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前,高寒草甸对全球温室效应的贡献仍具有不确定性,而随着N沉降的增加,该系统温室体气排放也必将发生变化。为揭示高寒草甸对N沉降的响应机制,探讨其对全球变化的反馈作用,利用人工添加氮素的方法,于2014年生长季(6-9月)在那曲地区那曲县设置不同水平N添加梯度(0、7、20kg hm~(-2)a~(-1)和40 kg hm~(-2)a~(-1)),模拟氮沉降增加对藏北高寒草甸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经过1a的研究结果表明:1)施氮显著促进了CO_2排放但对CH_4的吸收和N_2O的排放无显著影响。总体而言,添加氮素明显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其中N2O处理下高寒草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最高。2)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O_2与NPP(总生物量)和TOC(土壤有机碳)线性相关(P0.05),而与TN(总氮)、NH_4~+-N和NO_3~--N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CH_4与TN/NPP/TOC/NH_4~+-N/NO_3~--N均不相关(P0.05),N_2O与NPP/TOC/NO_3~--N均显著线性相关(P0.05),而与TN/NH_4~+-N不相关。综合初步研究结果,未来氮沉降增加条件下,藏北高寒草甸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将有可能明显增加,从而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的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82.
珠娜  李勇 《生物技术通报》2018,24(12):58-62
综述了核桃肽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抗疲劳、降血糖、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83.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 测定不同灌溉措施下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的光合特性对CO2浓度和温度的响应, 探讨了土壤水分、温度和CO2浓度升高对藏北高寒草地紫花针茅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1)紫花针茅各项光合特性参数对CO2浓度、温度和土壤水分的变化响应显著, 并表现出明显的交互作用; 2) CO2浓度升高促进光合速率, 但CO2浓度过高时光合速率反而下降; 温度升高抑制光合速率, 土壤水分增加对高温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具有补偿作用; 土壤水分增加促进紫花针茅光合速率的升高; 3)随着CO2浓度的升高, 胞间CO2浓度逐渐增大, 蒸腾速率降低, 水分利用效率升高, 气孔导度逐渐减小, 且温度升高加剧气孔导度下降的程度。各光合参数在不同温度水平和土壤水分下表现不同: 气孔导度在20 ℃时达到最大值, 且土壤水分增加利于气孔导度的增大; 温度上升抑制了胞间CO2浓度, 且在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更显著; 蒸腾速率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加快, 蒸腾速率与土壤水分的正相关关系明显; 叶片饱和水汽压亏缺与温度成正比, 充足的土壤水分会适当降低饱和水汽压亏缺; 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温度上升和土壤水分增多而减小。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光合参数对温度的响应结果表明, 土壤水分的增加对较高温度下光合及其生理参数与温度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84.
不同稻作制对红壤性水稻土中锰剖面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探讨红壤性水稻土锰的迁移和转化行为,通过长达16a的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稻作制、有机肥以及地下水位对土壤剖面中全锰、活性锰和交换态锰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长期淹水种稻引起0-20cm土壤层次全锰、活性锰和交换态锰含量的显著下降,而在20-40cm和40-75cm土层相对累积。不同稻作制比较,0-20cm土层中全锰、活性锰和交换态锰含量以稻稻泡显著高于稻稻绿和稻稻油处理,而20-40cm和40-75cm土层3种锰形态的含量各稻作制之间无显著差异,表明实行水旱轮作的稻稻绿与稻稻油两种稻作制耕层土壤锰的淋溶损失比持续淹水的稻稻泡制更为严重。相对而言,不同有机肥施用水平和地下水位对土壤剖面中锰分布的影响要小于稻作制,总的趋势为:土壤剖面中锰的空间分异程度以高量有机肥>常量有机肥>单施化肥;低水位>高水位。从土壤中锰的空间分布规律可以看出,水旱轮作(尤其是在低水位和有机无机配合的条件下)比长期淹水更有利于土壤锰氧化还原引起的深层淋溶与淀积,加速了典型水稻土剖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85.
南美斑潜蝇寄生蜂二中国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南美斑潜蝇寄生蜂二中国新记录种:客离颚茧蜂Dacnusa hospita(Foerster)和阿达隆盾瘿蜂Gronotoma adachiae Beardsley。  相似文献   
86.
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发酵过程表达期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元素平衡和代谢平衡,建立了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发酵过程表达期的数学模型,按单纯形多变量最优化方法估算了模型的未知参数,并探讨了导致表达期不同阶段产物形成速率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该模型能较好地描述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发酵过程表达期中各宏观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为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高效表达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87.
用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紫苏挥发油 ,进行抑菌以及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实验。结果表明 :紫苏挥发油对红色毛癣菌 ,石膏样小孢子癣菌 ,絮状表皮癣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并能有效的抑制O ·2 的生成  相似文献   
88.
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阎章才  东秀珠   《微生物学通报》2001,28(1):96-102
根据微生物的特性,从物种、生理代谢类群及遗传背景几个方面简述了它们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研究的重要意义。并从基因组学的研究发展展望了对微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其资源利用的前景,希望能引起科学界和全社会对这个生物资源的重视。  相似文献   
89.
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装有CCD系统的荧光显微镜 ,研究在单脉冲电场作用下经fluo 3/AM标记的鸡胚小脑粒细胞内自由Ca2+浓度 ( [Ca 2+]i)的动态变化过程 .结果表明 :在单个电脉冲作用下 ,细胞内Ca2+浓度立刻升高并达到其最大值 .Ca2+浓度升高的幅度以及升高的速率具有电场强度的依赖性 .当细胞外Ca2+被过量的EGTA络合或细胞膜上的Ca2+通道被La 3+堵塞后 ,细胞内的Ca2+浓度仍然升高 .细胞内不同区域的Ca2+浓度同时升高 ;两极内的Ca2+浓度早于胞体的Ca2+浓度达到最大值并迅速恢复 .  相似文献   
90.
在回顾白刺属(Nitraria L.)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对全球所产白刺属的12种植物作了详细的考证和系统整理。根据果皮结构及演化趋势,花粉形态及分布区等方面的研究资料,探讨了属内种间的系统发育,提出了属下的分类系统,在此系统下编制出分组及分种检索表。根据其地理分布,绘制了白刺属植物的中国及世界分布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