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199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3型人副肠孤病毒(Human parechovirus 3,HPeV3)是2004年发现的与儿童脓毒症密切相关的一种病原体。HPeV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线性RNA。测定其全基因组序列有助于了解北京儿科患者中流行的HPeV3的遗传背景和进化地位。方法采用将一名脑脊液和血清中HPeV3核酸检测均为阳性的脓毒症患儿(编号:BJC3174)的血清标本接种到细胞后从培养上清中检测到HPeV3核酸,随后分段扩增HPeV3BJ-C3174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并进行序列测定、拼接及分析。结果表明BJ-C3174株基因组全长(未包括3′末端的PolyA尾)7 329个核苷酸(nt),其中5′和3′编码区(UTR)分别长707nt和91nt,编码区长6 531nt,可编码一个长为2 177个氨基酸的多聚蛋白。BJ-C3174病毒株与已发表的HPeV3型病毒株位于同一进化分枝,而与HPeV8、HPeV6和HPeV1等型别进化距离较远。BJ-C3174株与德国HPeV3BONN-2株亲缘关系最为密切,两者核苷酸相似性达到99.3%,氨基酸相似性达到99.8%,均高于其与HPeV3原型株A308/99的相似性(89.6%和98.6%)。各基因片段中,BJC3174株均与BONN-2株相似性最高,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分别达到98.3%和99.3%以上。未发现BJ-C3174株存在基因重组现象。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了解我国民营医院医务人员稳定性状况,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方法 以我国东、南、西、北、中5个省份的20家民营医院作为调查对象,收集2011年医务人员的年离职率,并对其所有在职医务人员进行离职意愿、原因及工作中的具体感受、思想状态的问卷调查。结果 2011年民营医院医务人员年离职率为36.6%;共收集有效问卷1 269份,其中有离职意愿的占全部在职医务人员总数的47.7%;医务人员收入低下(2011年平均年收入28 452元)、个人发展受限以及人性化管理重视不足是影响民营医院医务人员稳定性的重要原因。结论 我国民营医院医务人员稳定性低下已经成为了制约其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3.
河南地方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18个微卫星位点对河南省5个地方山羊品种(牛腿山羊、槐山羊、河南奶山羊、太行黑山羊和伏牛白山羊)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8个微卫星位点在5个山羊品种均为高度多态;5个山羊品种的多态信息含量、群体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值较高,说明其遗传多样性和各品种内的遗传变异比较丰富;聚类分析显示,牛腿山羊与太行黑山羊的关系较近,与河南奶山羊的关系较远.群体遗传分化系数和群体遗传距离表明,河南省地方山羊的变异主要存在于品种内,品种间的变异相对较小.结合5个山羊品种的实际生态地理分布,提出了避免近交,并有选择地进行品种间杂交的保种模式.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解毒通络生津颗粒联合羟基氯喹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A(Ig A)、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pS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硫酸羟基氯喹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解毒通络生津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Ig G、Ig A和CRP水平,同时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全血低切粘度和血浆粘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g G、Ig A和CRP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g G、Ig A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33%,低于观察组的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通络生津颗粒和硫酸羟基氯喹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改善pSS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免疫学指标,增强患者免疫力,且安全性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5.
在野外调查和采集标本的基础上,对北京东灵山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及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共有苔藓植物27科64属150种(含2变种),其中32种为北京苔藓植物新记录。优势科为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丛藓科(Pottiaceae)、灰藓科(Hypnaceae)、真藓科(Bryaceae)和绢藓科(Entodontaceae)5科;优势属为青藓属(Brachythecium)、绢藓属(Entodon)、紫萼藓属(Grimmia)、真藓属(Bryum)、金灰藓属(Pylaisia)、凤尾藓属(Fissidens)、美喙藓属(Eurhynchium)和毛口藓属(Trichostomum)8属。区系分析表明,东灵山苔藓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占36.7%)、东亚成分次之(占18.0%)。通过与我国15个地区苔藓植物区系谱主成分分析发现,东灵山苔藓植物区系成分与雾灵山、小五台山与贺兰山相近,与云蒙山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26.
为了解从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中发现的WU多瘤病毒的基因组编码特征,并对其进行基因序列多样性分析,应用针对基因组5'端非编码区、衣壳蛋白VP1、VP2编码基因以及LTAg编码基因的引物对,从已确证为WU病毒阳性的来自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的编号为BJF5276的临床标本中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得到预期的基因片段,直接测序后将序列拼接得到全基因组序列,进而推导其基因组编码特征;随后从其它21例已确证为WU多瘤病毒阳性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标本中扩增得到衣壳蛋白VP2编码区基因,进行基因序列测定以及基因序列多样性分析。得到了WU病毒BJF5276全基因组序列。序列分析结果显示WU病毒BJF5276基因组序列全长为5229bp,共有5个主要的CDS(Coding domain sequences),分别编码衣壳蛋白VP2、VP3、VP1,并以其互补序列为模板,编码STAg和LTAg;所得到的22例VP2蛋白编码区基因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病毒VP2基因编码区序列与GenBank中已有的64个序列之间同源性很高;Mega4.0NJ进化树(Neighbor-joiningtree)分析显示这22个VP2基因序列分属于不同的基因进化簇,其中20个序列属于进化簇I中的Ia,另外2个序列属于进化簇III,其中的一个序列在IIIb基因进化簇中,另外一个序列独立成簇,不属于现有的IIIa或IIIb,暂时将其命名为IIIc。本研究结果提示北京地区的WU病毒具有多瘤病毒科的基因组编码特性;序列非常保守,有分属于不同基因进化簇的WU病毒在北京地区流行,与文献报道的以Ib流行为主所不同的是北京地区的WU病毒以Ia为主,且有新的基因进化簇出现。  相似文献   
27.
