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小麦珠心细胞衰退过程中ATP酶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采用磷酸铅沉淀技术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珠心细胞衰退过程进行了ATP酶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初始衰退的珠心细胞,ATP酶只定位于细胞膜上,其它部位未见有ATP酶活性。衰退中期的珠心细胞,细胞膜上ATP酶活性减弱并逐渐消失;细胞核染色质和细胞质中一些细胞器上存在ATP酶活性。在严重衰退的珠心细胞中,只在细胞核染色质上存在ATP酶活性。珠心细胞的细胞核以两种方式衰退。衰退的细胞核染色质碎片仍存在ATP酶活性,并向胚囊方向转移。推测小麦珠心细胞衰退过程中细胞膜上ATP酶变化反映了珠心细胞生理状态转变;细胞核染色质上ATP酶与其形态变化和运动等有关  相似文献   
22.
本文记述了异Xiu科一新属,即滇Xiu属Dianphasma gen。nov。一新种即微翅滇XiuDianphasma microptera sp.nov。标本采自云南省小中甸,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23.
人参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对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胚胎学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人参花药为四分孢子囊。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孢子为四面体形。成熟花粉粒为3-细胞型。2.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线形或“T”形排列的大孢子,合点端大孢子具功能。雌配子体发育属蓼型。3.在同一朵花中,对雌蕊和雄蕊发育的相关性进行了观察,并将它们与外部形态相联系。4.双受精过程属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授粉后7-10小时,大部分雌、雄性核发生融合。5.初生胚乳核在授粉后36小时内发生第一次有丝分裂;合子休眠期较长,大约15-20天。核型胚乳。胚乳具约300个游离核时,以自由生长的细胞壁的形式细胞化。  相似文献   
24.
平贝母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5.
【目的】小分子热激蛋白(small heat shock protein, sHSP)在昆虫抵御外界环境压力中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究小分子热激蛋白sHSP19.8基因在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生长发育、抵御高温胁迫和对Cry1Ac杀虫蛋白抗性机制中的作用,为更深入探析该基因作用机理及棉铃虫的防治奠定基础。【方法】通过PCR结合RACE克隆棉铃虫sHSP19.8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基因序列进行分析;通过qRT-PCR测定Cry1Ac敏感棉铃虫5龄幼虫在40℃高温下处理1 h和2 h及饲喂含30 μg/mL Cry1Ac的人工饲料1 h和2 h后该基因的表达量,并测定抗感Cry1Ac棉铃虫不同发育阶段(1-5龄幼虫、蛹及成虫)和5龄幼虫不同组织(前肠、中肠、后肠、马氏管及表皮)中该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获得了棉铃虫sHSP19.8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HaHSP19.8(GenBank登录号: XP_021195228.1),长608 bp,开放阅读框长528 bp,编码175个氨基酸残基,具有小分子热激蛋白的典型α-晶体结构域(α-crystallin domain, ACD)。该基因受40℃高温和30 μg/mL Cry1Ac杀虫蛋白诱导时在Cry1Ac敏感棉铃虫5龄幼虫中均过量表达;在Cry1Ac敏感棉铃虫整个发育阶段和5龄幼虫各组织中均表达,其中在成虫和5龄幼虫以及5龄幼虫表皮、马氏管和中肠内表达量较高;但是该基因在Cry1Ac抗性品系各个发育阶段和5龄幼虫各组织中表达量相比敏感品系都显著较低。【结论】结果说明HaHSP19.8参与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的过程,帮助昆虫抵御外界环境压力,并可能参与到棉铃虫对Cry1Ac的抗性机制中。  相似文献   
26.
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和Giemsa染色法对微核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核试验是筛选环境诱变物和化学致癌物的一种快速、经济的测定方法。到目前为止,只有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发展为标准的试验方法。并为国际环境致突变物和致癌物防护委员会所肯定。近年来,日本国立卫生试验所林真等人研究了能  相似文献   
27.
