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目的:探讨多巴胺能药物及其它因素与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84名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病例组,87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评价患者的睡眠状况。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早期帕金森病组PDSS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HAMD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类型为失眠。使用多巴胺能药物(OR=5.50,95%CI:1.96-15.81)是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而较低的HAMD评分(OR=0.35,95%CI:0.13-0.93)则显著降低其睡眠障碍风险。结论: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多巴胺能药物和抑郁可能促进和加重其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62.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介入治疗盆腔脓肿、输卵管积脓、输卵管积液、包裹性积液及宫颈囊肿的,临床效果,了解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常见的妇科囊性炎症包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2007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常见妇科囊性炎症包块共108例,其中盆腔脓肿11例、输卵管积脓19例、输卵管积液43例、盆腔包裹性积液31例、宫颈囊肿4例,给予超声实时引导抽囊液、甲硝唑冲洗治疗,治疗后3个月内复查超声评价和比较疗效。结果:盆腔脓肿、输卵管积脓、盆腔包裹性积液包块均明显缩小(12/43)或消失(29/43),治疗有效率100%;输卵管积液包块治疗有效率95%(41/43),宫颈囊肿均痊愈。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对输卵管积脓、盆腔脓肿、盆腔包裹性积液均有显著的疗效,且治疗效果无差异,值得推广应用,代替传统的非必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与青少年I型糖尿病的相关性,为I型糖尿病的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6月间石家庄地区各医院收治的49例青少年T1DM患者为观察组,及同期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即时指尖血免疫测定仪分析受试者HbAlc水平;应用RT—PCR技术检测血液中CpnDNA;应用ELISA方法检测受试者血清中Cpn特异性抗体水平,对CpnDNA的检出情况及HbAlc水平与CpnDNA和特异性抗体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CpnDNA的栓出率为46.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pn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再次感染或慢性感染Cpn的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bAlc与IgG/IgA抗体水平显著相关,血糖控制较差0qbAlc〉9%)的糖尿病患者CpnIgG/IgA抗体阳性率与血糖控制较好的患者(HbA1c〈7%)相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与健康对照相比,青少年T1DM患者更容易感染Cpn,且更容易由急性感染状态进展为慢性感染形式,良好的血糖可能降低患者发生与代谢控制有关的慢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妇科疾病患者外周静脉植进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感染者病原菌分布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63例妇科疾病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女性50例为对照组,采用菌种分离鉴定法分析观察组患者病原菌分布,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象T淋巴细胞亚群和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共分离出102株细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19.61%)、肺炎克雷伯菌(14.71%)、铜绿假单胞菌(9.80%)为主的革兰阴性菌占比最高(50.98%);其次是革兰阳性菌,占34.31%;真菌数量最少,占14.71%。感染前后观察组患者CD3~+细胞、CD4~+细胞及CD4~+/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CD8~+细胞及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对象(均P0.05)。感染后,观察组患者CD3~+细胞、CD4~+细胞及CD4~+/CD8~+水平显著低于感染前,CD8~+细胞及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感染前(均P0.05)。结论妇科疾病患者PICC置管后感染者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为主,感染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性因子水平严重失调,患者免疫功能减弱。  相似文献   
65.
目的:对比分析膀胱尿路上皮肿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泌尿外科手术治疗且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膀胱尿路上皮肿瘤的患者资料,合并2型糖尿病的膀胱肿瘤患者59例设为糖尿病组(T2DM组),根据性别和年龄按照1:2的比例匹配同时期未合并2型糖尿病的膀胱肿瘤118例患者为非糖尿病组(NT2DM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特点。结果:T2DM组的高血压患者比例和血肌酐值高于NT2DM组(P<0.05),而在教育程度、吸烟、饮酒、BMI、前列腺增生、泌尿系感染、血常规、肝功、尿常规、肿瘤大小、数量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T2DM组和NT2DM组在膀胱尿路上皮肿瘤良恶性分类、肿瘤数量、肿瘤大小的构成比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对膀胱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显示,T2DM亚组中肌层浸润性癌的比例和高级别癌的比例明显高于NT2DM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可能使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和分期更高,导致患者预后更差,临床上应更加关注膀胱恶性肿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治。  相似文献   
66.
