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2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78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31.
李东来  魏宏伟  孙兴海  张正旺 《生态学报》2015,35(15):5009-5017
大规模的芦苇收割会对在该生境中繁殖的鸟类产生严重影响。为降低芦苇收割对鸟类繁殖的负面影响,许多地区的湿地管理者逐渐采用了镶嵌型的芦苇收割方式。但是,这种新的芦苇管理方式对鸟类繁殖期生境选择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震旦鸦雀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完全依赖芦苇生境而生存的珍稀鸟类,已被IUCN定为全球性近危物种。大规模的芦苇收割导致其适宜生境丧失,被认为是该物种面临的一个主要威胁。选择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地区,采用AIC信息准则法,从巢址微生境、巢域斑块和全模型3个水平上对可能影响震旦鸦雀巢址选择的生境因子进行了逻辑斯蒂回归分析,并重点探讨芦苇镶嵌收割对其巢址选择的影响以及不同水平的相互效应。结果发现,震旦鸦雀的巢址选择受巢址微生境和巢域斑块尺度双重水平的影响,但巢址微生境因子的影响要大于巢域斑块因子。在巢址微生境水平上,影响震旦鸦雀巢址选择的因素有:1.5—2.5 m旧芦苇的密度、2.5 m以上新芦苇的密度、香蒲密度和巢的可见度;在巢域斑块水平上,影响因素包括芦苇生境类型、旧芦苇斑块面积的比例和植被盖度;在综合模型中,影响因素有1.5—2.5 m旧芦苇的密度、2.5 m以上新芦苇的密度、香蒲密度、巢的可见度和植被盖度。综上,震旦鸦雀倾向于在植被盖度较高、具有一定比例(18.3%)旧芦苇面积、1.5—2.5 m旧芦苇密度较高、可见度较低的生境斑块中筑巢。研究中,78.7%(n=141)的震旦鸦雀将巢筑在新旧芦苇混合的微生境中,其中36.9%的巢址附近旧芦苇的比例在一半以上;53.2%(n=111)的巢筑于新、旧两种芦苇茎秆之上,22.3%的巢的支撑芦苇中旧芦苇所占比例在一半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旧芦苇在震旦鸦雀巢址选择和筑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大范围的芦苇收割在微生境水平上可降低1.5—2.5 m旧芦苇的密度,在巢域斑块尺度上可降低旧芦苇斑块面积的比例,因此建议,在震旦鸦雀的繁殖地,未来的芦苇收割应采用镶嵌收割的形式,并至少应保留面积在20%以上的结构较好的旧芦苇斑块,以供震旦鸦雀选择巢址和繁衍后代。  相似文献   
932.
根据日本晴cab4基因序列(GenBank:AK104499.1)设计引物,用RT-PCR的方法从籼稻9311中克隆了叶绿素a/b结合蛋白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cab-9311(cab gene from 9311)。insilico分析表明:cab-9311与cab4基因同源性为99%,编码的蛋白含有244个氨基酸,与cab4基因编码的蛋白同源性为98%。蛋白分子质量为26.9kD,理论等电点为6.52。第54位~第216位氨基酸是一个典型的叶绿素a/b结合蛋白功能域(chlorophyll a/bbinding domain)。跨膜分析和蛋白质三级预测显示,该蛋白在C端有一个典型的跨膜区。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该蛋白定位于叶绿体,是一个叶绿体内囊体膜上的锚定蛋白。  相似文献   
933.
通过将微藻细胞固定在平面多孔碳纸上,制备微藻光电极,并在三电极体系电解液中加入电子介体进行测试,可产生与光照同步的光电流响应。考察了不同固定化方法、不同微藻及不同电子介体的光电流响应,结果表明硅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光电极光电流响应最佳,且对于亚心形四爿藻、金藻、莱茵衣藻、蛋白核小球藻、聚球藻等 5 种微藻都适用,表明该制备方法对不同微藻具有较好的通用性。电子介体的研究表明苯醌及其衍生物由于氧还电位较高,具有较好的阳极光电流响应特性,而甲基紫精氧还电位较低,具有较好的阴极光电流响应。  相似文献   
934.
