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2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458篇
  170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国全列虫属(Holosticha)—新记录种宋碧玉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环保室武汉430072于天目山亚热带土壤原生动物调查中,发现全列虫属一新记录种——弯全列虫Hoforoicha。智一nZOthe。土样采自浙江省天目山仙人顶,海拔1500m,土深0—...  相似文献   
102.
宋微波 《动物学报》1998,44(2):121-125
对海洋纤毛虫卵圆急纤虫无性分裂过程中的形态发生做了跟踪观察,结果表明,该种的皮膜演化表现了一系列在腹毛目种类中所罕见的特征:1)新老口围带有一临时性汇联为一的阶段;2)左右缘棘毛原基分步出现,即明显的不同步现象;3)大核的改组在细胞分裂开始前即已完成;4)本种后仔虫之棘毛原基的分化既非独立发生又非来自于老结构的反分化,而是紧靠口原基的一侧向外分衍并极可能是孤立地发展而成;5)老的波动膜在形态发生过程中亦无反分化现象,而呈独特的半原基模式.  相似文献   
103.
本研究以化香树果序为原料药材,采用陶瓷膜分离设备结合乙醇回流法提取化香树果序多酚成分,提取温度77℃,溶剂浓度55%,液料比14 m L/g,提取次数为3次,提取率为3. 02%。通过考察样品浓度、膜孔径及压力,以透过率为指标,得到最大透过率为37. 2%,最佳分离条件为浓度1 g/L,压力0. 8 MPa,膜孔径300KD。在多酚超滤过程中,控制温度24℃,压力0. 8 MPa的情况下,其传质系数k为12. 93 mm/h;膜面平衡浓度Cg为1. 84 g/L;多酚超滤膜阻力Rm为0. 016 1(h·MPa)/mm;浓度极化阻力为0. 005 7·Δp;且多酚超滤膜通量(Jv)与超滤压差(Δp)服从:Jv=Δp/0. 016 1+0. 005 7;超滤膜面浓度(Cm)与Δp服从:Cm=Cbexp12. 93/1(Δp/0. 016 1+0. 033Δp)。结果表明采用陶瓷膜分离多酚成分,透过率高,且膜分离过程符合传质动力学方程,为后续试验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4.
台湾海峡的砂壳纤毛虫研究(纤毛动物门:砂壳亚目)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依据壳体形态对台湾海峡南部0-40m水层的40种砂壳纤毛虫进行了观察,发现其中有3种新种,即倪氏表纹虫Epirhabdonella niei,Xu,Hong et Song,sp.nov.,网状条纹虫Rhabdonella reticulata Xu,Hong et Song.sp.nov,和钝条纹虫Rhabdonella obtusa Xu,Hong et Song,sp.nov.及17个中国新纪录种,同时确定新村网纹虫Favella shintsuensis Nie et Cheng,1947为一同物异名。  相似文献   
105.
microRNA(miRNA)是一类细胞内源性的小片段非编码RNA家族,通过与靶基因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结合,对基因表达进行转录后水平的负性调控,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学过程。对细胞内成熟体miRNA的功能抑制机制之一是抑制物与miRNA互补结合,从而阻止其与靶基因的结合。这类抑制物主要包括细胞内天然存在的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 RNA),以及人工合成或载体表达的外源性miRNA吸附物。本文分别对这两种机制的作用方式进行综述,并对二者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6.
通过调查岷江干旱河谷两河口、飞虹、撮箕和牟托4个样地优势灌丛及其灌丛间空地的表土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组成,探讨植物灌丛群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灌丛种类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以及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并没有显著影响,而同一样地灌丛与空地间的差异却较为显著。灌丛下比空地土壤中具有更高的有机质、养分含量,更高的土壤含水量和更低的容重,而灌丛下相对富集的养分资源是造成灌丛与空地间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同样地影响微生物群落的主要因子存在一定差异,但与氮相关的因子(总氮、有效氮、碳/氮比)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总生物量和细菌类群(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细菌等)。虽然不同灌丛和空地下土壤中细菌群落都没有显著地变化,但真菌和菌根真菌却明显的在灌丛下富集。在飞虹和牟托样地,总磷和碳/磷比与真菌类群,主要指真菌和菌根真菌,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这或许反映了真菌类群对于该区域磷循环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灌丛植被在干旱河谷地区地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氮、磷这两种养分元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要影响。同时,未来对于干旱河谷地区植物-土壤关系的研究应该关注真菌和菌根真菌类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7.
