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中国被子植物科属概览:依据APG Ⅲ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被子植物是现存高等植物最为繁盛的类群,约30万种,是陆地植被的主要组成成分。搞清科、属和种的数量和范畴对认识全球和区域生物多样性有重要价值。分子系统学的快速发展,使很多被子植物的科和属的范畴发生了变化。本文结合APGⅢ系统和一些新的系统发育研究动态,对中国原产和引入的被子植物科属名单进行了整理,确认被子植物在中国原产258科,引入55科(其中6科归化),中国原产2,872属,引入1,605属(含归化152属),并简要介绍了中国被子植物科属范畴的历史沿革和新变化。新的名录与《中国植物志》相比,新增115科1,729属,与Flora of China相比,新增85科1,531属。  相似文献   
132.
杨永  刘冰 《生物多样性》2015,(2):232-236
<正>樟科(Lauraceae)隶属于被子植物木兰亚纲(Magnoliidae)木兰超目(Magnolianae)樟目(Laurales)(RevealChase,2011)。该科的化石记录可追溯至白垩纪中期,现存50属2,500–3,000种,泛热带分布(李捷和李锡文,2004),是被子植物分类中最困难的科之一(Paton et al.,2008)。根据分子系统学研究(Chanderbali et al.,2001;RohwerRudolph,2005),樟科包含最基部的Hypodaphnis Stapf分支、厚壳桂属(Cryptocarya R.Br.)群分支、檬果樟属(Caryodaphnopsis Airy Shaw)–新樟属(Neocinnamomum  相似文献   
133.
利用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采自武陵山区澧水的1种中国新记录硅藻——喙状比利牛斯山微小曲壳藻进行了形态研究。该种的鉴定特征为壳面线形披针形,具有喙状的末端,有壳缝壳面末端线纹呈略微会聚状或近平行排列,孔纹膜为筛状。该研究结果扩展了对喙状比利牛斯山微小曲壳藻形态结构和地理分布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4.
为探明峡谷生境植物功能性状多样性组成基本规律,该研究以湖南省德夯峡谷1 627种种子植物为对象,选择生长型、叶型、叶级等7个营养性状以及性系统、花序类型、果实类型等6个繁殖性状为参数,建立该区域种子植物功能性状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受峡谷温热潮湿环境影响,德夯种子植物营养性状既有中亚热带又有南亚热带植物功能性状特点,生长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叶性质以中小型叶、单叶、纸质、全缘、不裂、互生、两面都无毛为主,且中型叶多于小型叶。(2)德夯种子植物繁殖性状以两性花、顶生和腋生无限花序、干果、动物传播种子为主,且雌雄同株植物多于雌雄异株,表现出对峡谷生境的适应特性;花期主要集中在4~8月,果期主要集中在7~10月。研究发现,植物功能性状数据库在探寻特定环境下植物多样性组成规律时具有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运用。  相似文献   
135.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采自湖南省绥宁县巫水水域的硅藻标本进行了观察研究,鉴定出其中一种为硅藻中国新记录种——泉生平片藻[Tabularia fonticola (Hustedt) C.E. Wetzel & D.M. Williams],该种具有以下鉴别特征:(1) 壳面轮廓为线形披针形,中央胸骨宽,线纹短且宽。(2) 横主肋和纵细肋硅质化增厚。(3) 孔纹开口被数条横向硅质条组成的筛板所遮拦。(4) 每个壳面仅在其一端着生一个唇形突。(5) 壳套顶孔区孔纹有序排列。(6) 第一环带开放。该研究首次报道了泉生平片藻的前正常营养期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研究结果不仅增加了对泉生平片藻的超微结构认识,而且扩展了其地理分布区域。  相似文献   
136.
