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5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80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9篇
  1974年   4篇
  1966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应用光敏生物素标记核酸探针鉴定分枝杆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敏生物素标记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及标准分枝杆菌全染色体DNA制成探针,与已知标准牛分枝杆菌(BCG株)及不同种的非结核分枝杆菌DNA杂交,可快速将分支杆菌鉴定到种,同时以大肠埃希氏菌做阴性对照,显示良好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此种方法具有鉴定速度快、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及对人体无害等特点,适用于结核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菌种鉴定。  相似文献   
92.
中缅树Qu的非颤抖性产热及细胞呼吸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缅树qu(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是东南亚树qu中分布最北的一个种。在热中性区内的非颤抖性产热(nonshivering thermogenesis NST)分别为2.57±0.21(冬)和2.21±0.12(夏)mlO[2]/(g·h);分别为体重预期值的75.9%和61.2%,两者不仅冬季显著高于夏季,而且亦高于典型的热带种类,但低于温带类群。褐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的重量冬季为0.622±0.015 g,夏季0.532±0.80 g,冬季也显著高于夏季;同时,BAT总蛋白含量、线粒体蛋白含量以及细胞α-磷酸甘油氧化酶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冬季也显著高于夏季,但增加的比例较温带种类低;而肝脏细胞的上述指标及线粒体状态Ⅲ、状态Ⅳ呼吸等,冬夏两季均无显著差异。因此,中缅树qu的NST和细胞产热能力介于热带与温带类群之间,显示出向温带类型过渡的趋势。  相似文献   
93.
描述的介形类化石标本采集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库车和喀什两地区,其中,齐古组产Darwinula-Timiriasevia组合,恰克马克组产Darwinula-Bisulcocypris为代表的介形类化石组合,其时代前者为晚侏罗世,后者为中侏罗世;俄霍布拉克组和克拉玛依组产以Bisulcompris-TungchuaniaDarwinula为代表的组合,其时代为早-中三叠世。  相似文献   
94.
大鼠胸部照射γ射线20Gy,照射后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质含量、细胞总数和分类及巨噬细胞存活率,肺指数及肺组织纤溶活力,并做了大体解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为:照射后2周开始BALF中蛋白质含量、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即明显增多,照射后1——2个月持续处于高水平,高峰在1.5─2个月,照射后3─4个月有所下降,肺指数有相应变化;肺组织纤溶活力则相反,从照射后2周开始持续下降,至照射后2个月已降至最低,接近于零。形态学观察也见到有早期肺水肿和晚期肺萎缩等变化。由上结果可见,大鼠胸部照射后的早期主要为渗出性病变和纤溶活力的降低。文中讨论了照射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在放射性肺损伤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用亲和层析法分离提纯红曲霉葡萄糖淀粉酶的不同分子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糖淀粉酶(产生菌为红曲霉(Monascus rubiginosus Sato)AS3.3491)是多型性酶,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呈三条区带,相应于AS3.2199(原使用菌株)所产生的E_3、E_4和E_5。由于这三个组分性质极为接近,提纯十分困难。我们曾用DEAE一纤维素柱层析和垂直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方法分离得到了凝胶电泳  相似文献   
96.
采用小鼠Lnc的方法测定各血清群脑膜炎奈瑟氏菌株的毒力,得到了较理想的结果。从我崮分离出的1 06株地方菌株的毒力结果如下:57株A群、B群和c群菌株(其中从痫人脑脊髓液或血液分离的z3株,其余菌株从带菌者鼻咽部分离的)比49株新血清群菌株(包括7个新血清群)的毒力强,I一2.905,0.005>P> 0.001;32株A群菌株(其中从jiii人分离的1 7株)与13株B群菌株(其中从病人分离的5株)的毒力无差别, t=1.0279,0,4>p>0.2;32株^群菌株与l 2株c群菌株的毒力无差别,t=1.0032,0.4>p>0.2;32株^群菌株比49林新血清群菌株的毒力强,f=2.68 6,0 I)I>P>0.005;A群17株病人株与15株带菌者菌株的毒力无差别,t=0.48,0.7>p>0.6。1966—1977年间不同年份分离出的A群,B群和c群菌株的毒力无差别;从我国“南方”和“北方”各地分离出的A群,B群和c群菌株的毒力也相同。从病人脑脊髓液分离出的菌株亦有毒力较弱的菌株,而从带菌者鼻咽部分离出的至今未发现病人的1486群菌株有毒力较强的菌株。毒力和发病的关系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7.
山地羽茅、灰蒿荒漠草原是新疆喀什谷地的重要春秋牧基地。在此类草场上,常有蝗害和蛇害;此外,在天山黄鼠(Citellus relictus)和鼹形田鼠(Ellobius talpinus)数量较高的局部地  相似文献   
98.
慢性扁桃体炎往往成为风湿病和肾小球肾炎的病灶,一般认为发生合并症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有关。但从扁桃体炎患者分离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阳性率却不高。其原因主要是大部分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常深居扁桃体陷窝内、在厌氧环境中繁殖,用常规的需氧血平板培养很难分离到真正致病菌。所以改进分离方法。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  相似文献   
99.
星头啄木鸟繁殖司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大力开展生物防治,保护和招引食虫益鸟提供重要依据,1978年4—6月,我们结合病虫害防治专业毕业论文工作,在山东省平邑县浚河林场对星头啄木鸟(Dendrocopos canicapillusscintilliceps)进行了观察。 星头啄木鸟喜生活在茂密林丛边缘,通风向阳,且较偏僻幽静,少受外界惊扰的地区。飞  相似文献   
100.
吉林榆树周家油坊旧石器文化遗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周家油坊在榆树县西南18公里,地理座标北纬44°43.5′,东经126°21′。这一带盛产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周明镇教授等曾经根据这里的大量化石材料编著《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志》一书。记录了35种化石,并命名为“榆树动物群”或称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但化石层位不清,都是从河中拣的,群众手里收集的或药店里买来的。另外,还有人类化石的发现,称为“榆树人”。也因层位不明和含氟量较低而被否定为古人类化石。此外,还有一件人工打击的石片发现,层位也是不清。为解决“榆树动物群”的层位问题和探索有关古人类活动的遗迹,我们于1977年10月在这里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先后共发掘七个地点(图1)。除第三地点未获化石外,其它六个地点都出土相当数量的化石,共十二种。其中除虎(Panthera tigris Linaeus)外,其余皆不超出前人的记录。同时在第一、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