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植物染色体C-分带显带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染色体C-分带技术自问世以来,关于其显带的机制研究,人们已提出了许多看法,如早期研究的DNA变性-复性机制、DNA消化机制以及后来的蛋白质与核酸相互作用的机制,但仍有很多问题值得商榷。在介绍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们所做试验,对C-分带蛋白质与核酸相互作用的显带机制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并对利用C-分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显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2.
作者分别于2001年和2005年对海南中部鹦哥岭的鱼类进行了实地调查,记录到62种鱼类,其中23种为鹦哥岭地区新记录种.结合文献资料,该地区共记载有淡水鱼类7目20科59属75种(含亚种),占海南岛已知淡水鱼类的70.8%:海南特有种16个,占海南特有淡水鱼类的80.0%.鱼类群落中以山区溪流性小型鱼类为主.鹦哥岭南北两坡(南坡昌化江流域,北坡南渡江流域)共有的鱼类共36属42种,占鹦哥岭纯淡水鱼类总种数的60.0%.但两坡的鱼类组成存在一定差异:昌化江流域以山区溪流性鱼类为主,南渡江流域则较多平原江河性物种.利用多样性指数,得出鹦哥岭鱼类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是南渡江流域的南开河和昌化江流域万冲河段的支流.鱼类的垂直分布集中在海拔200-600 m的中低海拔水体,海拔600 m以上鱼类稀少,而在900 m以上没有发现鱼类.有关部门近年已在鹦哥岭建立自然保护区,为有效保护珍贵的鱼类资源,按照当地鱼类水平和垂直分布特点划定鱼类重点保护河段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3.
冠斑犀鸟(Anthracoceros albirostris albirostris)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并且是亚洲热带地区重要的种子传播者.冠斑犀鸟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曾广布广西西南部中越边境地区,但其分布范围持续萎缩,2000年以后只残存于3个孤立的分布点,而西大明山林区一直是冠斑犀鸟的主要分布点.为了解此物种在广西的最新分布状况,我们于2009年在广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首次进行了冠斑犀鸟的同步调查,同时调查了当地犀鸟可利用的植物资源.结果显示至少有50只冠斑犀鸟在当地栖息,是广西目前最大的种群,但数量明显呈下降趋势.本文记录了124种犀鸟可潜在利用的植物,探讨了广西犀鸟面临的威胁,并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和科学界加强对中国犀鸟保育研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4.
采用基于PCR扩增的核糖体间隔区分析(RISA)、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双向电泳(2D-PAGE)3种分子生态学技术对大豆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比对分析.结果表明:2D-PAGE技术得到的土壤细菌多样性(基因点)最丰富,其次为DGGE技术(基因片段),RISA技术(基因片段)最低.RISA技术得到的条带数最少,但结...  相似文献   
115.
云猫(Pardofelis marmorata)在中国分布狭窄、种群稀少, 目前尚缺少有关其调查与研究的报道。通过红外相机分析野生动物的空间分布以及日活动节律, 有助于了解濒危物种的生态学特征, 为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14年4月至2021年5月在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腾冲辖区34个位点放置红外相机进行监测。基于监测数据分析了云猫的空间分布, 并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kernel-density estimation)对云猫与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的日活动节律进行了比较。通过31,462个相机日的监测, 共获得230个云猫的独立探测事件。探测数据显示: 云猫在研究区域内主要分布于海拔2,300‒3,100 m保存完好的常绿阔叶林中。记录到的云猫主要出现在白天, 于6:00‒11:00和14:00‒19:00活动最为频繁。在云猫记录密集的北部地区, 同域分布的豹猫表现出明显的夜行性, 而在南部地区则倾向于晨昏活动, 与云猫活动节律的重叠度较低。腾冲高黎贡山云猫的相对多度指数明显高于低纬度的热带地区, 对该区域云猫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对于了解与保护此物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6.
采用解剖观测和石蜡切片技术,对朱顶红品种‘圣诞快乐’花芽生长情况、花器官分化和性细胞分化过程进行了研究,以明确朱顶红花芽分化特征,为其花发育、花期调控、杂交育种和系统分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圣诞快乐’朱顶红每年产生2个花序芽,在第2年完成其内花芽花器官分化,经过低温作用后于第3年盛开,其中第2个花序偶有败育发生;花器官分化过程包括花原基分化期、外花被原基分化期、内花被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心皮原基分化期,对应的花芽大小分别约为0.02、0.05、0.1、0.2、0.3 cm,所有花器官均为螺旋状向心式发生;朱顶红花药4室,花药壁从外至内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组成,绒毡层类型为分泌型,小孢子减数分裂类型为连续型,四分体排列方式为十字交叉型,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朱顶红雌蕊3心皮,下位子房,中轴胎座,3心室,每室两列倒生胚珠,胚珠为双珠被,厚珠心,具葱型胚囊。  相似文献   
117.