区域性维管植物编目对于该区域内植物多样性保护及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北京作为中国首都, 尽管编目工作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得以开展, 但近30年来没有进行系统更新。现有数据零散、不系统, 相关编目进展甚至已经落后于周边地区。本文在《北京植物志(1992年修订版)》的基础上, 结合多年实际野外调查, 通过系统检索文献资料对现有编目数据进行查漏补缺(补充新分类群、新记录)、修订名称(基于新分类修订成果)、更新分类系统(采用基于分子数据的新分类系统), 并添加物种等级、分布状态、生长状态、室内/室外、分布区、了解程度及保护状况等相关信息, 最终完成北京维管植物编目和分布数据集(分为本土植物和外来植物两个表单, 其中外来植物主要基于志书和文献记载)。截至2021年12月31日, 该数据集共有数据2,883条(本土1,680条, 外来1,203条), 其中包含北京本土野生维管植物134科611属1,597个类群(1,440种3天然杂交种46亚种97变种11变型), 与《北京植物志(1992年修订版)》相比增加3科26属173种4亚种28变种11变型, 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的有16种(一级仅1种), 列入《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08)》的有90种3亚种4变种; 收录外来维管植物137科581属1,184个类群(含992种及其他种下等级), 其中栽培植物854种19杂交种15亚种29变种2变型87栽培品种38栽培群, 逸生植物132种1亚种, 归化植物77种2变种, 入侵植物27种。编目数据显示, 北京本土野生维管植物多样性整体上并不高, 主要以广泛分布的常见种为主, 特有种、狭域种以及珍稀濒危种数量不多; 同时, 北京存在大量的外来植物(许多种类在《北京植物志》各版中已经收录), 这些植物也是北京维管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现有数据尚不完整。  相似文献   
137.
发现并描述地球上的生物物种, 建立可靠的生物分类系统, 编制权威且具有时效性的生物物种名录, 实现生物物种多样性信息的数字化和共享, 对于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资源管理、科学决策和社会经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和区域层面, 生物物种编目工作越来越被重视, 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为反映中国生物物种编目工作近些年取得的成绩, 本文联合各相关类群的专家, 分别总结了脊椎动物、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植物、菌物等主要类群的物种编目进展情况, 并就将来如何更好地促进生物编目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展望。现有数据显示, 中国已记录哺乳动物698种, 鸟类1,450种, 爬行类586种, 两栖类611种, 淡水鱼类1,591种, 高等植物38,493种(其中维管植物35,379种), 菌物约27,900种, 但尚无全面的包括所有昆虫和无脊椎动物的物种名录。近10年, 中国新增维管植物5个新科、86个新属、2,090个新种、374个新记录; 新增菌物新物种4,679个, 隶属于36纲140目438科1,372属。  相似文献   
138.
<正>翻开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茂物的地图,你就会发现这个城市像蜘蛛网一样,有一个中心向八方辐射着;中心的区域看起来像一块绿色的吐司切片,这就是闻名遐迩的茂物植物园了(英文:Bogor Botanical Gardens,印尼文:Kebun Raya Bogor)。悠久的历史说到茂物植物园,就不得不先说说茂物这个城市。从雅加达机场到茂物的路上,你就会感觉到气候和植被的变化:越靠近茂物,气温越低,湿度越大,树木也就逾  相似文献   
139.
李瑄  刘冰 《生命世界》2007,(9):32-33
小麦族植物 小麦族是禾本科植物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一大植物类群,它包含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3种粮食作物:小麦、大麦和黑麦;还有许多重要的牧草种类,如偃麦草等。  相似文献   
140.
几种肥大细胞染色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ABC—爱先蓝—PAS混合染色及PAP技术对大鼠肝、胃、肠及DAB诱发的大鼠肝癌中肥大细胞进行了染色对比实验,结果表明:Carnoy及福尔马林等固定液固定的组织内肥大细胞均能被爱先蓝染色成蓝色,其染色时间不同,该种染色方法可作为一种常规的染色方法,用于确定肥大细胞在组织中的分布及数量。ABC—爱先蓝—PAS混合染色方法及PAP技术均能准确、有效地确定肥大细胞(MC)性质。ABC—爱先蓝—PAS混合染色使结缔组织肥大细胞(CTMC)呈棕褐色,周边略蓝色。粘膜肥大细胞(MMC)则呈蓝色,通过不同颜色的显示,可清楚地将CTMC与MMC区分开来。PAP方法具更高的特异性。但有关的抗体来源缺乏,因此在无特异Ⅰ抗体的情况下,ABC—爱先蓝—PAS混合染色方法亦可视为鉴别两类不同性质MC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