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3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825篇
  284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7篇
  1966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记述了秦岭山区寄生于虹鳟的单殖亚纲一新纪录种:细鳞鲑三代虫Gyrodactylus brachymystacis Ergens,1978,比较了其与我国东北寄生于虹鳟的细鳞鱼三代虫Gyrodactylus lenoki Gussev,1953的区别。初步判断其来源可能一是通过水源来源于秦岭的细鳞鲑,另一种是通过早期虹鳟的引进带人的,其真实的途径及其对环境的风险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2.
丁酸梭杆菌发酵甘油制备1,3-丙二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丁酸梭芽孢杆菌(Clostridium butyricum)从甘油发酵制备1,3—丙二醇。该发酵需厌氧培养,发酵培养基为:甘油6%,葡萄糖1%,玉米浆2%,(NH4)2SO40.2%。发酵温度为34℃,pH为6.5~7。在最佳条件下,发酵50h可产1,3—丙二醇40.7g/L,甘油摩尔转化率达68%。  相似文献   
993.
精氨酸脱亚胺酶(ADI)是一种针对精氨酸缺陷型癌症(如:肝癌、黑素瘤)的新药,目前处于临床三期试验。文中通过定点突变技术分析了精氨酸脱亚胺酶的特定氨基酸位点对酶活力的影响机制。针对已报道的关键氨基酸残基A128、H404、I410,采用QuikChange法进行定点突变,获得ADI突变株M1(A128T)、M2(H404R)、M3(I410L)和M4(A128T/H404R)。将突变株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重组表达,并对纯化获得的突变蛋白进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突变位点A128T和H404R对ADI最适pH的提高,生理中性(pH 7.4)条件下的酶活力和稳定性的提高,以及Km值的降低均具有显著的作用。研究结果为阐明ADI的酶活力影响机制和蛋白质的理性改造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4.
宁夏水稻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31份宁夏近年来育成或审定的水稻品种(系),利用分布于12条染色体的36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距离分析.共检测到159个等位基因,品种间不同位点等位基因数目不等,平均4.4个.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031 7~0.844 4,平均为0.508 8.按育成或审定年份,把31份水稻分为3组,SSR分析...  相似文献   
995.
不同耕种稻田害虫及天敌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黄德  曾玲  梁广文  陈忠南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1):2122-2125
通过田间调查,分析比较了有机耕种稻田和常规耕种稻田害虫和天敌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在有机稻田主要害虫的发生动态较对照缓和,次要害虫发生种类有所差异,而蜘蛛、捕食性昆虫和寄生蜂等稻田主要天敌数量上明显高于对照,表明停用化学合成物质后天敌的控害作用得到了恢复和明显的加强.  相似文献   
996.
研究了木霉GXC产 β 葡聚糖酶的条件。结果表明 ,最适产酶碳源为麸皮 ,氮源为硫酸铵 ;产酶的最适条件为 :初始pH为 4 0~ 5 0 ,30℃培养 44h。粗酶液经硫酸铵沉淀、SephadexG 2 5、SephadexG 1 0 0和DEAE SephadexA 50柱层析得到纯β 葡聚糖酶 ,SDS PAGE凝胶电泳显示一条带 ,测得分子量为 35kD。该酶最适反应pH5 0 ,最适反应温度为 60℃ ,在 40℃以下、pH4 0~ 5 0酶活力相对稳定。 5 0mmol L以下的Ca2+、Zn2+和Fe2+,以及 1 0 0mmol L以下的Co2+对酶活力有激活作用 ;而Cu2+和Fe3+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7.