对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90个个体Wx基因区段内的重复序列(CT)n和第1内含子供体+1位碱基G/T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3个居群中的90个单株在重复序列(CT)n和G/T位点纯合一致,没有多态性;其G/T位点碱基均为G;其重复序列(CT)n基因型与云南地方籼稻品种优势基因型相似但又有所区别。本研究结果为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Wx基因利用和在稻种进化上的地位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935.
以甘蔗废糖蜜作为原料,利用Clostridium beijerinckii DSM 6422菌株进行丙酮丁醇发酵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H2SO4预处理糖蜜,初糖质量浓度60 g/L,(NH4)2SO4 2g/L,CaCO3 10 g/L,温度30℃,pH 5.5~7.0,接种量6%(体积分数),在5L发酵罐中发酵培养96 h,总溶剂产量为16.17 g/L,其中丁醇质量浓度为10.07 g/L,总溶剂产率为30.2%,糖利用率为89.3%.  相似文献   
936.
从实验室保藏的菌株中筛选获得Candida sp.PT2A,并通过18S rRNA鉴定为安大略假单胞菌Candida on-tarioensis。对C.ontarioensis不对称还原合成(R)-2-氯-1-(3-氯苯基)乙醇的发酵产酶条件和转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适的发酵产酶条件和转化条件:温度30℃,初始pH 6.5,摇床转速180 r/min,菌体质量浓度200 g/L。采用2-氯-1-(3-氯苯基)乙酮质量浓度为10 g/L时,还原反应72 h,(R)-2-氯-1-(3-氯苯基)乙醇的e.e.值为99.9%,产率为99%;底物质量浓度提高至30 g/L时,产率下降为84.3%。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C.ontarioensis细胞进行通透性处理(CTAB g/L,4℃下处理20 min),在30 g/L底物下反应24 h,产物的e.e.和产率分别达到99.9%和97.5%。  相似文献   
937.
对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90个个体Wx基因区段内的重复序列(CT)n和第一内含子供体+1位碱基G/T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三个居群中的90个单株在重复序列(CT)n和G/T位点纯合一致,没有多态性;其G/T位点碱基均为G;其重复序列(CT)n基因型与云南地方籼稻品种优势基因型相似但又有所区别。本研究结果为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Wx基因利用和在稻种进化上的地位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938.
魏海彬  孙晓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35):6975-6977,6939
铥(Tm)激光是一种新型的医用激光技术,波长范围为1.75μm-2.22μm.铥激光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损伤小、止血快、精度高等优点,近些年来在泌尿外科中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铥激光的作用原理及优点,回顾了近些年铥激光在泌尿外科领域的各种应用,分析了铥激光在泌尿外科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39.
目的:探讨脱氧鬼臼毒素(DOP)对美洲大蠊背侧不成对中间神经元(DUM)电压依赖性钾电流IK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脱氧鬼臼毒素对美洲大蠊背侧不成对中间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钾电流的电流幅度,电流-电压关系以及激活曲线的影响。结果:DOP能够抑制电压依赖性钾通道电流的幅度,而且此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5、10、20、40μmol/L)。DOP抑制IK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为18.064μmol/L。20μmol/L DOP能使IK的电流-电压关系曲线下移,并能使IK的激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结论:DOP对美洲大蠊背侧不成对中间神经元(DUM)电压依赖性钾电流具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其杀虫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40.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卵巢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6例卵巢癌组织,45例良性卵巢肿瘤和3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化疗耐药的相关性。结果:卵巢癌中HIF-1α的表达高于正常卵巢及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且临床分期越晚其表达越高(P<0.001),而与肿瘤组织类型、病理分级及患者年龄无显著相关性。HIF-1α在卵巢癌化疗耐药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化疗敏感组(P<0.001)。结论:卵巢癌中HIF-1α高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有关,与卵巢癌化疗耐药密切相关,HIF-1α可成为卵巢癌化疗新的分子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