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分析探讨γ 射线辐照处理对酱驴肉的贮藏效果,建立适宜的辐照加工工艺参数。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 射线对铝箔袋真空包装酱驴肉进行辐照处理,分析测定室温贮藏过程中,样品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等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2.0k~10.0kGy的不同辐射剂量处理能够有效杀死肉品表面污染微生物,抑制贮藏过程中菌落总数的增加,剂量越大杀菌效果越好,同时减缓了样品pH值上升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的增加,但是对样品的色泽指标(L*值、a*值、b*值)和质构指标硬度、粘聚性的影响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2.
摘要 目的:制备CD14重组蛋白及抗CD14单克隆抗体。方法: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克隆CD14编码基因,将其连接至质粒pRSETC,构建表达质粒pRSETC/CD14,转染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DE3),筛选阳性克隆、用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CD14蛋白表达水平,应用镍柱进行亲和纯化,SDS-PAGE及Western blot进行纯化产物鉴定。纯化后的CD14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筛选分泌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制备单克隆抗体,利用Western blot鉴定抗体活性。结果:获得CD14编码基因,并成功进行了原核表达,SDS-PAGE显示CD14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纯化产物的纯度超过95%。利用杂交瘤技术筛选出稳定分泌抗CD14抗体的细胞株,并制备了高纯度的单克隆抗体,抗体具有CD14蛋白结合活性。结论:成功表达纯化了CD14蛋白,并制备了抗CD14单克隆抗体,为后续开发CD14检测技术提供抗体。  相似文献   
103.
作为开发新型实用性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疫苗的一种尝试, 我们已构建若干组合靶抗原三个线性B- 细胞表位和外源强T- 细胞表位的基因工程hCG嵌合肽。为了检测用这些嵌合肽免疫的动物血清中是否能产生抗各表位的三种抗体,本研究选用能在大肠杆菌中高表达和与生物素亲和性强且特异(方便通过亲和层析纯化)的链霉亲和素为载体,分别构建了三种含β-hCG不同单一线性B_细胞表位(β5,β9和β8)的融合蛋白。在链霉亲和素基因下游多克隆区EcoRⅠ和Hind Ⅲ位点插入各表位编码基因片段(带TAA终止密码子)的pTSA-18重组质粒, 转化BL21(DE3)pLysS宿主菌后, 它们在IPTG诱导下均能以较高水平表达各自目的融合蛋白,而且它们的表达产物在Western blot鉴定中都能被抗各表位特异的多抗或单抗或抗报告表位单抗识别。用改良的制备性PAGE方法可以一步纯化电泳均一性高于95%的三个融合蛋白, 它们的收得率相对1L培养物约为5 mg。作为化学合成表位肽的替代物, β-hCG三个单一B- 细胞表位融合蛋白的可获得性将有助于所构建hCG基因工程嵌合肽以及其他hCG疫苗,也包括它的DNA疫苗的免疫原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RF)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与机体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及血清学指标。采用微型营养评定法(MNA)评价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评价血清PTH与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营养不良发生率(31.63%)明显高于对照组(13.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营养不良患者血清PTH,HDL-C,LDL-C,CRP,BUN及SCr水平均高于潜在营养不良和营养正常者,而血清TP,ALB,TC,TG及Hb均低于潜在营养不良和营养正常者(P0.05)。潜在营养不良患者血清PTH,HDL-C,LDL-C,CRP,BUN及SCr水平均高于营养正常者,而血清TP,ALB,TC,TG及Hb均低于营养正常者(P0.05)。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PTH与MNA,TP,TC,TG,CRP以及Hb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BUN,SCr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ALB,HDL-C,LDL-C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RF患者并发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血清PTH水平与机体营养状况存在一定相关性,临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5.