蜥蜴是喜欢温暖的动物,每到秋末冬初的时候,就进入洞内、封住洞口以御塞冷。这时就很难找到活的蜥蜴了。根据我们实验的结果,在冬季保存活的蜥蜴,是简而易行的。保存的办法,是把活的蜥蜴放在盛有湿土的玻璃缸(或木箱)内,将缸置于-3℃左右温度的室内,蜥蜴就钻入土中。此时,不食不动,呈  相似文献   
28.
摘要 目的:分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至2019年期间250例分期为IB~IIA期的宫颈癌患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ra-aortic lymph node,PALN)转移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在早期宫颈癌手术中PALN清扫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5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这些患者均接受了腹腔镜或开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双侧盆腔淋巴结(pelvic lymph node,PLN)及PALN清扫术,采用统计学方法,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来讨论影响PALN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在250例宫颈癌患者中,PLN的转移率为27.60 %(69/250),PALN的转移率为6.40 %(16/250),在PLN转移阳性中,有15例PALN转移阳性的患者,转移率为21.74 %(15/69)。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直径、分期、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 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PLN转移以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与PALN转移有关(P<0.05),而多因素分析显示,分期为IIA期、PLN转移阳性以及PLN转移的个数≥3个是PA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将这些危险因素代入回归方程以建立临床预测模型,Y=-5.691+1.497×IIA期+3.627×PLN转移(Y代表PALN转移率),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这些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判断PALN转移是否具备一定的诊断价值,此时截断值(cut-off value)为0.064,灵敏度为93.80 %,特异度为76.90 %,曲线下面积(AUC)为0.907(P<0.001,95 % CI:0.859~0.955),H-L检验(Hosmer-Lemeshow)发现该模型拟合优度效果较好(P>0.05)。同时通过绘制ROC曲线发现,当PLN转移个数≥3个以及肿瘤最大直径≥3.4 cm时,对判断是否存在PALN转移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结论:通过分析表明IIA期、PLN转移阳性以及转移个数≥3个是PA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对这些因素展开进行充分的评估与诊断,从而更加优化宫颈癌患者的分期、手术方式、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个体化临床诊疗,以期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术后的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等。  相似文献   
29.
4-壬基酚对三种水生生物的毒性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境中的壬基酚(Nonylpheol,NP)主要来自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的生物降解。NPEOS由NP与环氧乙烷反应生成,是目前全球商用第二大类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因其高效、经济、具有较高性价比而广泛应用于纺织、塑料、造纸等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NPEOS进入水体后可经生物降解形成代谢产物NP。众多的体内外试验证明壬基酚是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雌激素样活性,且在环境中难降解,造成的环境污染效应非常严重。但目前国内外对4-NP的研究多集中在其对水生生物的环境激素效应及生物累积性方面,如周忠良等就4-NP对…  相似文献   
30.
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清单及秋季迁徙数量统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物种多样性项目组在近10年中多次考察丁艾比湖区(44°50'N,82°50'E,海拔189 m).特别是2007~2009年逐月环湖考察,包括阿拉山口、奎屯河、精河、博尔塔拉河、科克巴斯陶、桑德库木、甘家湖、古尔图等,东西长118 km,南北宽56 km,覆盖6608 km2.采用样线法和点计数法对艾比湖区不同区域鸟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统计和分析.记录到233种鸟类,是全疆种数的55%,分别隶属于17目53科128属.秋季一次统计到103 875只鸟类.首次发现了卷羽鹈鹕Pelecanus crispus、白头硬尾鸭Oxyura leucocephala、遗鸥Larus relictus和细嘴鸥Larus genei等的聚集地.另有夜鹭、小白额雁、斑背潜鸭、长尾鸭、剑鹆、小滨鹬、细嘴鸥、黄腹鹨等8种为新疆新纪录种.区系以占北种(183种,78.5%)和广布种(49种,21.0%)为主,极少东洋种.艾比湖为中哑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