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西藏曲拉和云南乳饼中酵母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西藏曲拉和云南乳饼中酵母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为我国传统乳制品中酵母菌资源的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从西藏和云南分别采集的5份曲拉样品和8份乳饼样品中分离出41株酵母菌,利用26SrDNAD1/D2区域序列分析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曲拉和乳饼样品中酵母菌的总数分别在106-107cfu/g和102-106cfu/g之间,曲拉样品的酵母菌平均数比乳饼样品中的高34倍。共鉴定出10属12种,其中西藏曲拉的优势菌株为发酵毕赤氏酵母(Pichia fermentans)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云南乳饼的优势菌株为类筒假丝酵母(Candida zeylanoides)和喜仙人掌毕赤氏酵母(Pichia cactophila)。毕赤氏酵母属(Pichia)是曲拉和乳饼的共同优势属。【结论】西藏曲拉和云南乳饼中的酵母菌都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其差异性很大。  相似文献   
42.
目的: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和单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比较。方法:将33例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和119例单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表现、诱发因素、CT扫描、术后并发症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单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组平均年龄67岁,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组平均年龄71岁(P>0.05),两组患者均以男性多见(P>0.05)。与单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组相比,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组头痛/呕吐更常见(P<0.05),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患者较多(P<0.05),中线移位>5mm少于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组(P<0.05)。两组患者合并的常见系统疾病、术后并发症和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易发生于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老年患者,颅内压增高征更明显。两组大多数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43.
[目的]植物乳杆菌(Lactbacillus plantarum,L.plantarum)在食品、医药和动物养殖等多个领域均有应用。本文以L.plantarum P9和Lp-6为例,解析L.plantarum遗传背景和基因组特征,为其鉴定和开发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采用PacBio SMRT测序技术完成了L.plantarum P9和Lp-6全基因组测序,结合已公开的110株L.plantarum全基因组数据和1株模式菌株ATCC 14917T数据,通过比较基因组学方法探究L.plantarum基因组的差异。[结果]L.plantarum P9和Lp-6基因组大小分别为3314.1和3482.5 kb,GC含量(%)分别为44.38%和44.32%,二者分别含有8个和9个质粒。113株L.plantarum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L.plantarum P9与L.plantarum ATCC 14917T遗传距离更近,L.plantarum Lp-6更接近祖先群体分支。与L.plantarum WCSF1相比,含有xerS等基因的22.0 kb基因组片段在L.planarum Lp-6上发生了倒位,在L.plantarum P9基因组中缺失;L.plantarum Lp-6染色体插入含tagF等基因的13.0 kb片段;包含gpmA等基因的14.4 kb基因片段插入到L.plantarum P9染色体中。[结论]通过比较基因组学方法解析L.plantarum P9和Lp-6遗传信息,发现不同L.plan tarum菌株的遗传特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4.
沈馨  孙志宏 《生物工程学报》2021,37(11):3781-3788
肠道微生物对神经系统疾病 (如帕金森病、抑郁症和阿尔兹海默症等) 的治疗具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其主要通过神经通路、免疫通路以及微生物代谢物等途径在肠-脑轴的作用下影响大脑功能和宿主行为。因此,文中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就微生物-肠-脑轴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主要作用进行探讨,以期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5.
目的:对比观察经鼻蝶显微技术下入路与经鼻蝶神经内窥镜下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探讨切除垂体瘤的良好辅助方法。方法:78例患者分别采用经鼻蝶显微技术下入路和经鼻蝶神经内窥镜下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结果:与经鼻蝶显微技术下入路比较,经鼻蝶神经内窥镜下入路手术者住院时间短、肿瘤全切除率高、鼻出血率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但是经鼻蝶神经内窥镜下手术切除肿瘤时术中出血需显微镜下止血。结论:经鼻蝶神经内窥镜下手术入路是垂体腺瘤切除的良好手术切除垂体瘤的入路,如有条件也可将二者联合应用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46.
【目的】嗜热链球菌IMAU20246是一株具有良好发酵特性且高产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的菌株,但其EPS基因簇及合成途径尚不清晰。因此可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菌株基因组序列,探究EPS合成及调控机制。【方法】本实验对嗜热链球菌IMAU20246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解析EPS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簇及EPS合成途径,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对其不同时间点EPS基因簇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嗜热链球菌IMAU20246基因组中有一个18.1 kb的EPS生物合成基因簇,编码15个与EPS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嗜热链球菌IMAU20246通过转运葡萄糖、甘露糖、果糖、半乳糖、乳糖、海藻糖、纤维二糖及蔗糖合成UDP-葡萄糖、dTDP-葡萄糖、dTDP-鼠李糖、UDP-半乳糖、UDP-呋喃半乳糖、UDP-N-乙酰葡萄糖胺和UDP-N-乙酰半乳糖胺等7种糖核苷酸。qRT-PCR的结果表明,EPS基因簇中的基因在细胞生长阶段均能表达,特别是糖基转移酶基因epsE、epsF、epsH和epsJ在培养6 h时表达量最高,此时EPS产量达到最高。【结论】本研究从基因组解析了嗜热链球菌IMAU20246 EPS基因簇及其合成途径,为菌株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乳酸菌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其抗氧化特性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绝大多数乳酸菌为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一般适合生长于无氧或含氧量低的环境中,部分乳酸菌菌株由于自身含有高活性的抗氧化酶及氧化还原系统而具有良好的抗氧化特性。作为一种常见的发酵微生物,乳酸菌在食品生产中不仅具有改善风味的作用,其抗氧化作用对于延长食品的保藏期具有重要意义。同样,机体的氧化应激与许多生理、病理现象密切相关,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乳酸菌在缓解相关疾病方面具有益生功能。本文对乳酸菌的氧化胁迫及其应答和防御机制、提高乳酸菌抗氧化活性的技术方法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深入了解乳酸菌的抗氧化机制以及开发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的菌株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