摘要 目的:建立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顺铂(DDP)耐药细胞株,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调控三阴性乳腺癌DDP耐药的机制。方法:采用小剂量间歇诱导法建立MDA-MB-231耐药细胞株(MDA-MB-231/DDP),在MDA-MB-231/DDP中构建TGF-β1沉默细胞并分为TGF-β1沉默组(sh-TGF-β1)、阴性对照组以及对照组,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TGF-β1含量。另取MDA-MB-231细胞和MDA-MB-231/DDP细胞分为MDA-MB-231组(正常培养MDA-MB-231敏感细胞)、MDA-MB-231-DDP组(正常培养MDA-MB-231 DDP耐药细胞)、TGFβ1-shRNA组(MDA-MB-231 DDP细胞转染TGFβ1-shRNA慢病毒载体)和MDA-MB-231-DDP+3-MA组(MDA-MB-231 DDP细胞给予5mM 3-MA处理2 h)。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耐药株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计算耐药指数及逆转耐药指数,RT-qPCR检测TGF-β1含量,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GF-β1、自噬相关蛋白LC3-I、LC3-II表达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自噬流的变化,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成功建立DDP耐药细胞株MDA-MB-231/DDP,耐药指数为5.231;MDA-MB-231/DDP细胞的TGF-β1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较MDA-MB-231细胞显著上调(P<0.05)。DDP耐药细胞MDA-MB-231/DDP中自噬相关蛋白LC3-II/LC3-I表达较MDA-MB-231细胞显著升高(P<0.05);应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后MDA-MB-231/DDP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II/LC3-I表达显著下降(P<0.05);沉默MDA-MB-231/DDP细胞的TGF-β1基因后,DDP耐药细胞株的耐药指数从5.231下降到3.404,同时自噬相关蛋白LC3-II/LC3-I表达降低(P<0.05),且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黄色和红色斑点的显著减少,表明自噬受到抑制。结论:TGF-β1与三阴性乳腺癌DDP耐药有关,其机制可能是增加自噬引起MDA-MB-231细胞DDP耐药。通过沉默TGF-β1可降低自噬水平,恢复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对DDP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6.
采用液体培养实验方法,研究硝基苯酚胁迫对水稻(Oryza sativa L.)幼苗生长、抗氧化特性、光系统Ⅱ(PSⅡ)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及添加外源褪黑素对缓解硝基苯酚胁迫的作用。结果显示,随着硝基苯酚胁迫浓度的升高,水稻幼苗株高、根长、地下部干重、地上部干重、全株干重和叶片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 P)、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叶绿素含量均有所下降,而叶片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NPQ)上升;同时,根系活性氧[过氧化氢(H_2O_2)和超氧阴离子(O·-2)]积累量、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非硝基苯酚胁迫下,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外源褪黑素显著提高了幼苗地下部干重、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和SOD活性、叶片PSⅡ光化学效率和叶绿素含量。与单独添加硝基苯酚处理相比,硝基苯酚+褪黑素复合处理显著缓解了硝基苯酚胁迫对幼苗生长、叶片PSⅡ光化学效率和叶绿素合成的抑制作用;降低了根系活性氧水平、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外源褪黑素能够显著缓解硝基苯酚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根系活性氧水平、抗氧化酶活性、叶片PSⅡ光化学效率及叶绿素合成的不良影响,提高水稻幼苗对硝基苯酚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7.
