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63篇 |
免费 | 229篇 |
国内免费 | 767篇 |
专业分类
26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51篇 |
2022年 | 52篇 |
2021年 | 67篇 |
2020年 | 86篇 |
2019年 | 60篇 |
2018年 | 74篇 |
2017年 | 70篇 |
2016年 | 85篇 |
2015年 | 78篇 |
2014年 | 137篇 |
2013年 | 96篇 |
2012年 | 96篇 |
2011年 | 72篇 |
2010年 | 67篇 |
2009年 | 71篇 |
2008年 | 90篇 |
2007年 | 75篇 |
2006年 | 91篇 |
2005年 | 89篇 |
2004年 | 75篇 |
2003年 | 65篇 |
2002年 | 61篇 |
2001年 | 81篇 |
2000年 | 51篇 |
1999年 | 83篇 |
1998年 | 63篇 |
1997年 | 72篇 |
1996年 | 64篇 |
1995年 | 51篇 |
1994年 | 63篇 |
1993年 | 44篇 |
1992年 | 51篇 |
1991年 | 53篇 |
1990年 | 51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26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16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7篇 |
1959年 | 3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3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11.
植物生物量的分配模式是植物对环境适应的结果, 并伴随着植物生活史的每一个阶段, 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息息相关。目前关于植物生物量分配的大小依赖性已有相关报道, 但关于其对物候期的响应尚鲜有报道。该研究以乌兰布和沙漠地区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其2016与2017年连续2个生长季里盛花期、盛果期与营养生长期3个物候期的根、压条、新枝、老枝、叶、繁殖器官等部分的生物量测定, 采用标准化主轴回归方程的斜率和截距的显著性比较, 分别探讨了白刺在不同物候期的异速生长的大小依赖程度和相对生物量分配比例, 特别是地上与地下部分之间、支持与同化器官之间, 在不同物候期的生物量分配规律。结果表明: 白刺的繁殖生长对生物量分配模式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相对生物量分配比例(36.00%)而不是个体大小的依赖性程度上(16.67%), 且对新枝的影响较大, 使其不同物候期的大小依赖性程度发生了改变, 但是变化趋势不一致, 同时繁殖生长增加对叶片的相对生物量分配比例, 减少对老枝的相对生物量分配比例, 但并没有改变他们的大小依赖性程度。白刺生长过程中的地下部分生物量分配率随个体生物量的累积均增大, 而繁殖分配会在一定程度内减弱这种速率。白刺随着个体生物量的增大其生物量向支持器官分配率也越大, 但随着生长时间推移, 更倾向于将生物量分配给同化吸收器官。 相似文献
912.
精准医学的形成是科技自身发展的客观必然,也是公众对健康需求的推动,体现了医学科学发展趋势,也代表了临床实践发展的方向。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精准医学研究理念和范式已广泛推广,精准医学体系逐渐成熟走向应用。该文在系统梳理2022年精准医学领域的发展布局与举措,前瞻领域发展新趋势、研究新进展、产业新突破的基础上,展望了领域未来发展前景。当前,精准医学的科学价值与健康维护作用进一步凸显,各国系统布局、长期规划、持续加码支持精准医学发展;大型人群队列平台建设广泛开展、疾病研究与疾病精准防诊治方案开始成熟,诊断方案与治疗药物的开发思路及审批标准也开始发生转变,精准医学发展进入新阶段。未来,随高质量大型队列的建设、生命组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完善,精准医学将呈现巨大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13.
914.
915.
丛枝菌根真菌对西瓜嫁接苗生长和根系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丛枝菌根(AM)真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对连作土壤中西瓜自根苗和嫁接苗生长、根系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和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接种AM真菌能显著增加西瓜自根苗和嫁接苗的生物量,提高根系活力,降低根系膜透性和MDA含量.接种AM真菌的自根苗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和根系活力分别增加了57.6%、60.0%和142.1%,而接种AM真菌的嫁接苗分别增加了26.7%、28.0%和11.0%;自根苗(C)、嫁接苗(G)、接种AM真菌自根苗(C+M)和接种AM真菌嫁接苗(G+M)的根系细胞膜透性为C>G>C+M>G+M,根系MDA含量为C>G>G+M>C+M.接种AM真菌能提高西瓜自根苗和嫁接苗根系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几丁质酶和β 1,3 葡聚糖酶活性,而且接种AM真菌的西瓜自根苗和嫁接苗根系POD、PAL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峰值比不接种的提前2周出现.接种AM真菌能激活西瓜自根苗和嫁接苗与抗逆性有关的防御性酶反应,使根系对逆境产生快速反应,从而提高其抗连作障碍的能力. 相似文献
916.