长期施用化肥及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细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在施用化肥的基础上进行秸秆还田是提高砂姜黑土肥力的有效措施,以往的研究只注重秸秆还田对土壤结构、肥力等物理化学性状方面的研究,缺少施肥对砂姜黑土微生物群落影响的研究。本研究以安徽蒙城典型的砂姜黑土为研究对象,以期揭示长期施用化肥和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细菌群落的影响。【方法】采用454高通量测序对砂姜黑土不同农业施肥措施下的细菌群落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方法揭示影响砂姜黑土细菌群落的主要因素。【结果】通过对454高通量测序数据的分析,发现砂姜黑土主要的细菌门类为放线菌、变形菌、酸杆菌、绿弯菌和拟杆菌。长期施用化肥显著提高了砂姜黑土肥力和作物产量,但导致了细菌群落结构的显著变化和多样性的显著降低。秸秆还田有利于土壤肥力的进一步提高,但是并没有缓解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细菌群落产生的不利影响。分析发现土壤pH的变化是导致土壤细菌群落变异的主要因素。【结论】在施用化肥的基础上进行秸秆还田有利于砂姜黑土肥力的提升,然而并没有缓解由施肥导致的土壤酸化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产生的不利影响。这暗示秸秆还田可能并未对砂姜黑土微生物生态产生根本性的有益影响,对于秸秆农田的利用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达到农业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并重。  相似文献   
998.
泛素C末端水解酶L1(ubiquitin carboxy-terminal hydrolases L1)属于泛素C末端水解酶家族成员,但是泛素C末端水解酶L1酶活性非常特异,不仅具有泛素C末端水解酶活性,而且具有泛素C末端聚合酶的活性.因此,泛素C末端水解酶L1,不仅在泛素化蛋白降解途径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也在其他的泛素信号途径,如在K63-多聚泛素信号途径中起重要的作用.由于泛素C末端水解酶L1特异的蛋白酶活性,也赋予了泛素C末端水解酶L1多种生物学功能,在神经发育发生、精子发生、卵子发生和受精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泛素C末端水解酶L1突变也与帕金森症等神经元退化疾病紧密相关.泛素C末端水解酶L1在甲状腺、肺等多种组织的超表达,也与该组织的癌症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99.
研究丝状噬菌体CTXΦ对O1群不同霍乱弧菌的水平转移效率及菌株的噬菌体免疫能力。利用带有氯霉素抗性基因遗传标记的CTXETΦ感染颗粒对O1群的4株不同霍乱弧菌进行体外和体内转染实验,根据氯霉素抗性筛选转染子,通过Southern Blot等方法进行验证并判断CTXΦ基因组的存在形式,计算比较不同菌株的转染率,分析转染及噬菌体免疫机制。带有遗传标记的CTXETΦ对古典型霍乱弧菌1119的体内转染率高于体外;体内转染实验中,古典菌株1119的转染率远高于其它3株El Tor型霍乱弧菌;在El Tor型霍乱弧菌中,不含rstR基因的IEM101的转染率高于另外两株带有rstR基因的霍乱弧菌2~3个数量级。古典型霍乱弧菌比El Tor型菌株对CTXETΦ噬菌体颗粒更易感,TCP菌毛的表达和rstR基因介导的噬菌体免疫影响CTXΦ在霍乱弧菌中的水平转移。  相似文献   
1000.
甜玉米地亚洲玉米螟为害的生态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学难  梁广文  庞雄飞 《生态学报》2004,24(11):2573-2578
利用自然种群生命表方法 ,研究了甜玉米品种抗虫性差异 ,斯氏线虫、玉米螟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种群系统的生态控制 ,根据不同卵量水平初步组建了第 5代亚洲玉米螟生态控制系统。结果得出 :亚洲玉米螟为害的生态控制系统由人工生态控制系统和自然控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主要通过调控人工生态控制系统中的生态控制措施来达到生态控制目标。当甜玉米品种为穗甜 2号 ,卵密度为 18(块 / 10 0株 )时 ,不采取人为生态控制措施即可控制亚洲玉米螟的为害 ,即在人工生态控制系统内 ,利用穗甜 2号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即可达到生态控制目标 ;当甜玉米品种为粤甜 1号 ,卵密度为 18或 35 (块 / 10 0株 )时 ,在人工生态控制系统内释放玉米螟赤眼蜂或撒施线虫颗粒剂均可达到生态控制目标 ;当甜玉米品种为粤甜 1号 ,卵密度为 6 2 (块 / 10 0株 )时 ,则要在人工生态控制系统内同时释放玉米螟赤眼蜂和撒施线虫颗粒剂 ,才能达到生态控制目标。通过生态控制系统的建立 ,为甜玉米的无公害化生产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害虫控制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