为了解2007 ― 2008 年北京地区流行的肠道病毒71 型( EV71) 是否存在基因序列变异及其与病毒毒力的关系, 我们选择2007 年分离的3 株EV71( 其中1 株分离自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标本, 其余2 株分离自普通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标本) 和2008 年分离的5 株EV71( 其中3 株分离自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或鼻拭子标本, 2 株分离自普通手足口病患儿的疱疹液标本) , 提取基因组RNA, 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扩增得到VP4 基因片段, 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 使用生物信息软件与GenBank 中的EV71 VP4 基因进行序列及病毒型别分析。结果表明, 所测得的8 株EV71 VP4 基因全长均为207 bp, 编码69 个氨基酸, 理论相对分子质量( Mr) 为7 ×103。8 株EV71 病毒VP4 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4% ~100% , 与GenBank 中其他EV71 病毒株VP4 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2% ~100% , 与阜阳、深圳和台湾等地区流行的EV71 VP4 的核苷酸同源性比其他地区高。除了与印度报道的VP4 编码的氨基酸在第7 和54 位不同外( 印度株: 7 位蛋氨酸, 54位苏氨酸; 其余株7 位苏氨酸,54 位丙氨酸) , 这8 株EV71 VP4 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之间以及与其他EV71 VP4编码的氨基酸同源性均为100%。8 株EV71 病毒VP4 与文献报道的3 株重症感染病毒株VP4 ( BrCr、MS 和NCKU9822) 核苷酸有较大差别, 而8 株病毒株中从重症感染( BJ97、BJ110B、BJ110Y 和BJ4243) 与轻症感染( BJ25、BJ47、BJ65 和BJ67) 分离到的毒株之间VP4 基因序列未见明显改变, 只有几个核苷酸存在差别。VP4 核苷酸序列的进化树分析表明, 这8 株EV71 均属于C4 亚型, 显示2007 ― 2008 年北京地区流行的EV71的VP4 基因相当保守, 分离自伴有神经系统感染的重症手足口病和普通手足口病患儿的EV71 的VP4 基因之间在核苷酸水平未出现同样的变异。结果提示, 近2 年来北京地区所流行的EV71 属C4 亚型。  相似文献   
28.
北京市区苔藓植物空间分布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期间,对北京市五环路内及附近部分区域的苔藓群落进行了调查,共调查了31个地点、164个样地,采集苔藓植物标本327份。经整理鉴定,调查区有苔藓植物12科24属55种,其中阔叶小石藓(Weisia planifolia)和立碗藓(Physcomitrium sphaericum)等种类为调查区的广布种。通过对调查区同类型、不同地点苔藓植物多样性指数分析,发现北京市苔藓植物的分布特点为城西、城北苔藓植物多样性高于城东、城南。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分析27个样地中的20种地面生苔藓植物的盖度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距主干道距离、人为踩踏、土壤pH值、林木郁闭度等环境因子对北京市苔藓植物的分布有显著影响,其中土壤含水量、土壤pH值对苔藓植物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北京市区大多数常见苔藓种类喜生于土壤含水量较高、偏酸性的环境。  相似文献   
29.
为了解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中人鼻病毒(HRV)-A、B、C型(尤其是HRV-C)的感染状况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本研究收集了2011年1月至12月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标本703例,采用半巢式PCR方法同时进行HRV-A、B、C检测,并对HRV阳性标本进行VP4/VP2衣壳蛋白编码区基因序列测定及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703例标本中共有54例HRV检测阳性,总阳性检出率为7.7%(54/703);HRV感染的儿童中年龄在5岁以下的占94.4%(51/54);HRV检出率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最高(23.1%),其次是哮喘(20.0%)、肺炎(11.0%)、急性支气管炎(4.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1%)患儿;序列分析表明54例HRV检测阳性标本中25例为HRV-A(46.3%,25/54),8例为HRV-B(14.8%,8/54),21例为HRV-C(38.9%,21/54);HRV同一基因型内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0.0%~100.0%,不同基因型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55.5%~65.8%。上述结果提示,HRV是引起北京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重要的病毒病原之一;HRV-C阳性检出率与HRV-A相近,较HRV-B高;HRV各个基因型间具有较高变异性。  相似文献   
30.
朱汝南  钱渊  赵林清  孙宇  邓洁  王芳 《病毒学报》2011,27(2):144-150
为了探讨人偏肺病毒(hMPV)融合蛋白(F)在原核表达系统中的表达效果及其应用价值,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hMPV F1亚单位蛋白并用镍柱(Ni-NTA)进行亲和层析纯化,并以其为抗原,用Western Blot方法进行人血清抗体检测的探索。根据F蛋白的疏水性、抗原位点和表面可及性的预测结果选择F1亚单位为目标区域,在大肠杆菌BL21中分别得到了带有6个组氨酸(His)标记的不同基因型hMPV的F1亚单位蛋白的高效表达,目的蛋白大小约37.0 kD,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表达的目的蛋白可以特异性地结合抗hMPV的豚鼠多克隆抗体以及确定为hMPV急性感染患者的血清,而且与副粘病毒科肺病毒属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副流感病毒(PIV)(2和3型)之间没有交叉反应,显示表达的F1蛋白的特异性和抗原性良好。应用该表达蛋白进行部分人群血清抗体检测的探索,结果显示人群血清抗hMPV-F蛋白的IgG抗体总阳性率约为66%~67%,0~2岁组的血清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新生儿的抗体阳性率最高,达85%左右,>1岁~2岁组幼儿阳性率最低,提示母传抗体的存在。随后各年龄组人群随年龄的增长血清抗体阳性率逐渐增高,>60岁年龄组人群抗体水平最高,上述结果提示<2岁儿童为hMPV的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