利用发根农杆菌菌株Ar1334与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叶片外植体共培养转化体系,共获得58个发状根无性系(SL-1~58).以发根农杆菌Ri质粒TL-DNA上的rol C基因设计特异引物,对发状根进行PCR检测,得到了预期的560 bp目的片段,表明Ri质粒T-DNA整合到发状根基因组中.将筛选出的株系SL-7接种在MS培养基上分别置于光、暗条件下进行培养.结果发现:SL-7在暗培养条件下呈乳白色,具有多分枝、多根毛、无向地性等典型的发状根特性;在光培养条件下,发根呈粉红色,少分支且生长缓慢;以商陆抗病毒蛋白(pokeweed antiviral protein,PAP)cDNA片段为探针,分别对光、暗条件下的发状根进行Northern blot检测,发现光对PAP基因的转录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将发状根粗蛋白提取液与TMV病毒液混合后,摩擦接种于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离体叶片,发现暗培养的发状根粗蛋白提取液对TMV抗性明显提高.表明商陆发状根的生长及PAP基因的表达都受到光的负向调控.该结果为商陆发状根的规模化培养和PAP蛋白的离体合成优化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7.
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为筛选炎症和癌症的重要靶点。应用白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高通量的筛选模型对数千株放线菌进行筛选,发现了阳性菌株N01WA-735。首先通过形态学和化学分类学鉴定其为链霉菌属。采用有机溶剂提取、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结晶等方法对该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活性单体化合物N01WA-735E,通过对N01WA-735E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确定其结构与文献报道的化合物BE-52440A相同。该化合物对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其IC50为3.02μmol/L。该化合物对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的抑制活性国内外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己酮可可碱(PTX)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脏超微结构和酶组织化学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取SD大鼠40只,分为对照组、12w模型组、16w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腹主动脉采血,测ALT、AST、血糖等水平。取肝组织做电镜和SDH、CCO、ATPase、LDH的酶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两个模型组均比对照组ALT、AST、血糖升高,LDL降低(P<0.05)。治疗组血糖、AST比16w模型组降低(P<0.05)。电镜显示16w模型组线粒体肿大,嵴排列紊乱,基质密度降低。治疗组结构改善。酶组织化学显示四种酶的活性16w模型组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组活性均较16w模型组升高(P<0.05)。结论NASH时存在肝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经PTX治疗后能量代谢障碍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9.
菜心组织培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建立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var.utilis)的快繁技术体系,以花药和子叶-子叶柄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花药培养以选取未开放的花蕾为宜,且花柱略高于花瓣,此时小孢子多数处于单核靠边期。菜心花粉的萌发率不高,且秋冬季的花粉比夏季的萌发率高。菜心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 L–1 KT+1.0 mg L–1 2,4-D+3%糖+6 g L–1琼脂+8%椰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 L–1 6-BA+0.5 mg L–1 NAA+1.0 g L–1活性炭+2%糖+6 g L–1琼脂或MS+2.0 mg L–1 ZT+0.5 mg L–1 IAA+0.5 g L–1 AgNO3+1.0 g L–1活性炭+2%糖+6 g L–1琼脂。花药培养的不定芽诱导率为36.7%,不定芽培养出现褐化现象,不能形成再生植株;而以子叶-子叶柄为外植体培养获得的植株再生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70.
张兰  张华  赵传燕 《生态学杂志》2014,25(12):3407-3412
采用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中的Ripley K函数,将宏观的地理环境与微观的点格局相结合,分析了不同尺度下黑河下游胡杨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 胡杨种群密度随离河距离增大而减小,且东河胡杨种群密度整体上高于西河;胡杨种群分布格局随空间尺度的变化而变化,主要在中尺度5~12 m呈聚集分布,在小尺度0~2 m和大尺度38~40 m呈随机分布,极少呈均匀分布;胡杨种群在不同离河距离主要呈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随离河距离的增大呈增大趋势,而胡杨种群在离河距离较远的地段有扩散趋势,转为随机分布.表明胡杨种群内部的生态联系对空间尺度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胡杨种群空间分布主要受表层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埋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