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是一种与性腺发育和精、卵成熟有直接重要关系的性激素受体,不仅在哺乳动物中已经证实与卵子的发生有关系,近年来还发现雌激素受体也存在于雌性文昌鱼早期卵原细胞、卵黄生成期卵母细胞和成熟期卵母细胞中;Osada等在扇贝的卵巢中发现有ER免疫阳性物质存在于卵黄形成期的卵母细胞中,认为ER是基本的类固醇激素受体,有着  相似文献   
92.
目的:揭示维药罗补甫克比日丸对糖尿病(DM)性勃起功能障碍(ED)大鼠阴茎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的影响。方法:取50只SD雄性大鼠,从中随机取7只设为正常对照(A)组,余43只行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制造DM动物模型,未成模者为STZ(G)组,成模者用阿朴吗啡(APO)筛选DM性ED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DM性ED对照(B)组、罗补甫克比日丸(C)组、胰岛素(D)组、联用(E)组,未成ED模者为DM(F)组,共7组。药物干预6周后,检测阴茎组织中NOS含量及外周血中睾酮(T)水平,并显微镜下观察大鼠阴茎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A)组、DM性ED胰岛素(D)组、DM性ED联用(E)组、STZ(G)组NOS、T水平显著高于DM性ED对照(B)组、DM性ED罗补甫克比日丸(C)组、DM(F)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HE染色,正常对照(A)组、DM性ED胰岛素(D)组、DM性ED联用(E)组、STZ(G)组大鼠阴茎海绵体结构正常;DM性ED对照(B)组、DM性ED罗补甫克比日丸(C)组、DM(F)组阴茎平滑肌细胞数量减少,平滑肌细胞分布杂乱,内皮细胞明显破坏,胶原纤维大量增生,阴茎间质组织内微小血管管壁变厚,血管管腔不规则、狭窄或闭塞。结论:维药罗补甫克比日丸与胰岛素联用可显著改善DM性ED大鼠NOS、T水平。  相似文献   
93.
目的:揭示维药罗补甫克比日丸对糖尿病(DM)性勃起功能障碍(ED)大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取50只SD雄性大鼠,从中随机取7只设为正常对照(A)组,余43只行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制造DM动物模型,未成模者为STZ组,成模者用阿朴吗啡(APO)筛选DM性ED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DM性ED对照组、药罗补甫克比日丸(C)组、胰岛素(D)组、联用(E)组,未成ED模者为DM(F)组,共7组。药物干预6周后,检测外周血中性激素水平。结果:正常对照(A)组、DM性ED胰岛素(D)组、DM性ED联用(E)组、STZ(G)组睾酮(T)水平显著高于DM性ED对照(B)组、DM性ED伊木萨克(C)组、DM(F)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正常对照(A)组、STZ(G)组促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显著低于DM性ED伊木萨克(C)组、DM性ED联用(E)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DM性ED对照(B)组、DM性ED补甫克比日丸(C)组促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显著低于DM性ED胰岛素(D)组、DM性ED联用(E)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维药罗补甫克比日丸可显著改善DM性ED大鼠睾酮水平,且与胰岛素联用优于单用,维药罗补甫克比日丸治疗DM性E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T、LH、FSH含量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94.
趋化因子CX3C—Fractalkine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5.
为探究冬虫夏草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菌丝体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差异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技术对3株冬虫夏草菌(玉树菌株XSH、达日菌株DR、贵德菌株LJ)菌丝体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进行靶向定量检测,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signal correction and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考察样品分类情况、筛选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3株菌株菌丝体中均检测到72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发现除组氨酸外可合成蛋白质的19种氨基酸,菌株XSH的总氨基酸及必需氨基酸绝对含量均高于其他菌株。菌株XSH相比菌株DR和菌株LJ分别含有29种和28种差异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菌株DR相比菌株LJ含有10种差异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此外,3株菌株菌丝体含有3个共有的差异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分别为高精氨酸、N-乙酰-L-谷氨酰胺、肌氨酸。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差异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在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通路中更活跃,不同产区冬虫夏草菌株的氨基酸含量可能受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通路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发现不同产区的冬虫夏草菌株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分析血清神经调节蛋白-1(NRG-1)、神经调节蛋白-4(NRG-4)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慢性低度炎症状态、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并探讨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0月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PCOS患者161例(PCOS组),另以年龄为对照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女性100例(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NRG-1、NRG-4、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NRG-1、NRG-4与WBC、CRP及HOMA-IR的相关性。追踪PCOS患者的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结局不良组与妊娠结局良好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RG-1、NRG-4、CRP及HOMA-IR对妊娠结局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COS组的NRG-1、NRG-4、CRP、WBC及HOMA-IR水平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RG-1、NRG-4与CRP、WBC及HOMA-IR均呈正相关(P<0.0...  相似文献   
97.
用木素木霉和凤尾菇菌研究了它们的交替发酵的酶活力,发现它们交替发酵的酶活力明显比单一菌种培养时为高,两者的差异高的竟达15倍以上,这为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和酶活性开辟了一条新的酶发酵工艺途径。  相似文献   
98.
野生人参与栽培人参种子形态和蛋白电泳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长白山的野生人参与栽培人参(PanaxginsengC.A.Mey.)种子的形态和醇溶蛋白进行比较观察和分析,野生人参种子色泽较深,表面纹饰较均匀,长度和宽度较小,种皮较薄;野生人参种子蛋白图谱条带较少,且同一位点的蛋白含量较低,但其籽粒间图谱有多态性。从而说明野生人参与栽培人参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9.
同工酶与玉米杂种产量优势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108 个玉米自交系随机组配成199 个单杂交种为材料,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过氧化物酶(POD)、细胞色素氧化酶(COD)、酯酶(Est)、α-淀粉酶(α-Am y)、过氧化氢酶(Cat)、谷氨酸脱氢酶(GDH)、苹果酸脱氢酶(MDH)、超氧物歧化酶(SOD)和酸性磷酸酯酶(Acp)等同工酶及可溶性蛋白质的酶谱图式,探讨了酶谱差异指数与杂种产量优势的关系。结果发现,酶谱差异指数高的双亲杂交,能够产生高优势组合;酶谱差异指数低的双亲杂交,也能产生高优势组合;但酶谱差异指数极低的姐妹系杂交,只能产生低优势组合。由此证明,用酶谱差异指数方法来预测遗传背景复杂组合的杂种产量优势,在统计学上差异不太显著  相似文献   
100.
土牛膝是应用广泛的药用植物,其功效众多,为研究其醇提物抗癌功效,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土牛膝的醇提工艺,并对醇提物进行体外人肺腺癌A549细胞毒性及细胞划痕试验。获得了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0℃,液料比40∶1,提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土牛膝醇提物提取率为9.23%。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随着醇提物浓度的上升,A549细胞的存活率迅速下降,当醇提物浓度为256μg/mL时,对A549细胞的抑制率达94.65%,且细胞划痕结果显示醇提物对A549细胞迁移有一定抑制作用,可为研究土牛膝药用特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