种子的萌发特性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环境变化的固有属性。对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物种的种群更新和种子育苗。本文旨在阐明我国重要资源植物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的种子休眠类型和萌发特性。研究结果发现:①苦槠种子在其果实中占比非常高;②苦槠的果皮限制了种子对水分的吸收;③苦槠果皮阻碍了种子的萌发,除去果皮以后种子能够在较大温度范围内萌发;④除去果皮以后,苦槠种子在低温(15/5 ℃、20/10 ℃)下萌发困难,在25/15 ℃、30/20 ℃和35/25 ℃这3个温度梯度下均能迅速萌发。结果表明,苦槠的传播体(果实)具有物理休眠的特性。因此,壳斗科(Fagaceae)是具有物理休眠和脱水敏感性的一个新纪录科。结合壳斗科的系统发育位置,本研究支持物理休眠是一种较为进化的性状这一假说。  相似文献   
118.
基于水质管理目标的博斯腾湖生态水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开发活动导致湖泊生态功能严重退化,研究湖泊生态水位对于维持湖泊生态系统健康意义重大。针对博斯腾湖化学需氧量(COD)浓度较高的水环境现状,分析博斯腾湖水位和COD浓度关系,研究提出基于水质管理目标的生态水位,以期为博斯腾湖水资源、水环境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博斯腾湖水位与水体COD浓度显著负相关,但由于COD浓度空间差异较大以及影响因素不唯一,水位与COD浓度两者之间曲线估计结果不理想。为实现博斯腾湖COD浓度小于20 mg/L的水质管理目标,引入累计水位概念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两个特征水位:所有COD浓度大于等于20 mg/L的数据对应水位的平均值为1046.02 m,该水位在历史丰水期水位的频率为60.83%,可作为最小生态水位;所有COD`浓度小于等于20 mg/L的数据对应水位的平均值为1046.4 m,该水位在历史丰水期水位的频率为44.70%,可作为适宜生态水位。适宜生态水位1046.4 m与已有研究成果基本相符,博斯腾湖在1046.4 m时既有利于水质管理,也可保障湖泊整体生态系统健康。  相似文献   
119.
颅骨性别鉴定在法医学和颅骨面貌复原等领域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针对传统颅骨性别鉴定需要专家参与且主观性强、计算机辅助方法需要人工标定特征点等问题,本文提出了结合改进卷积神经网络和最小二乘法的颅骨性别鉴定方法。首先,获取三维颅骨模型多角度颅骨图像,利用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计算每个样本的每张图像属于男性和女性的概率;其次,基于概率均值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每张图像对性别鉴定的权重;最后,利用上述步骤得到的最优参数构造决策函数,通过决策值完成颅骨性别鉴定。本文方法抛弃了繁琐的手动测量,对完整颅骨的性别鉴定正确率高达94.4%,对不完整颅骨的性别鉴定正确率高达87.5%,能够获得较好的颅骨性别鉴定性能。  相似文献   
120.
田秋玲  乐佳兴  吴焦焦  张文  高岚  钱春  刘芸 《生态学报》2020,40(11):3756-3763
探讨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生长和光合作用对酸性土壤胁迫的响应机制,为其高效种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以重庆市紫色土不同程度酸性区(pH分别为7.56、5.65、4.41)3年生无患子幼树为研究对象,分析紫色土酸性对无患子幼树生长、叶性状指标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性区土壤速效氮(AN)、速效磷(AP)含量极显著低于酸性区,中性区叶片全氮(TN)、全钾(TK)含量极显著高于酸性区(P0.01)。与中性区相比,酸性区幼树的株高、净光合速率(P_n)、总叶绿素(Chls)、叶绿素a(Chl a)、类胡萝卜素(Cars)含量、叶绿素a/b(Chl a/b)比值极显著减小(P0.01),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显著减少(P0.05),而叶绿素b(Chl b)含量和叶绿素/类胡萝卜素(Chls/Cars)比值极显著增加(P0.01),冠幅、电子传递效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实际原初光能捕获效率(Y(Ⅱ))显著增大(P0.05);与中性区相比,强酸性区叶片光饱和点(LSP)极显著下降(P0.01),表观量子效率(AQY)、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_d)最高,弱酸性区最低;弱酸性区的地径、比叶面积(SLA)、叶面积(LA)、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在3个试验区中均最大,且显著高于强酸性区(P0.05)。紫色土酸性通过影响土壤养分转化、根系吸收能力,显著降低了酸性区无患子幼树的光合能力,而弱酸性区幼树叶片通过增大光能捕获面积,提高PSⅡ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和光能捕获效率,降低有机物质消耗,表现出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因此,无患子在重庆紫色土区种植的pH适宜范围为5.5—7.5,而在pH值低于5.5的紫色土种植时,生长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