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分别在19℃,22℃,25℃,28't2,31℃下饲养橘小实蝇蛹色伴性遗传品系,统计各温度下卵到蛹的的获得率、蛹重、羽化率、存活率及飞出率。结果表明卵到蛹的获得率28℃最大,为62.12%,19℃最小,为43.12%;蛹重25℃最重为1.3854g/100粒,19℃最轻,为1.2610g/100粒;羽化率25℃最高,为93%,31℃最低,仅82.67%;存活率31℃最高,为66%,19℃最低,仅为4.67%;飞出率25℃最高,为65%,31℃最低,为16%。综合不同温度下的卵到蛹的的获得率、蛹重、羽化率、存活率及飞出率得出25℃-28℃是大量饲养橘小实蝇蛹色伴性遗传品系的最佳温度。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寄主植物挥发物在阿里山潜蝇茧蜂Fopius arisanus Sonan生境定位,寄主或食物搜寻等过程中的作用,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阿里山潜蝇茧蜂性成熟雌蜂对健康、虫害诱导及人为损伤的橙子、香蕉、西红柿的行为反应,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鉴定受染前后的番石榴、橙子、香蕉和番茄挥发物成分。结果表明:健康的、橘小实蝇危害和机械损害的香蕉、橙子对阿里山潜蝇茧蜂性成熟雌蜂均产生显著的引诱作用,受染橙子引诱到寄生蜂的数量显著高于健康橙子,其他组对于水果气味的选择并无显著性差异,并且阿里山潜蝇茧蜂雌成蜂对虫害诱导水果的选择反应与为害时间密切相关。4种不同水果挥发物成分种类多样,相对含量及其比例差异较大。橘小实蝇为害后诱导水果新产生了乙酸叶醇酯、反-法呢烯、β-罗勒烯、苯甲醛、顺-罗汉柏烯、柏木脑、辛酸乙酯、辛酸甲酯、十四烷、十五烷和二十烷。芳樟醇和β-月桂烯在受染橙子的释放具有滞后性,分别在橙子受染后第2天和第3天才被检测到,并且相对含量逐渐上升。上述结果为研究水果挥发物调控阿里山潜蝇茧蜂的行为反应,提高其生物防治效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阿里山潜蝇茧蜂Fopius arisanus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橘小实蝇卵寄生蜂阿里山潜蝇茧蜂Fopius arisanus(Sonan)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阿里山潜蝇茧蜂的卵、幼虫、蛹、雌成虫、雄成虫和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7、8.8、8.5、8.7、8.7和9.3℃;有效积温分别为25.2.200.2、133.6、344.4、242.8和440.2日度。在19-31℃之间,阿里山潜蝇茧蜂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相似文献   
14.
长柄俑小蜂寄生橘小实蝇蛹的功能反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长柄俑小蜂寄生橘小实蝇蛹的功能反应符合功能反应模型HollingⅡ型,其方程为:Na=1.5324TrN0/(1 1.5324ThN0)。每只寄生蜂在24 h内最大寄生量为17.57只橘小实蝇蛹。寄生1只寄主蛹所需的时间为1.37 h;瞬时攻击率(功能系数)为0.6526;长柄俑小蜂自身密度对寄生产生干扰效应,用Hassell-Varley模型可表示为:α=0.1085P-0.1929。  相似文献   
15.
记述自中国云南的果实蝇属Bactrocera Macquart 1新种,即保山果实蝇Bactrocera (Zeugodacus)baoshan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益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实蝇害虫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蝇科昆虫中的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瓜实蝇B. cucurbitae、南亚实蝇B. tau、柑橘大实蝇B. minax和枣实蝇Carpomya vesuviana等害虫危害作物和果树后造成一定经济损失,而在生产中为追求快速高效常采用化学防治方法控制。但在长期化学防治过程中,实蝇害虫采取代谢、基因标靶、行为和肠道共生菌等系列机制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本文综述实蝇害虫对杀虫剂的防治现状、抗药性、抗性机制及抗性治理策略,以期为其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研究137Cs辐照前后橘小实蝇雄虫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度的变化及其肠道菌群在不同分类阶元上的显著差异物种。【方法】本研究利用Illumina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辐照组和对照组共6个样品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分别以60.38%、24.33%的比例作为橘小实蝇肠道中的优势菌门和次优势菌门,肠杆菌科和肠球菌科分别以60.38%和15.69%作为优势菌科和次优势菌科。米勒氏菌属(Moellerella)、摩根氏菌属(Morganella)、Cosenzaea属、链球菌科未知属和酸热菌属(Acidothermus)是组间显著差异的菌属。【结论】本研究发现橘小实蝇在辐照后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度均有显著性降低,并在目至属等3个分类阶元上找到辐照后具有显著差异的物种,为后期利用差异菌群来改善辐照对橘小实蝇的消极影响及修复辐照损伤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黄色潜蝇茧蜂寄生功能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实验结果表明,南美斑潜蝇幼虫的密度,对黄色潜蝇茧蜂的寄生作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随寄主幼虫密度的增加,被寄生的幼虫数量相对变少。黄色潜蝇茧蜂对南美斑潜蝇幼虫的瞬时攻击率为0.3886,寄生一头寄主幼虫需要0.624小时,在24小时内寄生量的最大理论值为38.46头。黄色潜蝇茧蜂成虫自身密度,对寄生作用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黄色潜蝇茧蜂数量的逐渐增加,寄生蜂的发现域逐渐变小,说明寄生蜂之间存在相互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9.
长尾潜蝇茧蜂对橘小实蝇幼虫的寄生效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橘小实蝇幼虫为寄主,在(25±1)℃,RH(70±10)%,光照周期14L∶10D的条件下,研究了在不同密度的寄生蜂与寄主条件下的长尾潜蝇茧蜂寄生效能。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的橘小实蝇幼虫对长尾潜蝇茧蜂的寄生作用有明显的影响,其寄生效应符合功能反应模型HollingⅡ型,方程为Na=0.7291No/(1 0.02362No)。长尾潜蝇茧蜂自身密度对寄生作用也存在干扰效应,用Hassell-Varley模型可表示为a=0.1993P-0.2966。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室内模拟低温,研究了阿里山潜蝇茧蜂雌成蜂、9日龄蛹的致死中温度和线性拟合。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雌蜂的砜分别为4℃下6.6149天,7℃下8.1235天,100℃下9.6161天,13℃下5.0257天,且在所有温度下都有死亡率陡升过程。9日龄蛹在不同温度下的LT50分别为4℃下8.4172天,7℃下8.1235天,10℃下13.9949天,13℃下18.4107天;同一温度下的蛹羽化率与保存天数的关系适宜用二次方程拟合。研究认为蛹的耐寒性强于雌成蜂,可以作为低温保存的虫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