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4篇 |
免费 | 30篇 |
国内免费 | 120篇 |
专业分类
4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目的:探究磷酸肌酸钠配合大剂量维生素C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心肌损害患儿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心肌损害患儿7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试验组给予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心功能、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心肌酶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心排出量、每搏输出量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L-18,IL-6及IL-17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TGF-β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配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心肌功能,抑制炎性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克隆结核分枝杆菌分泌蛋白ESAT-6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和纯化。方法:用PCR方法从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扩增出ESAT-6基因片段,克隆至pMD18-T载体中,序列测定正确后,将其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4T-1并在大肠杆菌DH5α中表达,表达蛋白经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后,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结果:成功克隆了ESAT-6基因,并对其在E.coli中进行了表达,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表明表达产物正确。通过GST纯化系统获得34kD纯化蛋白,与文献报道相符。结论:成功获得了纯化的ESAT-6蛋白,为进一步研究ESAT-6蛋白的致病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5.
76.
王明强 罗阿蓉 周青松 陈婧婷 谢婷婷 李逸 Douglas Chesters 石晓宇 肖晖 刘桓吉 丁强 周璇 罗一平 路园园 佟一杰 赵政宇 白明 郭鹏飞 陈思翀 中村彰宏 彭艳琼 赵延会 魏淑花 林晓龙 陈华燕 罗世孝 陆宴辉 鲁亮 余建平 周欣 邹怡 路浩 朱朝东 《生物多样性》2022,30(10):22454-236
当前, 全球昆虫数量和多样性均处于下降趋势, 而导致这一趋势的原因主要包括人为干扰及气候变化。本文基于森林、草地、农业、水生和土壤生态系统, 以植食性、访花、捕食性、寄生性、食果以及食腐昆虫为重点功能昆虫群, 综述了近三十年来国内外昆虫多样性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 并分析了发展趋势。近年来, 昆虫多样性的研究维度不断拓展, 形态多样性研究不断深入, 系统发生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等研究也显著加强。此外, 昆虫多样性研究的空间尺度也逐步扩大, 大尺度区域性研究甚至全球范围的调查持续增长。昆虫进化历史也被引入多样性格局研究中, 并随着系统发生信息学方法的普及而被整合到生态系统建成和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研究中。未来需要加强关键昆虫类群整合分类学研究、功能性状多样性、林冠昆虫多样性、互作网络结构等方向的研究。 相似文献
77.
迄今所发现的唯一的戊型肝炎病毒(HEV)中和表位定位于开放读码框架2(ORF2)编码蛋白的第578和第607氨基酸(aa)之间的区域。将对应此区域的基因片段通过一段柔性的甘氨酸铰链与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基因的3′端相连,构建成HBV/HEV融合基因。该融合基因在毕赤酵母细胞内的表达产物物为分子量约29kDa的融合蛋白,具有组装成嵌合病毒样颗粒(VLP)的能力。此嵌合VLP具有与HBsAgVLP相似的特性且保留了天然HBV/HEV双重抗原性。对此嵌合VLP特性的初步研究提示其可能具有HBV/HEV双价重组疫苗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中ERCC1和RRM1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胸外二科于2013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经术后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癌肺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免疫组化技术测定组织中ERCC1和RRM1表达水平,并分析ERCC1和RRM1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病理分期、是否淋巴结转移等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RCC1表达阴性28例(70.0%),阳性12例(30.0%);RRM1表达阴性9例(22.5%),阳性31例(77.5%)。ERCC1和RRM1表达阴性非小细胞肺患者生存期均优于表达阳性患者,均P0.05。患者非小细胞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转移情况与ERCC1及RRM1表达情况具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ERCC1和RRM1表达水平测定有助于预后情况,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9.
本文报道采自广西和江西的绒茧蜂属二新种。模式标本存于湖南农学院昆虫标本室。1.黄足绒茧蜂Apanteles vitellinipes,新种(图1~4) 雌 体黑色。触角柄节、梗节、下颚须、翅基片、足(包括基节)、腹部第一背板基部凹陷部分、第1~3背板侧膜边缘和产卵管黄色;触角鞭节、前翅前缘脉、翅痣、痣后脉、产卵管鞘深褐色;其它翅脉褐色。 相似文献
80.
植物化学调节学会今年已20周年了,意义深远,现请允许我站在植物生理学家的立场上对该领域的科学家谈几点希望,以此作为贺词。对人类来讲,粮食是极为重要的问题。目前世界人口爆长,加上环境污染,致使气候反常,造成粮食生产面临着危机,约有十分之一的人处于饥饿状态,再加森林急剧毁灭和土地沙漠化现象加剧等,对人类的前景陷于忧虑之中。为了生存,必须尽快地发挥植物光合作用的潜力,最大限度地从植物中产生出所需的物质。为此必须进一步阐明光合作用的机理,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