高亲和性铁通透酶FTR1是参与铁元素由胞外转移到胞内过程的重要铁转运蛋白。为了解橡胶树红根病菌(Ganoderma pseudoferreum (Wakef.) V. Over. et Steinm)的高亲和性铁通透酶编码基因GPFTR1,通过同源克隆技术,从橡胶树红根病菌中克隆得到GPFTR1的基因序列,并对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蛋白理化性质分析、保守结构域及跨膜区分析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并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BIN-GPFTR1-GFP进行该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分析。利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己唑醇和青蒿琥酯对橡胶树红根病菌的抑制率,并在EC50条件下进行橡胶树红根病菌的GPFTR1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区全长1 191 bp,编码396个氨基酸,推测其分子量为43.23 kD,等电点为6.92,为疏水性蛋白,具有保守基团REXLE和7个跨膜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GPFTR1与紫芝(Ganoderma sinense J. D. Zhao, L. W. HsuX. Q. Zhang)同类基因(登录号PIL27756.1)的亲缘关系最近,氨基酸同源性为89%;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GPFTR1蛋白定位在细胞膜上;生长速率法测定己唑醇和青蒿琥酯EC50分别为0.192 mg/L、26.288 mg/L;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到GPFTR1蛋白编码基因分别在红根病菌受己唑醇和青蒿琥酯胁迫处理6 h和4 h表达量最高。为进一步研究橡胶树红根病菌GPFTR1基因功能提供了理论参考,对橡胶树红根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17.
为了实现HCV包膜蛋白E1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分泌表达,选用分泌表达载体pSecTagB,构建了3种E1羧端不同程度缩短的融合表达质粒,并在E1的上游融合乙型肝炎病毒前表面抗原S1中含肝细胞结合位点的免疫表位preS1(21-47)序列作为标识。在HeLa细胞中进行了暂时表达,并对产物的性质进行了鉴定。去除羧端疏水区有利于E1融合蛋白的分泌,其中以S1E1t325分泌最佳。表达的融合蛋白都能被preS1单抗及HCVE1多抗识别,是具有双重抗原性的糖蛋白,其糖链类型为高甘露糖型。建立了稳定表达S1E1t310、S1E1t325、S1E1t340的CHO细胞株,选择其中CHO/pSecS1E1t325对表达的分泌蛋白作了进一步研究。利用亲和纯化方法可由细胞培养液中富集和纯化分泌表达的HCV E1,为进一步开展E1性质的研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18.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不同浓度(60 μg/ml,120 μg/ml,240 μg/ml)葛根素处理24 h后;采用CCK-8法观察葛根素对细胞的增值抑制作用;吖啶橙(AO)/溴化乙锭(EB)双染法及AnnexinⅤ-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作用前后A549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及凋亡状况;Western blot法检测Apelin/APJ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说明葛根素能抑制A549细胞的增值,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流式细胞术进一步证实葛根素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与A549细胞组比较,葛根素各处理组Apelin/APJ蛋白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调。结论:葛根素可能通过调节Apelin/APJ蛋白的表达诱导A549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19.
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赤霉烯酮具有较强的生物毒性,检测谷物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在食品和饲料安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将玉米赤霉烯酮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偶联物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并建立基于单克隆抗体的酶联免疫法作为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结果共筛选到4株抗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抗体,3株抗体亚类为IgG1,1株为IgG2b.选择其中的一株杂交瘤细胞2C9制备小鼠腹水,纯化后测定了抗体效价为1/40 000.以此单抗建立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其半数抑制率(IC50)为1.90 ng/mL,检测限(IC10)为0.051 ng/mL,检测区间(IC20-IC80)为0.115-13.900 ng/mL;且对玉米赤霉烯酮有很好的特异性.回收率检测在样品含1.46-93.80 μg/kg时回收率为96.5%-113.0%.本实验建立的检测方法可用于多种谷物及饲料样本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 相似文献
920.
AM真菌种间差异对枳壳生长及耐热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地表球囊霉、莫西球囊霉、珠状巨孢球囊霉及其混合菌剂接种无菌根枳壳幼苗进行盆栽试验,25℃培养4个月,观察对枳壳菌根形成和营养生长的影响,在40℃高温胁迫30d,调查分析菌根枳壳的耐热性。试验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的根系形成了20%~80%的菌根侵染率;菌根枳壳的苗高、苗质量、节间长、茎基粗、须根数量和须根长度等营养生长显著增加;叶片中的SOD,POD活性和根系活力显著增强,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叶片中的MDA含量降低,膜透性显著变小,枳壳苗的耐热性显著提高;但是,AM真菌在促进枳壳苗菌根化、营养生长和提高耐热性方面存在着种间差异,地表球囊霉、莫西球囊霉、珠状巨孢球囊霉、混合菌剂与枳壳根系形成丛枝菌根的侵染率依次为20.4%±1.2%、61.8%±3.4%、85.7%±2.7%、83.3%±2.2%,促进枳壳苗营养生长提高枳壳苗耐热能力的AM真菌依次为:地表球囊霉<莫西球囊霉<珠状巨孢球囊霉<混合菌剂,认为珠状巨孢球囊霉和莫西球囊霉是枳壳耐高温胁迫菌根化育苗的重要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