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响应面法优化L.lactis WH11-1生成GABA的发酵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响应面分析的方法对L.1actis Willl-l发酵生产y-氨基丁酸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运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考察了接种量、初始pH值和培养温度对y-氨基丁酸产量的影响,得出最佳培养条件:接种量4.5%,初始pH值为6.0,培养温度为32℃。在此条件下培养96h,GABA生成量达8.63g/L,实验值与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82.
应用电镜技术对小麦条锈菌吸器母细胞入侵自身菌丝的现象进行了研究,观察发现,在吸器母细胞与寄主细胞和菌丝细胞同时相接触的情况下,入侵栓可在与寄主细胞接触处形成,也可在与菌丝接触处形成;在菌落中心部位,吸器母细胞虽然未与寄主细胞接触,但同样可在与菌丝细胞接触处产生入侵栓;吸器母细胞在与菌丝接触处形成的人侵栓,其超微结构正常,并且可侵入到菌丝细胞壁内,但是未能穿透菌丝细胞壁。本文观察结果表明,小麦条锈菌吸器母细胞和人侵栓形成所需诱导因子可能是物理接触作用,而不涉及到化学作用,并且该病菌与寄主间的识别作用可能发生在入侵栓形成之后。  相似文献   
83.
本文记述了内蒙古狭盲蝽属StenodemaLaporte昆虫12种,其中砂地狭盲蝽Stenodemadeserta,sp.nov.和蒙古狭盲蝽Stenodemamongolica,sp.nov.为新种,粗腿狭盲蝽StenodemacrassipesKiritshenko和直胫狭盲蝽StenodemasericansFieber为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84.
内蒙古的植盲蝽(半翅目:盲蝽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载内蒙古植盲蝽属(Phytocoris Fall.)14种,其中包括突植盲蝽Ph.(Ph.)procerussp.n.、郑氏植盲蝽Ph.(Ph.)zhengi sp.n.、柠条植盲蝽Ph.(Ktenccoris)caraganae sp.n.、蒙古植盲蝽Ph.(K.)mongolicus sp.n.、褐植盲蝽Ph.(K.)nigritus sp.n.、红褐植盲蝽Ph.(K.)rubiqionsus sp.n.、砂地植盲蝽Ph.(K.)desertorum sp.n.、贺兰山植盲蝽Ph.(K.)alashanensissp.n.8个新种及5个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85.
食物是影响野生动物生存的关键因子之一,食性研究是了解野生动物与其生存环境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价动物生存状况和栖息地质量的基础工作。通过粪便显微分析法对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的食物季节性构成分析,发现中华斑羚全年取食植物16科27属31种,冬季取食植物种类与其他各季节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8.865,P0.001),食物种类明显低于其他3个季节。各季节取食乔木的比例均最低,且冬季取食乔木种类仅1种。全年取食非禾本科草本种类各季节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7.213,P0.001),冬季明显低于其他季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食物生态位宽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而Pielou均匀度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华斑羚的食物选择对栖息地的植被变化具有一定适应性,受植物丰富度和可食部位,以及自身的季节性活动范围和能量平衡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86.
耐酸性是乳酸菌重要的益生菌性状之一。实验采用半定量RT-PCR法分别对在不同酸度条件下培养后的3株不同干酪乳杆菌的H -ATP酶基因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培养基酸度增加干酪乳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特别在pH4.0条件下干酪乳杆菌的生长受到强烈的抑制;H -ATP酶基因的表达量随着培养基酸度的增加而增加。推测H -ATP酶与干酪乳杆菌耐受酸性条件是有一定的关联的。  相似文献   
87.
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F.prausnitzii)是定植于哺乳动物胃肠道中的共生菌,同时也是健康成人肠道菌群中最丰富的细菌之一。本研究主要对F.prausnitzii与人体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及宿主的消化道疾病如炎症性疾病、结肠癌等疾病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着重讨论了F.prausnitzii作为潜在益生菌在肠道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进而通过使用益生菌或者改变肠道内F.prausnitzii的数量达到预防或治疗肥胖、糖尿病及肠道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8.
二斑叶螨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文介绍了二斑叶螨在我国的危害情况和发生规律 ,分析了其发生与危害的特点 ,并提出了有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9.
基于ArcGIS 9.2,构建了生态系统减轻水库泥沙淤积的评估模型,并结合泥沙输移比(SDR)和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模拟了二滩水库集水区的产沙量和保沙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水库使用年限内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2000年,二滩水库集水区土壤保持量12.1×108 t·a-1,土壤保持量高值区主要分布于雅砻江干流和支流水网附近;泥沙输移比的高值主要分布在河道附近和水库周边,水库周边是最主要的产沙区和保沙区;研究区实际产沙量为629.3×104 t·a-1,占实际土壤侵蚀量的12.7%;农田是研究区最主要的产沙源,其产沙量占集水区总产沙量的62.9%;林地平均单位面积的保沙价值最高.在二滩水库使用年限内(100 a),集水区对于减轻二滩水库泥沙淤积的总价值为27.53亿元.  相似文献   
90.
桔全爪螨的抗药性选育及其解毒酶活力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室内模拟田间药剂的选择压力,用齐墩螨素和甲氰菊酯对桔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 逐代处理,以选育其抗药性种群。选育至12代,对齐墩螨素抗性增长到7.30倍,对甲氰菊酯抗性增长到17.11倍。增效剂和离体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抗性种群的乙酰胆碱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的活性都提高了;推测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多功能氧化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比活力的增加是桔全爪螨对甲氰菊酯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