新疆地区欧洲李叶片表型性状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疆塔城、伽师、伊犁和轮台的21株欧洲李(Prunus domestica Linn.)单株[‘塔城槟子’(‘Tacheng Binzi’)5株,‘伽师酸梅’(‘Jiashi Suanmei’)、‘吾尔江’(‘Wuerjiang’)、‘艾努拉’(‘Ainula’)、‘阿鲁恰’(‘Aluqia’)和‘克孜吾尔江’(‘Keziwuerjiang’)各1株,均为国内栽培型;‘塔城酸梅’(‘Tacheng Suanmei’)2株,分别为国内栽培型和疑似国内野生型;欧洲李5株,均为国内野生型;‘法兰西’(‘French’)、‘斯坦勒’(‘Stanley’)、‘女神’(‘Goddess’)和‘理查德’(‘Richard’)各1株,均为国外引进型]为实验材料,对其叶片13个表型性状(包括5个定性指标和8个定量指标)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欧洲李单株叶片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2.5%~48.5%,其中,单叶干质量、叶形、叶缘和单叶面积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8.5%、39.4%、39.2%和37.4%,明显高于其余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85.311%;其中,单叶面积和单叶干质量、叶基和叶尖、叶厚和叶柄长、叶色和叶缘的载荷分别在第1、第2、第3和第4主成分中较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5.0处,供试21株单株被分成3组,其中,5株国内野生型聚为一组,1株国内栽培型(‘阿鲁恰’)及4株国外引进型聚为一组,其余10株国内栽培型及1株疑似国内野生型聚为一组,并且,国内野生型与国内栽培型的亲缘关系较近。研究结果显示:新疆地区的欧洲李叶片表型性状多样性较高,单叶干质量、单叶面积、叶形及叶缘是欧洲李多样性分析的主要依据;并且,影响欧洲李叶片表型性状的主要因子有单叶面积-单叶干质量因子、叶基-叶尖因子、叶厚-叶柄长因子和叶色-叶缘因子。  相似文献   
108.
三倍体湘云鲫2号是通过倍间杂交产生的一种多倍体鱼(红鲫(♀)×异源四倍体鲫鲤(♂)),因其不育性状,具有重要的生产和科研价值。有研究表明线粒体在动物育性的分子调控机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在鱼类中尚没有相关的研究报道。利用本实验室特有遗传背景清晰的实验鱼品系(三倍体湘云鲫2号、二倍体红鲫、异源四倍体鲫鲤和同源三倍体鲫),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比分析了它们性腺中线粒体DNA的拷贝数,发现三倍体湘云鲫2号雄性个体精巢中mt DNA含量较正常水平高,雌性个体卵巢中mt DNA含量较正常水平低。实验首次从线粒体DNA含量影响生殖细胞发育的角度探索线粒体与三倍体湘云鲫2号不育的关系,为三倍体湘云鲫2号不育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9.
张锦涛  梁子婷  董亮 《病毒学报》2022,38(2):470-478
21世纪初,包括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在内的高致病性冠状病毒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的暴发,冠状病毒尤其是能够引起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高致病性冠状病毒(HPCoVs)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HPCoVs不断出现的大背景下,阐明其致病机制并控制感染过程中的宿主免疫对抵抗病毒感染,避免过度反应至关重要。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多种天然免疫信号在冠状病毒感染过程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出现的HPCoVs特征及其感染过程中天然免疫的应答情况作一综述,借此探寻重症感染患者炎症反应旺盛的原因并解释其临床表现,为进一步探寻精准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10.
舒文婷  刘小玲  薛亮  刘潇  刘敬  周新  王达利  彭代智 《生物磁学》2013,(34):6605-6608,6646
目的:观察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和耐药菌株体外培养释放DNA的影响。方法:选择铜绿假单胞菌的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耐药菌株作为实验菌株,检测其亚胺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不同浓度亚胺培南作用下铜绿假单胞菌的DNA释放情况,并用Quantity One软件分析所释放DNA片段的分子量和含量。结果:亚胺培南作用下铜绿假单胞菌从1/2MIC开始释放小片段DNA,大于1/2MIC仅释放l条大片段DNA,且含量少,等于1/2MIC可释放3条DNA,但无小片段DNA,小于1/2MIC可释放4.5条DNA,且含量多。1/16MIC时,标准菌株释放的第1、5条DNA片段含量偏少,3、4条DNA片段含量偏多,而耐药菌株相反。耐药菌株与标准菌株相比释放的DNA片段有所不同,耐药菌株比标准菌株多释放一条DNA片段(第2条),分子量为2784bp,耐药菌株的第1、3、4、5条DNA片段分子量均比标准菌株小。耐药菌株释放的第3、4、5条DNA含量明显高于标准菌株,P〈0.01,其统计有显著学意义。结论:不同亚胺培南浓度作用下,铜绿假单胞菌会释放不同片段大小和含量的DNA分子,耐药菌株与标准菌株释放的DNA片段数量和含量有明显差异,其与耐药机制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