新城疫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8个分泌抗新城疫病毒(ND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根据它们的免疫生物学特性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具有FA和ELISA特性(FN1、FN4、FN29、FN30、FN35、FNl22);(2)具有FA、ELISA和HI特性(FN7);(3)具有ELISA、HI特性和中和能力(FN106),根据FN30和FN106的ELISA试验,可将11个NDV毒株分为二种不同的抗原群,应用FN4-FITC,FN7-FITC和FN29-HRP试剂,对人工感染NDV和野外送检病例检测结果表明,单抗试剂的DFA阳性率(92.3%)高于病毒分离阳性率(87.2%),两种方法的符合率89.7%,这些单抗试剂用于临床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且方法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08.
涉及近年来采集自青岛沿海的自由生聚缩虫属纤毛虫14种,包括9个国内新纪录:交替聚缩虫Zoothamnium alternans Claparède & Lachmann,1859,弗氏聚缩虫Z. foissneri Ji et al.,2005,黑凯聚缩虫 Z. hiketes Precht,1935,海洋聚缩虫 Z. marinum Mereschkowski, 1879,霉聚缩虫Z. mocedo Entz,1884,倪氏聚缩虫 Z. nii Ji et al.,2005,拟树状聚缩虫 Z. pararbuscula Ji et al., 2005,王氏聚缩虫Z.wangi Ji et al., 2005,许氏聚缩虫 Z. xuianum Sun et al.,2005;以及其他5个已知种:群栖聚缩虫Z. commune Kahl, 1933,双缘聚缩虫Z. duplicatum Kahl,1933,巨大聚缩虫Z.maximum Song,1986,羽状聚缩虫Z.plumula Kahl,1933,中国聚缩虫Z.sinense Song,1991.对以上各种作了简要的综合性描述,并给出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09.
梁友嘉  徐中民  钟方雷  宋晓谕 《生态学报》2013,33(15):4758-4766
生态系统服务(ES)评价为减缓或阻止人类活动导致的各种复杂生态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法,同时也有助于解决日益增加的各种土地利用冲突.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运用一种新的空间化方法开展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并注重实现与土地利用研究的集成分析.首先根据研究区不同的群落生境和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然后检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方式对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影响,最后分析该方法和数据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1)在灌区和甘州区两个尺度上,4类ES生产能力值均表现为:文化服务>支持服务>调节服务>供给服务;2)2000-2009年,4类ES供给都呈递减趋势,同时,城镇用地、路网建设等人类活动驱动的土地利用方式迅速增加,整个绿洲农业区处于过度开发状态;3)该方法可操作性强,多学科的数据和知识分析是ES研究的难点.  相似文献   
110.
地形对植被生物量遥感反演的影响——以广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巍巍  管东生  王刚 《生态学报》2012,32(23):7440-7451
目前植被生物量遥感反演研究中的地形校正主要是校正地形变化对地表反射率的影响,较少考虑地形起伏引起的像元面积与实际地表面积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将导致植被生物量估算结果的偏差.在生物量遥感反演的基础上,结合地表面积计算模型和物质守恒定律,建立了生物量地形校正模型,定量分析和讨论了地形起伏对广州市植被类型面积提取和生物量准确估算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校正前后全市针叶林、阔叶林、草地、灌木林和园地面积分别增加6.18%、3.70%、2.86%、1.92%和1.29%;在综合分析区域生物量遥感反演中的各种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建立的各植被类型的生物量模型均具有较高精度,相关系数均接近或者超过0.9,可以满足生物量反演的要求;全市植被生物量呈现出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格局,像元实际代表的林地(阔叶林和针叶林)平均生物量为61.86t/hm2,高于珠三角区域生物量平均值,但与亚热带林的顶级群落生物量水平有较大差距,林地生物量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经过校正地形变化引起的像元面积和实际地表面积差异对生物量提取结果的影响后,植被总生物量比校正前增加了5.82%,5种植被类型的总生物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阔叶林、针叶林、草地、灌木林和园地分别增加了7.74%,4.76%、3.34%、2.50%和1.58%.与其它的表面积计算模型相比,利用的像元地表面积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满足生物量遥感估算中地形校正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