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32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91.
为了明确连续施用缓/控释尿素肥料对潮棕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的影响,对持续6年施用不同种缓/控释尿素肥料种植玉米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连续6年施用缓/控释尿素肥料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显著增加,而全钾、碱解氮及pH值下降;持续施用缓/控释尿素可以减缓土壤pH的下降,缓释尿素肥料的pH显著高于包膜尿素的pH;施用缓/控释肥料的土壤脲酶活性高于施用普通尿素肥料,长期施用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结合及包膜的尿素肥料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且激活了土壤硝化作用潜势,包膜尿素肥料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添加硝化抑制剂类肥料提高了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总体来说,持续6年施用NBPT+DMPP+U和PCU肥料土壤生物活性高于其他处理,考虑到肥料成本和经济效应,NBPT和DMPP配施的尿素肥料更适用于潮棕壤上连续施用。  相似文献   
992.
中国北方上新世降温事件及其对温度纬度梯度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晚上新世是现代气候形成过程根据在同一地区(剖面)获得的古地磁年代资料,发现山西榆社及河北泥河湾的孢粉资料记录了在松山/高斯极性事件界线附近(约2.5 Ma)的一次明显的降温事件.山西榆社的孢粉资料还记录了在约2.7 Ma-2.8 Ma的一次降温事件.这些降温事件主要是因为全球性气候变化引起的,北极圈附近和西伯利亚的冷高压大大地降低了我国,特别是我国北方的冬季气温.与此同时,位于北极圈附近的阿拉斯加发生了更为强烈的降温事件.比较两地相当时期的降温幅度,可以发现因为不同纬度的降温幅度不同使得温度的纬度变化梯度比降温事件发生前大大增加了,由原来的纬度每增加一度降低约0.3℃增大到约0.5℃.  相似文献   
993.
由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17997产生的格尔德霉素geldanamycin(GA)属安莎类抗生素, 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和抗病毒活性。本文应用链霉菌温和噬菌体C31衍生的KC515载体,在吸水链霉菌S.hygroscopicus 17997中建立并优化了S. hygroscopicus 17997的基因转染体系。利用所建立的基因转染体系,以基因阻断技术从S. hygroscopicus 17997基因文库含有多组PKS基因柯斯质粒中,鉴定了与GA PKS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柯斯质粒,该工作为GA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4.
长期培肥黑土脲酶活性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5,自引:6,他引:29  
以东北典型黑土区长期(自1980年)不同培肥试验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种不同量有机肥、化肥和不施肥4个处理,对土壤脲酶在作物生长季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生长季黑土脲酶活性明显高于施用化肥和不施肥,其生长季脲酶保护容量在160mg·kg^-1·h^-1以上,季节性变化平稳。保持土壤脲酶免遭变性、免遭分解作用显著.脲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与绝大多数土壤生物、理化特性指标的动态变化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与土壤生物、理化特性,植物N、P、K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含水量、籽粒粗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5.
为了解高寒植物幼苗对生境资源异质性的适应策略,以高寒草甸中常见的3种草本植物大耳叶风毛菊(Saussurea macrota)、甘西鼠尾草(Salvia przewalskii)和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为材料,比较研究了这3种植物幼苗对不同光照和养分资源的响应。结果表明:光照和养分异质性显著影响了3种植物幼苗的性状特征和生物量分配,并存在一定的交互影响。随着光照的降低,3个物种的幼苗的生物量和根分配呈现降低趋势,但是其株高、比叶面积、叶分配、茎分配却逐渐升高。在低养分条件下,3个物种幼苗的总生物量、株高、比叶面积和叶分配均降低,而根分配均却显著增加。对于光照和养分资源异质性而言,光照异质性对高寒植物生物量分配和性状特征的改变具有更大的影响。喜阴物种大耳叶风毛菊和喜光物种甘西鼠尾草比中性生境物种千里光表现出了较大的性状特征和生物量分配的可塑性指数。  相似文献   
996.
染色质的构象在基因表达调节方面起重要作用.介绍了染色质构象捕获、环状染色质构象捕获、3C碳拷贝、ChIP-loop、ChIA-PET和Hi-C等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发展历程,对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目的是为在三维层面研究基因的表达调控介绍新的研究手段,为功能研究提供新思路,也为相关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7.
濒危植物连香树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濒危植物连香树10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连香树物种水平遗传多样性较高,多态位点百分率(PPB)达到69.5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231 3和0.351 4;而在居群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30.6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115 6和0.173 3。遗传变异分析表明,居群间遗传分化程度高,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500 3,居群间基因流Nm为0.527 3。Mantel检测,居群间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生境的片断化使居群间的基因流受阻,可能是导致居群间高遗传分化和居群水平低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评价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运用Cochrance协作网系统评价的方法对纳入所有应用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检出5个RCT,其中3个(454例)符合纳入标准,三项研究随访时间为3-57个月。Meta分析结果显示:1)抑郁改善情况:3项研究随访结束后,应用量表进行评分,普拉克索治疗组抑郁症状改善率明显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63,95%CI(0.48,0.83),P<0.001];2)UPDRS评分变化:2项研究在治疗末应用UPDRS进行评分,UPDRSⅢ和Ⅱ相对于基线评分,普拉克索组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两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3)不良反应:与普拉克索组相比,对照组中因药物不良反应而终止试验研究的病例增多,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RR=0.48,95%CI(0.34,0.69),p<0.0001]。结论: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普拉克索能够改善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病人的抑郁症状,并减轻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提高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安全性较高。但因研究样本局限性,尚需进行大样本长期...  相似文献   
999.
本论文研究了小盐芥(Thellungiella halophila)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过程及该阶段与花蕾、花、果实外部形态的相关性。结果如下: 小盐芥雌蕊由2心皮组成, 侧膜胎座, 每室胚珠多数, 弯生, 双珠被, 薄珠心。孢原细胞位于珠心表皮之下, 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的功能。大孢子四分体线形排列, 合点端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 胚囊发育为蓼型。  相似文献   
1000.
现阶段,适用于大肠杆菌的无痕敲除方法普遍存在周期较长、操作步骤复杂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无痕敲除技术,采用单链寡核苷酸介导的Red同源重组系统(single strand oligonucleotide-mediated recombineering,SSOR),通过两步连续的同源重组,敲除了一种编码类似微管蛋白的GTP酶的ftsZ基因。该方法可快速高效无痕的敲除目的基因,为大肠杆菌基因组改造提供了有效方法,另外,ftsZ基因缺失株的获得也为研究ftsZ基因功能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