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篇 |
免费 | 23篇 |
国内免费 | 34篇 |
专业分类
1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 (Gluconobacteroxydans)SCB3 2 9以D 山梨醇为底物培养时可产生微量 2 酮基 L 古龙酸 ;而葡萄糖酸杆菌 (Gluconobactersp .)SCB1 1 0能将D 山梨醇以较高效率转化为L 山梨糖 ,但不产 2 酮基 L 古龙酸。将两种微生物在以山梨醇为底物的培养基中混合培养 ,其代谢产物经分离提纯后进行熔点测定、元素分析、红外吸收光谱测定等 ,确定其主要的代谢产物是 2 酮基 L 古龙酸。 相似文献
102.
103.
以亚热带森林的幼苗群落为对象,设置对照(CK)、氮添加(100 kg N·hm-2·a-1)、磷添加(50 kg P·hm-2·a-1)和氮+磷添加(100 kg N·hm-2·a-1+50 kg P·hm-2·a-1)4种处理的施肥样地,测定幼苗的株高、地径、冠幅、比叶面积、死亡率等指标,研究氮磷添加下幼苗的生长与群落结构的变化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 与未施肥相比,磷添加下幼苗的株高增长率、地径增长率分别显著下降45.1%和30.3%;主要建群树种死亡率受到施肥的影响,氮添加显著增加米槠幼苗死亡率至25.1%,氮磷施肥显著提高丝栗栲死亡率至25.1%~31.3%,而氮添加、磷添加显著降低了木荷和润楠的死亡率;施肥显著降低了幼苗群落中木荷和丝栗栲的重要值,氮添加、磷添加显著增加了润楠幼苗的重要值。氮+磷添加显著降低了幼苗群落的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幼苗生长主要受到土壤铵态氮、有效磷、全氮、林冠开度及比叶面积的影响,而幼苗死亡率主要受到土壤铵态氮、有效磷和林冠开度的影响。综合来看,氮磷添加主要通过调控土壤氮磷速效养分,进而改变叶片功能性状来影响幼苗的生长;加速外生菌根树种(米槠和丝栗栲)的死亡,改变幼苗群落建群种的重要值,降低物种多样性, 最终可能改变亚热带次生阔叶林成年树的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104.
人TBK1小干扰RNA质粒的构建及稳定干扰TBK1细胞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人TANK结合激酶1(TBK1)的小干扰RNA真核表达质粒,并筛选出稳定干扰TBK1的细胞株。方法:根据文献报道的序列和载体的黏性末端,设计合成2条针对TBK1的DNA序列,退火后连接到载体pSUPER.retro.neo+gfp上,经测序分析正确后得到质粒psiTBK1。用脂质体转染质粒psiTBK1到MCF-7细胞中,经G418加压筛选稳定表达TBK1小干扰RNA的细胞株,用免疫印迹检测细胞中TBK1的表达情况,将干扰效果好的细胞株命名为MCF-7/siTBK1,再用萤光素酶试验检测MCF-7/siTBK1细胞对外源TBK1诱导干扰素-β(IFN-β)转录的情况。结果:免疫印迹结果证实建立的稳定细胞株MCF-7/siTBK1能够有效干扰TBK1的表达,并在外源TBK1存在的情况下抑制IFN-β的转录活性。结论:构建了表达TBK1小干扰RNA的质粒psiTBK1,筛选出稳定干扰TBK1表达的细胞株MCF-7/siTBK1,为深入研究TBK1在先天免疫中的作用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05.
106.
龚化兰何佳蒋银淼任晴叶高海女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3,(7):830-835
目的 探讨4种肠道主要产丁酸细菌与内脏脂肪和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胰岛素抵抗组(76例,HOMA-IR≥2.68)和健康对照组(273例,HOMAIR<2.68)对象4种肠道主要产丁酸细菌的丰度变化。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的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和体脂肪百分比(body fat percentage,BFP)。运用ROC曲线比较VFA和BFP对胰岛素抵抗的诊断价值。结果 VFA的ROC曲线下面积(0.751)显著高于BFP(0.647)。胰岛素抵抗组和健康对照组对象肠道4种产丁酸细菌的丰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普拉梭菌(R=-0.106,P<0.05)和柔嫩梭菌(R=-0.115,P<0.05)与HOMA-IR呈负相关。VFA与普拉梭菌呈负相关(R=-0.105,P<0.05),BFP与普拉梭菌和柔嫩梭菌均无显著相关性。调整BMI和年龄因素后,回归分析显示普拉梭菌与甘油三酯和空腹血糖独立相关,柔嫩梭菌与尿酸独立相关。结论 VFA对胰岛素抵抗的诊断价值比BFP高。普拉梭菌和柔嫩梭菌与胰岛素抵抗存在相关性,且普拉梭菌与内脏脂肪相关。 相似文献
107.
工业微生物的酸胁迫响应及其抵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酸的积累在工业发酵过程中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会导致发酵体系pH的降低,进而引起酸胁迫,限制细胞生长及目标产物的积累。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阐述了工业微生物应对酸胁迫所发生的生理变化,提出了微生物在酸性环境中可能的3种自我调节机制,概括总结了目前提高微生物酸耐受性的策略及各自的优缺点,指出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提高工业微生物的酸耐受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8.
目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从微生态学角度研究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的微生物学特征。方法收集中段尿液,处理后进行real-time PCR表达谱分析,比较健康人和急性单纯性膀胱炎两组人群菌群的差异。结果 real-time PCR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尿液中大肠埃希菌、腐生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数量要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结论菌群变化可能与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的发生密切相关,该研究结果从微生物学角度为临床治疗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的合理用药提供辅助意见。 相似文献
109.
植物种群功能性状及生态对策变异对其自身环境适应能力及群落结构具有重要影响。该文基于崇明东滩湿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种群内3个小种群不同发育时期分株集合的多项性状指标,分析了其性状及生态对策变异,并基于CSR、LHS生态对策体系,对各小种群的生态对策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 3个芦苇小种群的21项性状指标及C、R对策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在LHS体系中,以比叶面积(11.5 mm2/mg)、株高(175 cm)和花序干质量(4 g)为分界线,可对3个小种群进行区分。处于生殖生长期的芦苇分株具有更大的植株大小、更高的叶片干物质含量及S对策得分,而处于营养生长期的分株则具有较小的植株大小、较大的比叶面积及R对策得分。总体而言,崇明东滩湿地3个芦苇小种群间及各小种群内处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分株集合间,都存在显著的性状差异及生态对策差异,且二者的差异模式基本吻合。芦苇种内性状及生态对策变异特征,可为该区芦苇种群的生态保育和恢复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