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药用中性蛋白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枯草杆菌(Baceillus subtilis) AS 1.398中性蛋白酶的粗酶(5万u/g),用自来水(1:10)抽提12小时,在这抽提液中加入20%(v/v)CaCl2溶液(在100ml水中加60g无水CaCl2):再加25%固体硫酸铵使酶沉淀,过滤后得酶饼,用0.005MpH7.2磷酸缓冲液溶解,经Sephadex G-25柱脱盐,冷冻干燥得片状粉末,含酶活60一100万u/g,纯度提高4倍,本制剂具有较强的抗炎消肿及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碱性蛋白酶(Proteinase BP),是由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产生的。它的最适pH为8.5—9.5,稳定pH范围为6—10,最适作用温度为40—50℃,50℃处理10分钟,或50℃处理60分钟  相似文献   
13.
一、专利部分 该部分选自于1985年3月到1986年3月的美国专利文献中与哺乳动物、动物的细胞或组织培养有关的专利,并附有简要的说明。这是根据专利的标题及摘要进行选择的。  相似文献   
14.
鞘胺醇杆菌肝素酶的产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肝素类分子是一类结构异常复杂的高度硫酸化的糖胺聚糖,是临床上的一种主要的抗凝剂。除了抗凝血及其相关的抗栓活性以外,肝素还具有多种其他生物学功能,如抗平滑肌细胞及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1]、抗炎症^[2]和阻止肿瘤生长及转移的作用^[3]等。因而肝素可用于防治球囊扩充血管成型术后的血管再狭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性肾炎、病理性炎症及肿瘤。但由于完整肝素的抗凝血活性,会引起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等负作用,限制了肝素在这些方面的临床应用。研究表明,肝素的抗凝血活性依赖于一种独特的肝素五糖序列,约占完整肝素链的1/3,除了五糖序列以外,还需要附近的至少13糖残基,因而不含五糖序列或含五糖序列小于18糖的肝素其抗凝活性大大降低^[4]。而六糖以上的肝素片段就具有抗平滑肌细胞增生、抗炎症及抗肿瘤的活性,并且这些活性与抗凝活性无关。因此,可利用特异性的肝素酶降解肝素长链,产生一系列不同结构及大小的肝素片段,并从中筛选出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片段。  相似文献   
15.
右旋糖酐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酶学性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从3162株真菌中筛出具有右旋糖酐酶话力的菌株528株,其中黄柄白曲霉(Asp. Flavi-pes)、蠕形青霉(Pen. Vermiculatum)、产黄青霉(Pen. Chrysogerum)和构巢曲霉(Asp. Nid-ulans)也产该酶,这在文献中尚未见报道。通过复筛,从中选出5株,它们分属黄柄白曲霉(Asp. Flavipe、二株)、肉色曲霉(Asp.carneus)、焦曲霉(Asp. Ustus)和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各一株)。对它们的产酶特性作了一系列比较研究,发现所有酶的最适温度皆为50--55℃,最适作用PH为5.0—5.5,酶解最终产物是异麦芽塘、异麦芽三糖及少量葡萄糖,故它们皆属内切型右旋糖酐酶。此外它们在温度和PH稳定性、其它酶活力存在的情况、对不同底物作用的情况、凝胶电泳模式、金属离子和一些蛋白质变性剂的影响等方面都有一些差异。通过比较发现,由淡紫拟青霉8523菌产生的右旋糖酐酶具有较好的酶学性质:它在50"0保温24小时和60℃保温1小时,剩余话力分别为95%和90%,在pH 3.5—1 0.5很宽的范围内是稳定的,此外它对SDS和脲的耐受性也较其它菌株的酶好。  相似文献   
16.
经过纯化的微生物蛋白酶可作为医药品。为了安全,国内外都严格限制生产医药用酶的微生物,但枯草杆菌被认为是安全的。本文报道用丙酮作沉淀剂制备口服药用枯草杆菌蛋白酶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7.
淡紫拟青霉右旋糖酐酶的形成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比较了各种碳水化合物对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右旋糖酐酶形成的影响,右旋糖酐是最好的碳源,也是最佳诱导物。不同分子量(17.2—1000kD)的右旋糖酐对酶形成的诱导作用不同,酶的产生随右旋糖酐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加。用分子量为1000kD的右旋糖酐作碳源时比用17.2kD的右旋糖酐作碳源时的产酶量高40%以上。用右旋糖酐和其它糖的混合物作碳源时,酶的形成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右旋糖酐酶形成的其它适宜条件:氮源为牛肉蛋白胨,培养基初始pH6.0—7.0.种龄为48小时,在250ml三角瓶中装50ml培养基,于28℃在200r/min摇床上培养6天。  相似文献   
18.
肝素是一类结构异常复杂的糖胺聚糖,与此相对应的是其多种生物学功能。除了经典的抗凝血及其相关的抗血拴生成以外,肝素还具有抗平滑肌细胞增殖、抗炎症、抗肿瘤及抗病毒等,并且这些生物活性同抗凝活性无关,而同肝素的特异结构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肝素的多种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短小芽孢杆菌碱性蛋白酶的提纯和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由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209产生的胞外碱性蛋白酶的粗酶制剂(5×10 4u/g),经硼砂NaOH缓冲液抽提,硫酸铵沉淀,Sephadex G一25脱盐,DEAE-纤维素柱层析,冷冻干燥获得部分纯化的酶。纯酶的活力为199x10u/g,比活力提高2,6倍。此酶的最适pH8.5—9.0,在pH6一10之间稳定,因此是属于微碱性蛋白酶“’。最适温度为50℃,在50℃以下稳定,在60℃处理10分钟活力损失95%。0.003村c丑件的存在对酶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均有显著提高。Ag+,Cu2+,Fe2+,Hg+,Zn2+ 对酶有抑制作用;Mn2+有明显的激活作用;1×10-3M的PCMB,IAA,O-PTH,PMSF对活力无影响;1×10-3M EDTA对酶有30%的抑制作用;在40℃用NBS(1×10-4M)、DFP(2.5mM)对醢进行10分钟处理,酶活力完全损失。此酶能水解多种天然蛋白,如酪蛋白、血红蛋白、蛇毒蛋白等,不水解鱼精蛋白和溶菌酶。以酪蛋白为底物测得的km值为0.66×10-2g/ml。在pH7.3进行圆盘凝胶电泳,虽然呈现九条带,但均具有大小不等的蛋白酶活力。  相似文献   
20.
一.右旋糖酐酶概况右旋糖酐酶(Dextranase,1,6-α-D-Glucan 6-Glucano-hydrolase.EC 3.2.1,11),是专一性地切割1,6-α-D-葡聚糖(即Dextran,右旋糖酐)中α-1,6糖苷键的酶,有人称它为葡聚糖酶,但后者易与切割葡糖基以其它形式糖苷键连接起来的葡聚糖的酶(即Glucanase)相混,因此还是以右旋糖酐酶命名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