纯化的卵黄脂磷蛋白(lipovitellin, Lv)进入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的分子途径,该研究用Sephadex G-200色谱柱结合QAE-Sephadex A50阴离子交换色谱柱从斑马鱼0 h胚胎裂解液中分离纯化出Lv。FITC标记的Lv(FITC-Lv)预先分别与Hepes、牛组蛋白、鱼精蛋白、卵磷脂、0 h胚胎胰蛋白酶水解物或者斑马鱼胚胎裂解液孵育,再加入至opti-MEM培养基中培养人成纤维细胞,培养一定时间后,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发现Hepes和组蛋白可以促进Lv进入细胞。制霉菌素是陷窝介导的内吞作用(caveolae-mediated endocytosis)的抑制剂,氯丙嗪和蔗糖是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clathrin-mediated endocytosis)的抑制剂,阿米洛利是巨胞饮作用(macropinocytosis)的抑制剂。为了证实Lv进入细胞的分子途径,在FITC标记Lv与人成纤维细胞的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上述抑制剂。结果发现氯丙嗪和蔗糖可以抑制Lv进入细胞。该研究获得如下结论:纯化的斑马鱼Lv单独...  相似文献   
134.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在RB进展过程中的关键致病因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因此,识别与RB进展密切相关的基因能为病情诊断及基因治疗提供重要信息。然而,肿瘤组织具有很强的细胞异质性,不同病理状态下的细胞,其功能及基因表达都可能呈现显著的差异。本研究从公共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下载了1例4个月肿瘤患者和1例2年患者的肿瘤及癌旁组织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从单细胞水平解析不同患病时长的RB肿瘤转录图谱,鉴定与RB进展有潜在关联的细胞亚群及基因集。结果显示,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在单细胞转录图谱上具有整体的一致性,但视锥前体G1期细胞群、G2期细胞群以及小胶质细胞群在肿瘤与癌旁组织中的分布比例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分析了这3种细胞群在RB肿瘤进展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在RB肿瘤的早期阶段,视锥前体细胞在G1期异常增殖,随着RB肿瘤的进展,视锥前体G2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同时,RB进展过程的小胶质细胞群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参与免疫应答的关键基因包括RPL23B2M、HLA家族基因。本研究可为RB发病机制及进展研究提供更多新视角和数据资源。  相似文献   
135.
报道黔北毕节、仁怀和石阡地区晚奥陶世Hirnantian期观音桥层中首次发现的四射珊瑚Axiphoria,Bodophyllum,Dalmanophyllum,Leolasma,Brachyelasmaunicum(Neuman),Grewingkiaanguinea(Scheffen),结合前人报道的该层所产的Borelasma,Kenophyllum,Streptelasma,Ullernelasma等属,进一步表明黔北观音桥层四射珊瑚动物群与斯堪的纳维亚(Scandinavia)、中亚、阿尔泰地区同期珊瑚群关系密切。该动物群对阐明晚奥陶世四射珊瑚古地理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黔北观音桥层四射珊瑚十分丰富,总计有18属39种。文中共描述10属12种,其中1新属3新种,即AmplexobrachyelasmaHeetChengen.nov.,GrewingkiadensicolumnaHeetChensp.nov.,KenophyllumfossulatumHeetChensp.nov.,LeolasmaqianbeienseHeetChensp.nov.。  相似文献   
136.
通过分析珍稀濒危植物峨眉含笑(Michelia wilsonii)种子与果实的表型性状特征,研究其变异规律和空间自相关性,为峨眉含笑天然种群的保护利用工作提供依据。以雅安周公山的峨眉含笑为研究对象,测定12项种实表型性状指标,采用变异系数和半方差函数,探究峨眉含笑种实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显示(:1)峨眉含笑种实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27.59%,种实的形态变异程度最小,种子性状的变异程度比果实性状更为丰富。(2)聚合果下部的种子败育率与蓇葖败育率最高,分别为18.32%和38.22%;中部的败育率最低,分别为15.05%和23.45%。(3)半方差函数模型以指数和球状模型为主,呈聚集分布。除果实长、种子纵径和种子败育率外,其余9项指标具有中高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4)9项指标的各向异性比接近于1,空间异质性表现为各向同性。因此,峨眉含笑种实表型性状在中等尺度的空间范围内具有丰富的变异性。  相似文献   
137.
氯毒素是一种从以色列沙漠蝎的毒液中分离出来的多肽,它具有稳定和紧凑的三级结构,可以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和侵袭,并且可作为靶向剂结合显影剂和药物等用于胶质瘤细胞的治疗.本文就对氯毒素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8.
目的 本研究为首次在高脂血症小鼠模型中,通过脂代谢实验指标的测量,评价将柑橘多甲氧基黄酮粉末加入饼干后的降脂作用,旨在为开发一种新型功能食品提供依据.方法 将60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6组,连续喂养6周,建立高脂小鼠模型,而后饲喂相应饼干,继续喂养6周后,检测小鼠体重、Lee's指数、脏器变化、肝组织生化指标和血清中血...  相似文献   
139.
目的 探究蒜氨酸、大蒜辣素、大蒜粉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SPF级C57BL/6J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蒜氨酸组、大蒜辣素组和大蒜粉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小鼠灌服蒸馏水30 d,蒜氨酸组、大蒜辣素组、大蒜粉组小鼠灌服不同浓度的受试物溶液30 d,采用16S r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实验前后小鼠粪便样本中乳杆菌、双歧杆菌、肠杆菌、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水平变化。结果 给药30 d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前后自身对比,蒜氨酸组、大蒜辣素组、大蒜粉组小鼠的肠杆菌、肠球菌水平无明显变化;乳杆菌、双歧杆菌水平显著增加;产气荚膜梭菌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蒜氨酸、大蒜辣素、大蒜粉对肠道菌群具有有益的调节作用,是一种良好的天然有益于肠道菌群的食品。  相似文献   
140.
为了降低野生型葡激酶 (wild- type staphylokinase,wt- Sak)的免疫原性 ,对已构建的葡激酶N端缺失突变体 (ΔNSak) c DNA进行改造 ,将其主要的抗原决定簇编码序列突变为丙氨酸密码子 .该突变体 (ΔNMSak) c DNA与原核表达载体 p LY- 4重组后 ,转化大肠杆菌 JF1 1 2 5.经温度诱导 ,ΔNMSak获得高效表达 ,重组蛋白占全菌总蛋白的 60 % ,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包涵体经洗涤 ,8mol/L尿素溶解 ,稀释复性 ,离子交换色谱一步分离至电泳纯 ,纯度达 95%以上 ,分子量与理论值相符 ,比活性 8.5× 1 0 4 HU/mg.经 ELISA法、发色底物法测定 ,ΔNMSak与 wt- Sak制备的兔抗wt- Sak抗血清的免疫反应性显著降低 ,经抗血清温育后 ,wt- Sak活性下降程度远高于 ΔNMSak.ΔNMSak、wt- Sak分别免疫豚鼠 ,以 ELISA法测定豚鼠血清中相应抗体的效价 ,ΔNMSak组的抗体效价明显低于 wt- Sak组 ,表明 ΔNMSak的免疫原性显著下降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